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登  录
慈善项目
八月守护者行动 | 总会有天亮的那一天
  • 所属项目:重症贫童救助项目 -> 病童关怀活动 -> 项目动态2025-08-27107

八月守护者行动 | 总会有天亮的那一天


在医院中与病魔抗争的孩子们,每一位都是勇敢的小骑士。Ta们以超乎想象的坚韧,默默坚守着自己的战场。而我们,作为恤孤助学会志愿者组成的“守护者联盟”,也希望将一份份温暖的关怀与陪伴,送达每一个正在奋战的小小身影。

image.png

跨越距离的守护:一个都不能少

“请问小朋友现在的治疗情况如何?”“是在增城院区还是花都院区住院?”每月例行的电话探访邀约,因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花都院区)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增城院区)距离市区较远,已连续五个月未能覆盖这两个院区。

恤孤助学会病童救助团队的微信群里,志愿者在问:“这次会去这两个院区吗?”“那有些孩子又要错过探访了……”经过热烈讨论,我们决定在8月设立专场探访活动。

8月23日,20名志愿者分成两支小队,奔赴两个院区,共探望10名受助病童。晨曦中,大家齐声喊出:“爱心相伴,一路前行——小骑士们,我们来了!”车上,志愿者们交流着探访经验与注意事项;医院里,ta们倾听孩子与家长的治疗故事。彼此鼓励,互相温暖,在爱的云朵照耀下,这一程,我们共同走过。

image.png

五年的漫长坚守:不留遗憾,只为天亮

推开病房门之前,志愿者在资料上看到了小颢的情况,不由心头一紧。小颢从一岁多确诊神经母细胞瘤,至今五年,经历了20次化疗、56次放疗、3次肿瘤切除手术。一家人倾尽所有,病情虽暂稳,却仍未迎来真正的好转。今年1月7日,恤孤助学会使用腾讯公益平台筹集的善款资助了小颢2万元用于化疗,为这个艰难的家庭带来了一份及时的支持。

爸爸说,治疗这五年来,生活早已天翻地覆。“很羡慕普通家庭,周末能一起出门,但我们不行……”医生也曾委婉提醒最终结果未必理想,但他语气坚定:“不管怎样,不留遗憾。”全家人心手相牵,拼尽全力,只为等待天亮的那一刻。爸爸平静地说:“生病的是自己的孩子,再苦也要坚持。这条路很难,但我们并不孤独。谢谢你们今天来探望我们。”

image.png


破碎中的微光:宽恕与理解让我们继续前行

12岁的小宇,去年五月之前身高159cm,体重80斤。历经38次化疗与反复感染,如今他仅剩52斤,虚弱得难以站立。治疗费已超过60万,家庭早已捉襟见肘。今年5月27日,恤孤助学会通过腾讯公益平台筹集的善款资助了小宇2.5万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当下的经济压力。

父亲曾长期缺席家庭,孩子生病后才稍有回头。小宇妈妈含泪诉说,多少次想离开,却终究放不下孩子。谈话间,奶奶也来到身边,小宇妈妈真诚感谢婆婆帮忙照顾兄妹、料理家务。奶奶却哽咽道:“我也想多分担些,可年纪大了,赚不了钱……只能借一点、做一点饭,怪自己没本事。”

那一刻,婆媳之间没有埋怨,只有体谅与感恩。也许正是这份宽恕与理解,让这个家仍有向前走的力量。

image.png

妈妈一再感谢我们:“不仅是物质的帮助,更让我们感觉到被关注、被拥抱的温暖。”志愿者李凌想起星云大师的“四给”——给人信心、给人希望、给人欢喜、给人方便,也想起《天空的另一半》中的话:“我要像别人帮助我那样去帮助他人。”

每一个孩子都不该独自承受苦难,每一位母亲也不该在黑夜中无声哭泣。我们能做的,就是伸出手,轻轻说一句:我知道,我明白,我在这里。天总会亮的,而现在,我只想给你一个轻轻的拥抱:你已经做得足够好。


生命的韧性与盼望:ta们让我们相信奇迹

为了这次见面特意早起的小珊,过两个月就要结疗,她一直翘首以盼那一天的到来;

一出生就历经艰险的小泽,妈妈感叹生命如此难得,再难也要坚持,只愿孩子健康成长;

出生半个月就发现小肠问题、反复感染、曾被建议放弃的小佑,一家人硬是挺了过来,终于迎来转机;

还有被护士长亲切称为“超哥”的孩子,用他的乐观与幽默,把志愿者逗得开怀大笑。志愿者也鼓励着妈妈:“人活在当下,别想那么多。在ICU那么难,都挺过来了。”他的活泼,成了妈妈最坚硬的铠甲。

image.png

这些孩子,以坚韧、乐观与勇气为铠,以永不放弃的骑士精神对抗病魔。在一次次黑暗中寻找微光,在绝境中坚守信念——因为ta们相信,天,总会亮的。

image.png

而我们,愿一直做那群陪ta们等天亮的人。

image.png


☆ ☆   推荐慈善项目   ☆ ☆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020-87777268
广州市环市东路404号之三2楼(201-204房)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2004-2023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
网站ICP备案:粤ICP备0918641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555号
网站设计:JZ·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