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4个月的小生命
二○
六月末广州市儿童医院心脏中心来电话告,有一名四个月大的重症先天心脏病儿童急需手术抢救,医院减免后的费用约八万元。其父母均是残疾人,经济困难,医院也在募捐,希望救助。
经进一步了解,病童医疗费用的缺口按正常计算约为2万元,我会正准备捐出时,也许是天意吧,广州市桦洪投资有限公司向我会捐赠1.3万元,指定用途为救助病童。经双方商议同意将这1.3万元捐给上述病童朱灿英。
接着一起到重症监护室隔着玻璃看到了朱灿英,尽管插着吸氧等管子,两只小手不时舞动,旁边是一台可检测一系列生命体征数据的仪器,据介绍目前全国仅有两台。
夫妻双残女患重病
■救命编号38号
残疾妈妈感叹:“这世上所有不幸的事都让我碰上了”
26岁的莫俊玲自幼患小儿麻痹症,父亲早逝,小学毕业后便辍学工作,两年前与右手残疾的丈夫结为连理,以为相互扶持能把日子过好。婚后诞下女儿朱灿英,不料灿英患先天性心脏病,且是最复杂的类型。人生艰辛之感只能抛诸脑后,莫俊玲的当务之急是筹钱为女儿治病,预计手术费用在8万元左右。
灿英患最复杂心脏病
“这世上所有不幸的事都让我碰上了。”坐在女儿病床边的莫俊玲,脚踩不到地,伸手把脱落的吸氧管贴回女儿的鼻孔下,这个动作她要重复好几次才完成,因患小儿麻痹症,她的平衡感很不好,而旁边右手萎缩的丈夫听不懂普通话,也帮不上什么忙。
病床上躺着女儿朱灿英,4个月大,体重只有
不幸连连仍不失乐观
莫俊玲是江门人,4岁丧父,家中有6个姐弟,全由母亲一人抚养。5岁时她突发高烧,母亲没钱带她就医,任她整整高烧了四天。等她再醒来时,不仅完全失忆,连走路也陌生了,走一步崴一脚,她像个新生儿。家中的不幸接连发生,比她小两岁的弟弟罹患脑瘫,这个家变得更苦。
11岁时,莫俊玲进入小学接受教育,样子看起来瘦小,“高龄”的她在同学中并不突兀。16岁小学毕业后,家中无钱供她继续念书,莫俊玲便开始了独立的生活。“在纺织厂工作,能养活自己。”爱看电视剧的她,从《阿信》等励志片里,找到一些心灵支撑。
由于身体残障,要找个正常人结婚不太容易,妈妈是广西梧州人,便在老家物色对象,莫俊玲也接受了。丈夫右手先天性畸形,但为人乐观,而且手艺不错。
手术救命还差6万元
2年前,出嫁后的莫俊玲从江门到广西生活,她觉得日子马马虎虎也过得去。随即,女儿朱灿英出生,但出生后便检查出心脏异常,日子又苦涩起来。“要是她不得这个病,日子可以过得很好的。”
采访到最后,灿英醒了,大大的眼睛丝毫不惧拍照,爱笑,很容易被逗乐。但她全身不长肉,手和脚瘦得皮包骨,看上去和刚出生的婴儿差别不大。
这次手术需要8万元,莫俊玲拿出了家里全部的积蓄,加东凑西借,也只筹到2万元,离最后的费用还差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