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登  录
新闻中心
人生,悟在经历
  •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2011-01-142580

  人生,悟在经历

 湛师基础教育学院(10社工班)志愿者吴锐微

                                                0一一年一月十一日

第二次访贫助孤雷州行,等了有点久的事。可能有了第一次结束后的期待就有了第二次开始的急不可待吧,很想再次踏进那个有点让我牵挂,有点让我心酸的地方。还记得,那些日子的那些人与那些事......

20101218,第一次的雷州家访正式开始。那天,乘着北下的寒风,我们——来自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的志愿者、来自湛江妇联的志愿者,还有来自湛师基础教育学院的可爱志愿者,浩浩荡荡地向纪家镇进军。


        
这次来雷州做志愿者的有社会上的人,有老师,有学生,还有具有专业知识的未来准社工,我不免有些紧张和压力,毕竟这是我第一次有幸参加那么大型的志愿活动。同时,我也感到备受鼓舞,因为一路上都有你们(舍友和同学)电话的叮咛和留言的鼓励,真的,有你们,我还忘记了晕车。


        
在上午九点半,我们到达纪家镇。当地镇政府已经安排了人员接应我们,所以,一下车不久我们就可以随着各村委干部的带领分头行事。我和我的拍档小凤负责北仔这一块,(其实,思华和丽珠也是分派了北仔这边的任务)。经过十公里的车程,我们来到了目的地,时间由不得我们耽误,我们开始了今天的家访调查任务。由于我对雷州话一点都不通,所以,填表任务不能让我来做,我就拿着借来不易的相机,带着家访对象——孤儿,拍下他们的生活实景。没有想象中的困难,因为那些孤儿都很乖,很合作。但是,他们的合作给了我很多心酸,他们的安静得犹如丢失灵魂的空洞躯体,任人安排,仿佛,生活抛弃了他们的同时他们也放弃了生活。眼神里,留下的只有疲惫,恐慌,无奈,自卑......


        
一路走访下来,我静静地,静静地回忆,害怕弄丢每个值得我回忆的环节。最让我心疼的是小男孩舜林,失去双亲的他生活在一个孤儿堆里,家里算上他一共有五个孤苦伶仃的孩子。他,排行第三,没有哥哥的坚强,也没有弟弟的天真,我对他那游离的眼神感到无能为力,真的,无能为力…...生活可不可以不那么现实?现实可不可以不那么残酷?为什么给予了他们生命却又要狠心地抛下?值得安慰的是小伙子海林,就读初三的他很争气,考上了镇上很好的中学。不但学习成绩好而且很孝顺,一个星期只能回家一次的他无时无刻惦念着年迈的爷爷。下雨天,惦念着爷爷会不会在那间破茅屋里受大雨淋泼的煎熬。他,很让我放心可,没有生活来源的他们是否能引起社会上热心人士的关注?


        
此刻,我在犹豫,要不要说一说那个年纪已到八十三的老奶奶。老奶奶,白头人送黑头人,何等的难过,何等的无助,还要看护一孙子和一孙女的。当我拍下那哭泣的老人时,我的泪水只能来到眼眶,不能再往下掉,因为培训时说过不能流泪的。不会说那边的方言,不能给太多语言上的安慰,我只能紧紧地握着老奶奶那干枯的手,只能默默地看着她尽情地以哭泣来发泄,只能轻轻地抚摸她的背,好想好想给她力量继续坚强下去。

第二天,纪家镇的雾出奇的大。而我们,在纪家镇的出现却给老百姓带来了些许的神秘,早上七点多,略带寒意的清晨使我更加清醒。由于时间很早,路上我就担心会不会惊扰到我的家访调查对象。他们,此刻是不是仍然梦中,可当我来到春花、春秋、朝景、雪盈他们家时,他们老早在等着我们了,迎接我们的是一位老爷爷,然后,围上来了一大堆小孩子。他们好像看热闹似的跟着我们,我叫小凤向老爷爷核实情况并带去我们的问候,然后我负责把孤儿对象引开拍照,一切像昨天的流程顺利进行,拍照工作告一段落后,我询问老爷爷他的平时工作和生活来源。他黯然了,然后,向我出示了退役证明书,他看了四个还幼小的孙子、女一眼,泪水即刻弄红了眼眶,然后像决堤的水,一发不可收拾。堂堂七尺退役军人,在我 ,一个陌生的女孩面前,哭得毫无设防。从他抽咽、断断续续的陈说中,得知他一个老退役军人,年老毫无生活保障、体弱多病没能力务农、孙儿甚小无人照料不忍就此辞世而去,因为孙儿们是儿子留给他继续撑下去的责任和理由!他,越说就越伤心;我,越听就越沉默。我知道,我违反了规则,我把老爷爷的伤疤扯开了,让他再次疼痛…...


        
那两天,两天的时间,我们在纪家镇的大小角落穿梭。这边的太阳特别艳,更显得这深村小镇是何其的凄凉,红色仿佛把这边的土壤都染个遍,我们与这片红土结下了缘、种下了情。我们轻轻地来,但,我们不能轻轻地走。因为缘与情,我们不可能走得了无牵挂,也做不到将离别的手挥得潇潇洒洒,至少,得留给他们继续走下去的勇气和信心;至少,得收拾点感悟与记忆装进回程的背囊。


        
记得那次踏上归途的班车,我们的步伐多了沉重,脑袋多了沉甸甸的思考。而,我们的人生,多了很多很多故事…...

2011189日,我们再次在这个城市的其他角落留下我们的足迹 ,悟,依然很多很多,岂能用一言两语道尽?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再次如实把他们的真实情况上报,真心希望他们能得到适当的帮助,真心希望他们能好好的,好好地生活下去。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020-87777268
广州市环市东路404号之三2楼(201-204房)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2004-2023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
网站ICP备案:粤ICP备0918641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555号
网站设计:JZ·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