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登  录
慈善项目
【志愿者感想】吴清潆:现在走的每一步都在为未来铺路
  • 所属项目:访贫助学项目 -> 第四期访贫助学廉江行 -> 项目动态2025-10-2318

10月18日至19日,晨光掠过廉江的稻田,我们佩戴好志愿者工作证,将恤孤助学会的绿衫穿成这个带着夏意的秋天的最鲜明印记。作为第四期“访贫助学廉江行”其中一名家访核查员,我带着沉甸甸的核查资料和给孩子们准备的礼物,走694个故事的起点......
image.png

原来无处不在。

这些孩子散落在廉江的各个角落:砖墙开裂的平房、铁皮搭的厨房、床上挂着黄的蚊帐......许多孩子的父母身,全家靠着低保过活,但当我走进ta们家的时候,那些身有不便的父母依然会体贴地为我倒水,那一刻,一股暖流悄然我的心头——原来所有的爱都是双向的。即便生活困顿,却依然锁不住人与人之间那份朴质的尊重与温暖

去北京的愿望是沉默也是呐喊。

一个女孩家客厅墙上,挂着毛主席和天安门的画像,颜色已是泛黄,但却让孩子有了未来的方向和目标。当我问到最后一个孩子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那孩子怯生生的声音对我说“姐姐,我想去北京当下我手中的笔停顿了许久,久久说不出话。这是两天家访中,已经不知道第几个说出同样愿望的孩子了。ta们的“北京”,不是旅游攻略里的故宫长城,而是一个符号——是课本里“天安门”三个字撑起的远方,是小小的电视屏幕中闪烁的繁华,是照进黯淡生活里的光亮

  绿衣之下是温度在拉近距离

作为志愿者的我们,穿着统一的绿色志愿衫,像一株株移动的植物,试图把生机扎进这片土地白天,我们带着物资袋穿行于田间村头;深夜,我们在酒店里核对每一份资料,“河唇石角,一个都不能少”而努力。日出开工,日落收工不仅是作息时间表,更是一庄严的承诺。在晨光中启程时,我们带着社会的嘱托在暮色里返程时,带回694个学生的真实故事那些贴满标签的纸箱、写满笔记的表格,终将化作孩子们眼中的星光化作廉江泥土下即将萌芽的种子。我们小的成员之间也是互相鼓励,每到用餐的时候大家便一起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工作,不仅确保顺利完成爱心任务,更是确保给每一个家庭和孩子都留下爱的希望和力量。

image.pngimage.png

image.pngimage.png


恤孤助学的意义,在于将抽象的社会关怀转化为具象的生命连接。它不只是名单上的名字、表格中的数字,更是志愿者俯身蹲在破旧门槛前,与孩子平视交流的尊重;不只是物资袋里的文具,更是当孩子说出“想去北京”时,有人认真记录这个梦想的郑重其事这种行动在廉江的土壤里栽种希望。当漏雨的屋顶、斑驳的奖状成为现实注脚时,恤孤助学会志愿者们的绿色身影让孩子们看见:ta们的苦难被看见,ta们的努力被认可。每一次精准核查、每一笔助学金,都在传递一个信念——你的困境不是耻辱,你的未来值得助力。志愿者在汗水浸透的绿衫下,收获了对苦难的理解与对坚韧的敬畏;学生和家人在被看见中,重建着对未来的信心。

image.png

返程时的夕阳让我们忍不住按下相机快门。廉江的天空真的很美,像孩子们谈及北京和愿望时的目光,清澈充满希望。
image.pngimage.png

  我们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一个都不能少”的理想目标铺路!相信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撰稿:吴清潆

编辑:王萌洁

审核:林钧泽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   推荐慈善项目   ☆ ☆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020-87777268
广州市环市东路404号之三2楼(201-204房)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2004-2023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
网站ICP备案:粤ICP备0918641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555号
网站设计:JZ·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