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登  录
新闻中心
安成信会长在我会成立五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2009-05-172429

在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成立五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安 成 信

00九年五月十六日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会员、志愿者:

今天我们举行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成立五周年纪念大会。感谢各位出席。

请允许我简单介绍一下本会五年来的成长历程和工作情况。

我会的创会宗旨是:“为社会的善良人士构建一个可信任的平台,协助他们实现帮助弱势群体的愿望;给孤儿和贫困学生在人生的起跑线上有一个公平的机会去接受教育,再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一生的命运,不再重复祖辈的艰难人生,防止贫困代际传承。”

我会的核心业务无偿资助孤儿和贫困学生接受教育和生活

我会的自我定位是做“现代慈善理念的传播者,现代慈善行为的服务者,现代慈善事业的探索者。”

我会的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民间慈善团体

按照上述要求,我会提出“依法办会”、“诚信办会”、“透明办公”、“节约办会”的工作原则和工作要求。我们把诚信作为民间慈善团体的生命来建设和维护。我们认为在当前社会诚信严重缺失、道德底线一再陷落的现实中,我们必须守住这一办事做人的底线。诚信是慈善团体的生存之道,是慈善事业的灵魂所在。

我们认为只有公开透明,才会公正操作,才有公平结果。五年来我会按月公布财务报表、捐赠清单、资助款使用明细表和资助款汇付一览表,具体到每个项目、每次活动、每名捐款人、每名受助对象。让捐款人和受助对象都可以在网上查阅到自己的每一笔、每一期的资助款使用和发放的金额、时间等情况。

我会坚持实行社会审计,并将审计报告在网上向社会公布。我们认为,慈善团体是受捐赠人的信任和委托,行使捐赠财产的管理和使用,不仅应该珍惜和用好,还有责任和义务向社会公开和接受监督。作为不应该有私利的慈善团体要有这样的底气和勇气,来昭示自己的诚意和诚信,展示慈善事业的纯洁性和道德风采。

五年来我会先后组织14次“访贫助学”活动,珠江三角洲和京、沪、津等地3000多人次参加。当他们实地看到了孤儿和贫困学生生活的窘困时,人性的善良得到激活,纷纷伸出了援助的手,用自己的善良和慷慨来温暖这些为生存和生活在苦苦挣扎的孩子的心,让他们感受自己没有被社会抛弃,有人在关心自己、在乎自己,这一份人间真情,汩汩流入孩子们干枯已久的心田,托起了他们对明天的希望。

五年来我们一次次组织志愿者和捐赠人对受助对象跟踪访问,持续地给予物质和精神的关爱,赠送专印的励志的书籍,冬天给每名受助对象发放冬衣,春节组织慰问,举办冬令营、夏令营,就业辅导,进行青春期卫生、心理、法制、理想教育,培育励志和感恩意识,希望我们的呵护能有助他们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聚力量。今年又开始举办“千名孤儿省会行”系列活动,第一批韶关的245名孤儿参加了41819日活动,组织了欢迎仪式和专场欢迎文艺演出、和广州爱心市民会见,还参观大学城、广东科学中心和广州市容。让他们感受到作为祖国的小主人得到平等、尊重和热情的接待。通过进行科普和理想教育,为他们打开了一扇观察外部世界的窗户。相信这一切将在他们艰难困苦的童年生活中留下一段美丽的回忆。

五年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和广东省级媒体发表了一百一十多篇报导。

五年来我会签订协议无偿资助广东省17个县(区、市)孤贫学生3374,为他们改变自己的命运提供了机会。五年来接受捐赠款1300万元,还有书籍、文具、食品和日用品,为我会资助工作提供了基本条件。

我会在我国首次“中华慈善大会”上和全国另五个慈善团体获颁“中华慈善奖”,这一奖项是中国慈善界的最高荣誉。在首次“广东省慈善大会”上获颁“南粤慈善奖”

请让我代表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也可以说是代表得到资助的孤儿和贫困学生,向各界表达蓄存心中已久的感谢:

感谢各位捐赠人的善良和慷慨,你们的善举给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边缘化的儿童送去了温暖和希望,相信他们将怀着感恩的心,把在艰难困苦的童年时代得到的这一份爱永远珍藏在心中,并将可能影响他们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和改变自己一生的命运。你们的高尚行为是应该得到我们和社会的尊敬和尊重。

感谢各合作单位,是你们的真诚合作、支持和配合,给了我们鼓励、信心和力量,才使我会的各项工作、活动有可能顺利进行和取得成果。

感谢有关新闻媒体和记者,你们和我们曾经一起跋涉在山区农村崎岖的小路上,看望和慰问一户户孤儿和贫困学生家庭,你们用自己正直的良心和良知,让那些没有话语权的儿童在困境中的微弱呼声,得到放大,给社会听到。也让公众了解和信任我们这个小小的慈善工作平台。

感谢各位志愿者,你们的奉献、你们的付出、你们的辛劳,是我会完成各项工作和活动的保证。你们用自己的行动展示了人间的大爱,示范着人生的理性追求和代表了先进文化的高尚情操,不仅给孤贫儿童送去了一片真情,也为社会道德底线的重建和建设反映人类文明的先进社会价值观,起了率先垂范的作用。

我们还要感谢我会的业务主管单位广东省民政厅和登记管理机关广东省民间组织管理局给予一贯的关心、支持、指导,使我们“依法办会”的工作得到政策指引和健康发展。

我们不会忘记广东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在我会筹备时就给予的鼓励和支持,后来又经常参加我会的活动和捐款。还要感谢广东省有关部门和单位团体,有关的市、县党委、政府和部门、单位团体的支持和配合。

感谢大家,是你们以一次次实际行动在教育我们,鼓舞我们,让我们体会到什么叫“得道多助”、什么叫“大爱无疆”,又什么是“爱的奉献”。在困难的时期给了我们力量,在困倦的时候得到安慰,在成功的时刻我们一起流淌过欢庆的热泪,感谢你们陪伴我们、有时是搀扶着我们走过了这五年的岁月。我会才五周岁,还很幼小,今后的成长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但既然已经选择了这条道路,就要无怨无悔地走下去,因为社会需要我们,孤贫孩子需要我们。也希望大家继续陪伴我们一直走下去。

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长期存在,面对我们的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高尚的人们将给予理解、同情和支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有了长足、奇迹般增长,也突现了社会矛盾,我们必须保持认识上的清醒,一定不要忘记、也不应该忘记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极富远见的警示,经济上去了,如果出现两极分化,就失败了。

农村贫困孤儿是当前社会弱势群体中最弱势、最需要人文关怀的群体,他们已经无可挽回地失去了父母的亲情呵护和完整的家庭教育,根据我会的统计,他们中间约三分之二是由六十岁到九十岁的祖辈老人在抚养,尽管他们的大部分得到了政府的救济,在不发达的农村是每人每月只有四十到五十元。他们生活的凄苦窘境,是难以言说的,一次次让我会志愿者和爱心人士震惊和痛心,又一次次流下了同情的热泪。一个民族如果对自己的后代都不能关心,这个民族还有希望吗?一个社会如果存在着一个人数众多的弱势群体、又失去改变自己地位的机会和希望的话,这个社会还会安宁吗?如果今天社会抛弃了他们,明天这个社会是一定会付出代价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真理就是这样简单朴素和必然应验。让我们今天一起来播种爱的种子,明天将收获和谐的甘果!

中央审时度势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做出了建设和谐社会和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决议。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

温家宝总理指出:“公平正义就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首要价值。”

这些都完全符合1848“共产党宣言”中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论述:“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这些全都体现了公平正义这一人类千万年来的不变追求和光荣梦想,公益慈善事业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具有超越时代、制度、民族、宗教、信仰的普世价值,是普世价值中最具共识的核心理念。我们今天为此做出的每一次努力,都是朝着这一崇高目标逼近。

公平正义的普遍地、较好地实现,是社会真正稳定的基础条件,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这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的安定和幸福,也必将为我们国家的改革和发展凝聚民意基础这一最根本条件。

让我们以实际行动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这个“”字具体为现实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具体为那些贫困孤儿和学生。把口号变成行动,让承诺得到兑现。为此,希望在座的各位和社会各界继续支持公益慈善事业。我会将恪守承诺、克尽职责,为在祖国的土地上不再有被遗忘的儿童继续努力!

谢谢大家。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020-87777268
广州市环市东路404号之三2楼(201-204房)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2004-2023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
网站ICP备案:粤ICP备0918641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555号
网站设计:JZ·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