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驶入界炮镇时,窗外的风景渐渐从城市的高楼变成了连片的田地。三月的阳光炙烤着这片红土地,空气中弥漫着海风特有的咸腥味。这是我第一次以家访核查志愿者的身份来到这里,手中的文件夹里装着十几个需要入户家访的学生资料。 家访的第一户人家住在镇的边缘,斑驳深绿的防水布袋遮掩着尚未成型的家的大门,深红的塑料板凳旁边是简朴的餐桌,迎着三月天灿烂的阳光,孩子邀请我们进入了正厅。第一次家访的我有一些拘谨,只是刻板地问着表格的问题。现在想来,死板的语言倒是少了一些温情。不过女孩灿烂的笑颜和开朗的性格倒是把我带入了她温情的故事里,父亲病故,母亲靠着打杂工,养活了她和哥哥。细致的关怀与浓厚的母爱,培养了她开朗的性格。她喜欢画画,喜欢画灿烂阳光、喜欢画温柔水波,还喜欢画一些飞翔小鸟,大概她也想像飞鸟一样飞往拥抱她的广阔天空吧。 志愿者入户探访 接下来有一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个阳光开朗的少年,在家访前先看了资料,家访时需要问男孩家庭成员的情况,要了解离家的妈妈在过去几年里有没有联系过他,我实在不知道如何开口提问。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男孩家中,但最后男孩开朗的性格感染了我,整体的聊天还是非常愉快。他说他的理想是做一个主播。我以为这只是一个孩子的贪玩,却没想到他告诉我,他想赚很多钱来补贴家用,让爷爷奶奶少干一些农活。孩子朴素纯洁的孝心深深震撼了我,贫瘠的土地总能开出明净的花朵。 第一天下午家访结束并填完表格已是黄昏,晚霞把甘蔗地染成了金色。回程的路上,我的脑海里不断浮现这些孩子的面孔。ta们面对着最现实的困境,同时拥有着最朴实的梦想。助学不仅仅是为ta们提供经济支持,更是给这些在困境中依然坚持求学的孩子发出一个希望的信号、送上一份支持的力量。在这个海风轻拂的小镇上,我看到了一种在逆境中依然顽强生长的能量,让希望在此生生不息。 志愿者填写家访核查表格 这次家访让我明白,慈善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而是平等的、互相给予的陪伴与支持。每一份助学款背后,都是一个孩子改变命运的可能,都是一个家庭走出困境的希望。离开界炮镇时,我在心里默默许愿,希望这些孩子继续在这红土地上向阳生长,愿ta们的未来能像这里的海一样宽广。 诚邀各位爱心伙伴扫描下图二维码,加入月捐,与我们一起好事做好,让爱与希望生生不息!
撰稿:郭胤辉 编辑:王萌洁 审核:林钧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