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节前在北京,胡锦涛总书记看望了学校的儿童。在广东,汪洋书记看望了福利院的孤残儿童。他们都提出要让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要关心弱势少年儿童。
当今社会有很多儿童已经是幸福快乐的,或者相当幸福快乐的,但也确实有一部分儿童他们不幸福快乐,童年对他们是苦涩的,在贫病的困境中煎熬着。所以是他们最需要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哪怕是比较快乐的、有一点快乐的童年,这是最有社会意义的雪中送炭。
今天,“六·一”儿童节,把汕尾市陆河县的患病孤女小燕接到广州武警总医院治疗。小燕今年15岁,还有个弟弟13岁,小燕3岁时父亲白血病去世,4岁时母亲弃家出走,她和弟弟寄养在贫困又有残疾的婶婶家,婶婶很爱护她,但自己也有两个小孩。生活的窘困、丧父失母的打击、一些人的歧视欺凌,小燕幼小的心灵,再也承受不了了……
五月十日我会去到陆河和当地商谈扶孤助学的方案后,又看望了10户孤儿,遇到了小燕,她的身世境遇引起了深切的同情,和她交谈中看到了蒙尘后面的聪明善良,小学没有毕业就失学的她用简单的英语会话,临别时一直送到村口,从眼神里看到她的渴望和期盼。车去远了,暮色中,看到她还孤零零地一个人站在村口,凝望着我们远去她是那样的孤寂、那样令人爱怜,她在想什么?是不是还有什么话想和我们说,是不是希望我们再来看她……
和陆河当地有关领导告别时,我会领导提出要特别关心这孩子,一再叮嘱要让她上学和列入资助(原来因失学而未列入申请资助)。还要帮她治病,请村里和学校多关心她,一定不要放弃,如果今天放弃了,明天家庭和社会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回到广州找了我会在武警医院的志愿者,志愿者又找了有关科的主任,这位也是孤儿的主任非常同情,表示一定尽力治疗,医院也同意减收费用。
于是,今天“六·一”儿童节,中午小燕在婶婶和当地干部的陪同下来到广州,到了医院就问迎候的志愿者,爷爷会来看我吗?“爷爷”和我会工作人员来了,送上节日的礼物和慰问金,还有文具、洗漱用具,怕她在广州住院寂寞还有一台收音机。小燕快乐了,立即抱着那毛公仔开心地笑了。
我会领导和医院商谈了治疗方案,安排志愿者轮流陪护她,还要带她在广州走一走,去书店、去公园、去麦当劳……让她过一段短暂的快乐日子吧!
羊城晚报和广州电视台的记者,记下了“六·一”儿童节中这个雪中送炭的故事。让人不禁想起还有多少像小燕这样的儿童,他们是怎样过这个自己的节日的,幸福快乐吗?“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他们的梦想、他们对快乐的要求是那么简单,只是一个儿童最起码的需要。
这次“访贫助孤陆河行”项目当地共有244名孤儿申请资助,5月23-24日组织了37名志愿进行家访,连同5月10日的共家访242名,其中符合我会资助条件的226名。对此我会已启动募捐,资助标准为每名孤儿3000元。
善良的人们,已经生活得幸福快乐的同龄人,能理解他们吗?能关心、帮助他们吗?如果你愿意,请联系我们。
注:广州电视台当晚已作较详细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