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童探访|没有人愿意选择“坚强”
2023年5月,小名确诊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医院的诊断报告犹如一块巨大的石头,压在这个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上。小名从清远转到广州治疗,同年10月我们使用腾讯公益平台“结善缘救病童”项目的善款资助了他1.5万元,全部用于化疗。
小名妈妈告诉我们,家里为了能够延续小名的治疗费,已经债台高筑。为了维持生计,小名的父亲不得不每天起早贪黑地到市场打散工。他的双手因为长时间的工作而伤痕累累,但微薄的收入却仍然无法满足小名的治疗费和家庭的生活费。而小名的母亲也患有喉乳头状瘤,多次手术只能暂时缓解病情,却无法根治。今年10月我们再次回访小名,了解到他已经进入了维持期治疗,需要定期回医院注射门冬来维持病情的稳定,还有接下来的大检查和后续药费,对于这个家庭来说仍然是个挑战。经过我们的审核,小名符合重症贫童救助项目“二次救助”的申请条件,10月9日我们使用第十一届“结善缘 救病童”义拍义卖慈善会所募集的善款资助了他2万元。希望第二次的救助,让小名能顺利完成最后的治疗。10月29日,我们购买了一些生活物资来到医院探访小名,了解到最近他状态一切都在好转中,让我们一起为小名一家加油打气,期待小名康复的好消息。
在医院一角,涵涵爸爸正默默地守护着他的女儿。他的小女儿涵涵,一个十三岁的小女孩,正在与命运进行着一场无声的较量。涵涵的妈妈因病离世,留下涵涵爸爸和两个女儿相依为命。当时为了给妻子治病,家里已经欠下了一笔巨大的债务。
今年2月,小女儿涵涵也确诊了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打击,涵涵爸爸并没有放弃。他深知自己肩负着对妻子的承诺,他要守护两个女儿长大成人。如今,涵涵正在接受化疗,治疗已经进行到最后一个疗程的倒数第3个小疗。虽然路途艰难,但看到女儿从最初的无法走路到如今能如常走路,他说他看到了希望。因为要照顾涵涵,他已经辞去了工作。我们在信息时报上看到涵涵的报道后,马上和涵涵爸爸取得联系,9月30日我们使用第十一届“结善缘 救病童”义拍义卖慈善会所募集的善款资助了她2.5万元。
10月31日下午,我们带上生活物资来到医院探访涵涵,涵涵爸爸告诉我们,自从妻子去世后,妹妹又患了白血病,这对大女儿小雯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小雯独自留在老家,需要自己照顾自己,涵涵爸爸则把重点都放在照顾小女儿。对于不能陪伴在小雯身边,他也感到很愧疚。现在小雯在上职高,每周只能通过一两次视频关心一下大女儿情况,对于大女儿的情绪疏导很有限,我们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用爸爸的手机给小雯发语音,告诉她现在有慈善组织在资助妹妹的治疗,最近爸爸也申请到广州小家的住宿,减轻了租房的压力;妹妹的病情也慢慢稳定下来,让她放心一些,照顾好自己。
涵涵爸爸说道:“我一直提醒自己,无论多么艰难,都要把两个女儿拉扯大。如果可以选择的话,谁会选择‘坚强’呢。过去的事情就过去吧,往前走就好,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儿。”涵涵爸爸也分享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趣事,因为涵涵的饮食要求非常严格,必须要清淡无油,小涵对爸爸说“这菜的样子,小狗看了都摇头。”这句话逗得小家里的其他病童和家长都笑了。涵涵爸爸也会在食材颜色上下功夫,尽量让菜品颜色丰富一些看着更有食欲,小涵就能尽量多吃一点。
这就是涵涵爸爸,一个普通而又不平凡的父亲。他不言放弃,为了女儿的未来而努力着。他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父爱的伟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我们期待着涵涵和她的姐姐能够早日走出困境,迎接美好的未来。
在清远英德,邓姐一家曾过着简单而幸福的生活。然而,命运却无情地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那是一个平静的夜晚,邓姐的丈夫突然离世,给邓姐留下了深深的心理阴影。这个家庭仿佛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之中。噩耗接踵而至,年幼的熙熙竟然也患上了重病。一天,熙熙不经意间说自己的右胸痛,邓姐的心立刻揪了起来。经过医院的检查,诊断结果令人震惊——右胸壁恶性神经鞘膜瘤以及神经纤维瘤。这个消息让邓姐再次陷入了绝望的深渊。
自熙熙确诊后,邓姐的生活便再也没有过安宁。她不仅要照顾孩子,还要四处奔波为熙熙筹集医疗费用。我们透过信息时报的报道了解到熙熙的情况,8月使用腾讯公益平台“结善缘救病童”项目的善款资助了他2万元。在医院化疗后,熙熙的病情暂时得到了控制,如今的他头发也慢慢长起来。
熙熙的治疗已经花了20多万,后续的检查费和药费仍然是一个沉重的压力。除了医药费,邓姐的女儿刚刚上大学,学费和生活费也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尽管如此,她始终坚信只要不放弃,这个家一定能好起来。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
2024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