注  册登  录
募捐活动
聆源溯声(上):从《双星情歌》到《月半小夜曲》,音乐会前三篇章歌单揭晓
  • 所属项目:仲夏夜慈善音乐会 -> 第十九届仲夏夜慈善音乐会 -> 活动动态2025-07-1995

溯声(上):双星情歌月半小夜曲》,音乐会前三篇章歌单揭晓


你手机里是否还存着某首粤语歌的循环记录?当《彩云追月》的横吹合奏变成木管组的涟漪,当《每一个明天》的童声合唱延展成弦乐群的浪涌……但在这之前,我们想先陪你重温原版唱片里的声纹温度:是许冠杰吉他弦上的市井烟火,是甄妮尾音里的温柔坚定。就像拆开一封尘封的音乐情书,先读透原曲里藏着的岁月心事,再去现场看这些音符如何与交响乐的铜管、定音鼓碰撞出跨越时代的回响。

 

第一篇章:曳摇共对轻舟飘

上世纪二十年代,华语流行音乐在上海诞生。四十年代末,大批上海音乐人迁居香港,与当时占香港音乐主导地位的粤剧粤曲和西洋流行音乐相汇交融,渐次形成粤语流行音乐的雏形。

1974年,被誉为“粤语流行乐鼻祖”的许冠杰《鬼马双星》唱片发行,标志着香港流行音乐持续三十年的探索和追求后,找到了自己的声音,粤语流行音乐终于开始登上大雅之堂。

 

01.彩云追月

作曲:任光 改编:罗中允

人民音乐家任光于1935年创作,原曲为民乐合奏曲,形象地描绘了浩瀚夜空的迷人景色。其优美抒情的旋律和谐圆融,深深地影响着小调式粤语流行音乐的创作。


02.但愿人长久

作曲:梁弘志 改编:张颉

收录于1982年发行的邓丽君个人专辑《淡淡幽情》,该专辑由八位作曲根据中国古典诗词谱曲,是流行音乐上的里程碑。国语流行曲不但是粤语流行曲的启蒙,也一直相互交融,共同成长。

 

03.双星情歌

作曲:许冠杰 改编:张颉

收录于1974年发行的许冠杰《鬼马双星》电影同名原声唱片,该唱片为日后粤语流行乐的创作立下了“先曲后词”的传统和模版,更促成了香港流行乐唱片工业体系的成熟。


第二篇章: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粤语流行音乐开始走向繁荣,电影电视剧的热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以顾嘉煇、黄霑为代表所创作的作为影视剧主题曲、插曲的粤语流行歌曲,获得了极高的传唱,说早期的粤语流行音乐与影视剧相伴相生毫不为过。

1976年,罗文在香港利舞台举办了个人演唱会,标志着香港乐坛无论从创作还是从艺人模式都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如果说许冠杰的出现标志着粤语流行音乐创作的开端和成熟,那么罗文的出现则标志着香港乐坛巨星时代的开始。

 

04.狮子山下

作曲:顾嘉煇 作词:黄霑 改编:张颉

收录于罗文1979年发行的专辑《好歌献给您曲歌颂了炎黄子孙特有的吃苦耐劳和自立自强,携手创造了香港地区经济发展的奇迹的精神遇艰难时刻,歌曲便会被一再地引用、播放或重唱,“狮子山”逐渐成为香港市民同舟共济、奋发图强的象征


05.奋斗

作曲:顾嘉煇 改编:张颉

1978年香港电视剧《奋斗》的主题曲,由甄妮原唱。歌词中充满了对奋斗与坚持的赞美,鼓励人们面对困难不屈不挠,勇往直前,传递自强不息精神


06.上海滩

作曲:顾嘉煇 改编:罗中允

歌曲发行于1980年,由叶丽仪原唱。歌词以海浪、潮水来隐喻人生际遇的挫折与高峰,把大上海的风云变幻刻画得如在眼前,成为华语歌坛的经典作品。而创作这首歌词,黄霑先生只用了20分钟

 

第三篇章:心里边 从前梦一点未改变

上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起,随着经济的腾飞,香港一跃成为国际化大都市,香港流行音乐也迎来了“神仙打架”的黄金时代。

许冠杰、罗文、关正杰、林子祥等崛起于七十年代的歌手光芒持续闪耀,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三大天王巨星如日中天,吕方、李克勤、林忆莲、叶倩文、陈慧娴等百花齐放,Beyond、太极等乐队锐意创新,及至张学友、刘德华、黎明、郭富城“四大天王”热潮卷席亚洲,香港流行音乐步入星光熠熠的光辉岁月,影响力达到巅峰,成为华语流行音乐的代表声音。

 

07.当年情

作曲:顾嘉煇 改编:罗中允

1986年发行,是电影《英雄本色》的主题曲,由张国荣原唱。歌曲曲调温情旋律轻柔,以一种深切真挚的态度抒发了对兄弟亲情与朋友友情的怀念温暖美好中带着回忆过往的惆怅。


08.千千阙歌+夕阳之歌

作曲:马饲野康二,作词:林振强 陈少琪 改编:张颉

演唱:江碧然

1989年,乐坛天后陈慧娴和梅艳芳先后发行同曲异词的作品,《千千阙歌》离情别绪,荡气回肠;《夕阳之歌》悲惋惆怅,浓烈磅礴。两首歌曲虽意境不同,但都大受欢迎并成为歌者各自的经典代表作。


09.月半小夜曲

作曲:河合奈保子 改编:张颉

1987年发行,由李克勤原唱。歌调凄楚动人,悠扬动听,旋律缓慢流畅,像一位说故事的人,将爱情故事娓娓道来在月光的陪伴下,情愫如泣如诉。


图片

图片



☆ ☆   推荐募捐活动   ☆ ☆

    暂无推荐项目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020-87777268
广州市环市东路404号之三2楼(201-204房)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2004-2023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
网站ICP备案:粤ICP备0918641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555号
网站设计:JZ·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