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童探访|只要治疗费跟得上,她就有机会重新站立,拥抱新生
藏起悲伤一同“变”成了大光头
小婕今年刚幼儿园毕业,就发现脐下部位长了个肿物,经医生抽取肿物活检化验,诊断指出,小婕罹患了横纹肌肉瘤。初闻噩耗,阿燕不知所措,她多方咨询打探,还加入了“横纹肌肉瘤”的病友群,大家都建议她尽快带孩子到广州的大医院治疗。阿燕了解了女儿的病情后,知道不能耽误,于是放下长沙的工作,立马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网站挂号,迫不及待带女儿来穗求医。阿燕的丈夫则放下工作,从武汉赶来广州,并在广州和母女俩会合。
“宝贝,肚子里的东西是个‘坏细胞’,我们这就去找厉害的医生打败它。”阿燕尽量用女儿听得懂的比喻去解释这场变故,但是小婕初到环境陌生的异地病房,仍很不习惯,她忐忑不安、夜不能眠。
经专家判断,小婕体内的横纹肌肉瘤发现得及时,有很大机会能治愈。为了在化疗后更方便打理个人卫生,小婕在医生建议下,舍弃了一头秀发。“女儿平时最宝贝她的头发,一寸都不让剪短。这次,她一边剪发一边哭,我们心疼极了。”看到孩子难过,父母很心痛,为了鼓励女儿,ta们藏起悲伤一同“变”成了大光头。当小光头与大光头们对视,3个人都被对方的“新形象”逗笑。
“来广州就诊,我们是第一次,我们遇到了好医生、好社工帮忙。”安排小婕入院时,主治医生从细节中看出ta们家经济条件窘迫,于是指引阿燕申请广州小家的住宿资格。在“小家”落脚的日子里,一家三口互相扶持,小婕化疗后多次出现呕吐、腹痛、毛发脱落、食欲不振等严重反应,她都顽强挺了过去。最让阿燕欣慰的是,“小家”里还住着好几名和小婕一样正在对抗恶性肿瘤的“小勇士”,小婕无论身体多难受,只要一想到好好休息几天就可以跟伙伴们玩耍,自己也变得更加坚强。
9月初,医生发现,小婕对化疗药物非常敏感,当时,她体内的肿瘤已经从拳头大小缩小到鹌鹑蛋大小,治疗见效,还迎来了手术时机。随后,她顺利完成了手术,休养,又继续化疗和免疫治疗。阿燕全力照顾女儿,小婕的爸爸全天跑外卖,从早跑到深夜,为女儿积攒着治疗费。“我们决心陪伴宝贝一起努力抗击病魔,我相信我的宝贝以后还可以穿上漂亮的裙子,梳一个最喜欢的发型。”阿燕说。11月13日,我们使用第十一届“结善缘救病童”义拍义卖慈善会的善款资助了她2.5万元。11月20日的下午,我们来到医院探望小婕和其妈妈,看到小婕精神状态良好,其妈妈的头发也重新长出来了。妈妈说“虽然我们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家庭经济问题,不过,我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心境乐观更重要。”
兄长两次捐骨髓救两姐妹
46岁的黄兵是湖南平江人,与妻子育有三个孩子,2017年之前,他与妻儿还住在偏僻山乡,随着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作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一家五口作为易地搬迁帮扶对象搬入安居小区,生活条件和经济状况持续改善。黄兵踏实肯干,靠手艺经营一间木料加工作坊,贤惠的妻子则留在家里做“后勤官”,悉心照料孩子们的衣食起居。“家里家外,干活都特别有劲儿,因为我们知道生活会越来越好。”一切向好的势头,在2019年戛然而止。
“我发现小馨走路姿势很怪,双腿往外撇,还要踮着脚尖。”他说,2014年出生的小馨是黄家长女,当时5岁,最初夫妻俩以为孩子“搞怪”,但观察了几天,不由心生忧虑,“绝对不是有心之举,她根本没法纠正自己的步态。”2021年在长沙就诊时,医生为小馨做了基因检测,怀疑孩子可能患有一种极其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医生当时说几乎没有办法可治,他万念俱灰,只能牵着小馨垂头丧气地回家。
2022年7月,一家人趁暑假南下广州,去到妇儿中心挂号,不仅小馨,不到3岁的小秋也被确诊患有粘多糖贮积症,“得这种病,会导致骨骼和关节变形,如果不及时治疗,还将累及多器官病变,危及生命。”经专家会诊,黄兵面临选择:用每年200万元的费用购进口针剂,保证小馨每周注射一支;或者花费30万-50万元,为女儿完成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
此次基因检测,结果正常的只有哥哥小威一人,而他与两个妹妹配型全合,可以成为供者为妹妹植入生命“种子”。但在为谁先做手术的问题上,黄兵陷入纠结。“小秋还未发生病变,如果能先给她做手术,成功率更高。”思来想去,他决定先救小女儿。
2022年12月,懵懵懂懂的小秋入仓回输哥哥的干细胞,次年1月顺利出院,至今仍在定期复查,情况一直很稳定。黄兵夫妇悲喜交加,他们下定决心,攒足第二份治疗费,无论如何也要为小馨做手术。
小秋的康复与小馨的恶化,几乎同步而行,黄兵的攒钱计划彻底被打乱。2024年3月开学季,小馨还能背着书包去上学,但两个月后,她完全失去行走能力,只能休学在家躺卧床榻。黄兵夫妇心急如焚,来不及凑足入仓费,便抱起孩子匆匆赶往广州。虽有13万元“打底”,但距离30万元的入仓押金,还有一大半缺口。7月16日,15岁的少年小威第二次进入手术室采集干细胞,相较于前次经历,父子俩的角色出现转换。“上次‘采干’前是我在安慰他,但这次进手术室前,他还大声跟我说‘别担心,我不怕’。”黄兵眼含泪光,“他说得大声,但被子下的手臂在‘簌簌’发抖……”勇敢的儿子令黄兵自豪,“小小年纪,为了救妹妹都能克服恐惧,作为ta们的父亲,我更应该面对现实,战胜一切困难。”现在只要治疗费跟得上,她就有机会重新站立,拥抱新生。9月11日我们使用腾讯公益平台“结善缘救病童”月捐项目的善款,资助了小馨2万元。11月20日下午,我们来到小馨的出租屋,小秋也开心地蹦跶着出来迎接我们。小馨妈妈说妹妹小秋比较稳定,定期复查就可以,姐姐每天都在家练习走路,现在是移植后的第4个月,指标都挺正常。因为小馨情况严重些,所以后面康复的时间会比小秋要长。她说最困难的都熬过去了,现在只希望两姐妹能早日康复,都盼着一家团聚,也感谢恤孤助学会的资助,让ta们一家都看到了希望。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
2024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