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世界有美好的一面
池洞镇志愿者:黄卫森
2024 年3月23-24日,信宜助学项目家访两天,虽然累,但感觉充实。
一、家访活动过程:
3月23日周六早上6点半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集合,7点出发,经过5个多小时车程到信宜,完成家访,晚上7点多吃饭,晚饭后还要开会和做表格,凌晨2点才能去睡觉。24日周日早上8点出发家访,下午2点才完成,回镇上快速吃个盒饭,2点45分出发回广州,在车上继续做表格,到广州下车点已是晚上8点多。
二、 以下是我这次印象比较深刻的家庭情况:
1、学生爸爸肢体三级残障,妈妈已离开家里失踪多年,两兄弟和爸爸生活,家里几乎没有家电。靠每月1596元家庭低保和爸爸每月195元残疾人补贴来生活,养10多只鸡,种一点青菜。爸爸表现出来很乐观,总是挂着笑脸,两兄弟学习也很自觉。
2、学生妈妈精神二级残障,爸爸已离开家里失踪多年,两姐弟和妈妈、奶奶生活,居住环境差,妈妈需要长期服药,无法工作。靠每月2128元家庭低保和妈妈每月456元残疾人补贴来生活,奶奶眼睛不好,还做手工(手表带)来补贴生活。在与妈妈交谈中,表现出顽强的生活意志力,奶奶也很乐观,妈妈和奶奶没有唉声叹气,也没有抱怨生活的不公。
3、学生爸爸 82岁,妈妈已离开家失踪多年。学生14岁,哥哥15岁(已毕业不再升读,暂时也没工作),三人靠每月1596元家庭低保和爸爸每月220元高龄补贴生活,养了些鸡、种了点菜,家徒四壁,没有任何家电。据了解,学生爸爸与妈妈没有登记结婚,妈妈过不下去,已离开这个家多年。爸爸年纪这么大,还做农活。学生爸爸很感激我们来探访,对生活没有抱怨。
三、感想:
1、这次信宜家访活动,被访家庭大部分是残缺的。他们或者是单亲家庭,或者家长一方是残障,但他们仍热爱生活,没有怨天尤人。
2、对比这些家庭,我们是幸福的,至少没有残障的身体,生活条件比他们都好得多。“没有痛苦作为参照的幸福人生,其实很难感受有幸福的实感”。
四、总结:
1、家访核查活动是艰辛的,在今年活动开始报名时,我就动员身边的同事来参加这个活动,但当他们了解活动中要早上7点前开车出发、路上 5 个多小时车程、晚上还要做表格后,她们都打退堂鼓了。有的说我坐不了这么长时间的大巴,有的说这么早我起不来。
2、有同事问我,你为什么坚持参加助学家访活动,我说,这个活动有意义,能帮到别人,原因就这么简单。
3、参加助学家访的志愿者,有的在读书、有的上班、有的退休,大家都是充满爱心的人。志愿者除了核实困难家庭的生活状况外,我更多的认为的是要轻言软语、眉眼带笑,带着和善、礼貌、耐心、宽容、同理心来与家长和学生沟通交流,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机械形式地进行问答。能给予这些困难家庭看到世界仍有美好的一面,从精神上获得继续前进的动力,是志愿活动的目标之一。
4、最后,摘抄几句话,愿与其他志愿者共勉:
在我们的一生里,也许足够幸运,无论是我们在人生灰暗的时候,还是日常庸碌的生活中,总能遇到一些治愈我们的人和事,就足以让我们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美好的一面,足以重新获得继续生活与不断前行的动力。
池洞镇小分队合照: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