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童探访志愿者感想 | 急需的资助让他们缓了一口气
志愿者黄华明:
今天是病童项目的第一次探访活动,探访完后有很多感触以及思考,活动结束后大家聚在一起分享让脑海里的想法更多了,今天探访的病童是一个患有颅底恶性肿瘤的小女孩,8岁这个年龄理应在校园里沐浴阳光学习知识的时候,却因突如其来的病症开始艰难的治疗过程,几次的放疗化疗流程下来,让原本活泼的小女孩再没有精力奔跑跳跃。在去的路上看着诗悦的资料,那几个乍眼的数字,心里说不出的难受,病症的到来,带来的是经济的压力以及心理上的打击。进门一瞬间,没有感受到压抑沉闷,得知我们是恤孤助学会,而且又刚好是老乡的缘故,一下子就把话匣子打开了,在谈话家常中,更了解到他们的不易,家中老人年纪较大无法给予帮助,全靠着诗悦爸妈二人支撑着,爸爸在家负责一家人的一日三餐,妈妈全程在医院照顾诗悦,无法工作获取收入同时还得承担高昂的医药费及日常开支。
也许是由于租住的房子有几个病童家庭邻居,加上社会对其的关心支持,妈妈也比较乐观积极的面对现状,尽管生活困难,始终坚持着,在探访过程中诗悦妈妈也多次提起恤孤助学会,满满的都是感激之情,也说了其他一位医院的病人由于缺乏资金无法治疗后不幸离世,正如妈妈说的可能金额说出来你们觉得不多,但对于这些家庭来说,真的意义非凡,在今天之前我也曾有过这样的想法,几十万的治疗费用,资助金额几万几千的,好像真的是有那么点杯水车薪,但现在这想法得改了,事实或许并非如此,或许在那一刻,这一笔资助是一个希望,是改变生死的选择,疾病不是一下子需要一笔庞大的数目去救治,更多是一场长久的支出,正因为有了当时急需的资助,让这些家庭有了缓过来的时间,不至于耽误病情,也可以有时间缓冲去考虑后续费用的应对。
或许我们做的事情不能完全帮助到这些病患家庭,但是每一个关爱的行动都能给这些家庭带去一丝温暖及希望,这也正是我想做到的,努力去做的目标,把正能量及欢乐传递出去,希望一切都能越来越好。同时我也非常愿意和病童项目一同成长,盼望着往后更多关于这些家庭的好消息,希望所有的病童最终都能顺利结束治疗,健康快乐的生活,希望所有的希望都能实现。
志愿者沈少芬: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病童探访活动,虽然这一次没有见到孩子,但从父亲的口中知道,孩子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孩子已经上初三了,面临着高考,但突如其来的疾病,只好选择休学在治病,孩子没有吵闹,爸爸是一个乐观的人,爸爸每天在出租屋为孩子煮营养的一日三餐饭,妈妈在医院里照顾病童,爸爸说只要父母乐观去面对,孩子才有希望,这一个句感动了我,我默默地听着他说的每一句话,他非常感恩恤孤助学会在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雪中送碳帮了他们,使他们感受到人间有爱,让我更加懂得和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期待下次的活动。
志愿者冯捷平:
如果上次上门探访铭仔是第一次的话,这次是我第二次上门探访病患儿童吧。詹梓涵,潮州市14岁的初三学生,本来应该在学校里为中考而努力,却不得不休学面对癌症,在医院接受艰难曲折而又漫长的治疗。
一个阳光、活泼、爱运动的男孩子,突然确诊为白血病,对于一个普通的家庭来说,确实难以接受,由于要带孩子到广州治病,父母原来在潮州一个市场上开的早餐小店停止了营业,目前没有收入来源。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庭接受了现实,现在是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在广州租了房子,母亲7天24小时在医院陪着儿子,父亲负责每天做饭送吃,经过几个化疗疗程,梓涵的病情有所好转,这使大家都觉得有所欣慰。
孩子突然得了重病,无疑是家庭的不幸,但他们有恤孤助学会的援手,有我们大家的爱心,又是幸运的,不管他们来自何方,有困难时恤孤助学会都给予帮助,我觉得这就是雪中送炭的大爱吧!梓涵父亲感谢恤孤助学会的关心和支持,感谢志愿者的上门慰问。
今天虽然没有见到病童和他的母亲,我们给家长鼓励,并请父亲转达我们的问候和鼓励,战胜困难,驱走病魔,明天一定会更好,加油!!
人的一生不会一路坦途,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乐观勇敢面对,探访活动也使我从中学习和成长。期待下一次探访活动。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
重症病童救助项目志愿者团队
202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