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19日,参加完第四期“访贫助学廉江行”家访核查活动回来,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当我再次驻足广州这个繁华城市时,脑海里不停重现那两天的情景。
 
成为恤孤助学会志愿者已经一年多了,这是我参加的第三次家访活动。从徐闻到遂溪再到廉江,只是我的开始。但对于多少志愿者来说,已经是ta们多年的坚持。无数志愿者不远几百公里,去到孩子家里,只希望帮助到每一个困境中的孩子。身边的这些绿衣志愿者让我相信脚下的坚持,就是划破黑暗的光。
而我每一次出发归来,都能感觉到自己的变化,从一开始的那种无力感,到慢慢接纳,到现在内心给予ta们祝福,每一次都更清楚地照见了自己的内心。
第一次来到廉江,看到周边的繁华,感觉和广州无异。但当妇联的干部带着我们,开了十几分钟车程,到达孩子们家里的时候,会突然感觉有点恍惚,在一个看似繁华的地方,有着那么多不为人见的,在困境中努力的ta们。
但与过往不同,这次我看到更多的是“无常”和“生命力”:
当走进满墙都是奖状的家里,爸爸傻傻地对着我们笑,妈妈全程躺着睡觉,她小声地问我们“姐姐,我怎么才可以考上最好的高中”;当86岁的奶奶光着脚从外面进来,一边说自己没有用,一边说一会还要出去种地;儿子30多岁去世,奶奶全程拉着我们的手在哭诉,媳妇在一边始终沉默,却因我们离开时一句“保重身体”而湿了眼眶;
妻子突然离世,留下年幼的孩子,当和父亲聊起生活现状,男儿有泪不轻弹的他哽咽着,那时突然将“父爱”这个词更具象地呈现眼前......
最难忘的是一位尿毒症的父亲,带我们去看整个楼梯下都放满他在家透析的药品,我第一次在一个人的眼神里看到了“无助”。当时我是负责和孩子聊天,他告诉我,他知道现在的生活没有办法选择,但他仍然梦想有一天会成为一名警察。在他眼里,我看到了不服输,也感觉到他心里的力量。也许命运未必会解释它的安排,但我相信我们总会走到该走的地方。我给孩子适当提了一些建议,他很认真地听着并点头,若有所思。临走前,他把我们送到门口,目光一直追随着我们,然后大声说了一句:“谢谢姐姐!”在无常面前,我看见的更多是在困境中不认输的生命韧性。
回来的路上,妇联的干部告诉我们,几年前恤孤助学会资助的一位学生已经顺利考上了广州的重点大学,并写回了感谢信。正如恤孤助学会王颂汤老会长说的:“一个也不能错,一个也不能少。”多帮助一个孩子走出困境,便有多一个改变ta命运的机会。每个人都有处于困境的时候,而生命中总有一束光,照亮前行的道路。那一束光,可能就是我们的一个微笑、一个动作,或者是两个穿着绿色志愿者服的陌生人走进家门的那一刻......
萤光微光,愿为其芒。愿善良的人终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撰稿:邝蕙兰
编辑:王萌洁
审核:林钧泽
 扫一扫访问手机端
 扫一扫访问手机端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 2025-10-24
2025-10-24 31
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