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建设公开透明的诚信体系
建立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
二○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是民间慈善团体,是由一批离退休的省部、厅局干部创办的,成立于2004年5月,创会宗旨是为社会善良的人们构建一个可信任的平台,协助他们实现帮助弱势群体的愿望。给孤儿和贫困学生在人生的起跑线上有一个公平的机会去接受教育,再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一生的命运,不再重复祖辈的艰难人生,防止贫困代际传承。
我会成立七年来,募集善款已到账的3012万元,资助了广东省25个县(市、区)9341名农村孤贫学生,已发放资助款1479万元,按资助协议待发的资助款都足额预留。成立七年来所有的财务账目通过了专业会计事务所的审计,未发生任何违规和小金库。在2005年首届中华慈善大会上,是获“中华慈善奖”的6个慈善团体之一;在2007年首届南粤慈善大会上,获“南粤慈善奖”。
在工作中我们体会到,要杜绝“小金库”的产生,就要建设一个完善的公开透明的诚信体系,包括建立一整套的财务、捐赠、资助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坚持财务公开,努力把慈善事业办成看得见的公平正义。
一、对建设公开透明诚信体系的认识
1、诚信是慈善事业应有之义
公平正义是人类千百年来追求的光荣和梦想,慈善事业正是这一追求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行动,体现人类的自我觉醒和文明进步,是认识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德文版)。这是一项高尚、纯洁的不容亵渎的事业,最应该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片净土。从当前我国的诚信环境看,慈善团体必须建立自己的道德底线和价值观,建设行之有效的诚信体系。
2、诚信是慈善团体、也是慈善事业的生命
我们认为慈善团体的财产从本义上来说并不是属于自己的,是捐赠方出于信任委托慈善团体管理和使用。这不同于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当一个慈善团体欠缺诚信受到质疑、更不用说丧失诚信时,在当前信息社会中,公众是否还向你捐赠,就是决定你生死的投票。
3、公开透明是实现诚信的最有效的途径
我们认为保障诚信、杜绝小金库和各种腐败的最有效途径是公开,实现捐赠人、受助人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让他们行使监督权。我们所有的会议、活动都邀请捐赠人和媒体全程参加,所有信息都向社会披露,是“裸身”搞慈善。我们有这个底气,是因为我们没有私利。
我们宁愿因为公开而暴露我们可能存在的不足,迫使我们自我完善;也不愿隐瞒而失去监督改进的机会,而养痈遗患。我们的实践证明,公开透明对自身的完善发展很有利,诚信是不花本钱的投资,回报很高。作为慈善团体,还有什么比诚信更值得珍惜,还有什么比社会信任更宝贵。
二、努力建设一个完善的公开透明的诚信体系
1、重视制度建设
按照“依法办会、诚信办会、透明办会、节约办会”的工作原则,我们建立了一整套涵盖捐赠、资助、财务、内务、报审等的制度、程序(见下表),慈善团体的坏账、捐失和丑闻,是难以令人接受的,要预防“法律、财务、道德”风险。
2、坚持财务公开、信息披露。
我们认为,只有公开透明,才会公正操作,才有公平结果。
(1)在2004年成立时向社会做出四项公开承诺,并一直认真履行:
l 所有捐款和物资全部用于符合本会章程、宗旨的慈善性公益事业。
l 本会的财务收支完全公开,欢迎和接受捐赠人、社会各界人士、新闻媒体和政府主管部门查询、检查、监督。
l 本会不从事任何营利性经营活动,确保所有捐款的安全。
l 本会领导不领取工资、津贴等任何报酬。
(2)在2004年成立时给捐赠人公开信
“欢迎在任何时候,可以在事先不通知我们的情况下,前来查询、审核和指导,我们将提供全部资料和工作方便。”
(3)财务情况无保留地完全公开(详见附件)
每月公布财务报表、捐赠清单(日期、捐赠人、金额、收据编号)、资助款使用明细表(受助学生姓名等、每次发放资助款记录、预留资助款、对口资助人姓名)、资助款付汇一览表(汇出日期、收汇单位和受助人等)。
每年主动申请社会审计并上网公布。
二〇〇七年我会经广东省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核准为对公益救济性捐赠所得税税前扣除的广东省首批四家单位之一。二〇〇九年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民政部的通知,我会再次申报,并确认为广东省第一批具备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
3、培养和建立一支好的队伍
我们从前年起陆续聘请4名专职受薪工作人员,大部分工作仍由志愿者完成,在恤孤助学的路上,他们倾情投入,奉献爱心。对志愿者队伍的建设也提出了要求,每月组织一次综合或专项的培训。
2006年提出理念要求:有理念,能奉献,肯实干,守纪律;
2008年提出作风要求:态度诚恳,工作严谨,办事认真,风尚朴素;
2010年提出专业建设: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技巧。
现有注册志愿者854名,2010年参加我会服务的有1,308人次,21,604人时。
三、努力把慈善事业办成看得见的公平正义
1、要建立诚信机制,我们必须坚持的基本点如下:
宗旨:为社会的善良人士构建一个可信任的平台,协助他们实现帮助弱势群体的愿望;给孤儿和贫困学生在人生的起跑线上有一个公平的机会去接受教育,再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一生的命运,不再重复祖辈的艰难人生,防止贫困代际传承。
定位:现代慈善理念的传播者,现代慈善行为的服务者,现代慈善事业的探索者。
目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民间慈善团体。
核心业务:无偿资助农村贫困孤儿和贫困学生接受教育和生活。
资助原则:准确、及时、有效、低成本。
工作原则:依法办会、诚信办会、透明办会、节约办会。
防范:法律风险、财务风险、道德风险。
指导思想:把好事做好。
2、我会在资助工作中,建立了15步资助工作流程
确保资助的“准确、有效、及时、低成本”,并邀请捐赠人全过程参与。所有申请对象都组织志愿者到当地逐户核查,填写内容详尽的家访调查表,并拍照片佐证,每名受助学生建立档案。
编写家访的调查报告、家访调查汇总统计表(见附件)和受助学生汇总名册等,都上网公布。
每学期开学后和当地核对受助学生本学期的上学情况后,才发资助款。学生收款的来信、学校鉴定等寄交对口资助人,连同资助款收据、签收清单等选登上网公布。捐款人可以查,受助人也可以查。七年了,还没发现过有问题。
经常组织捐赠人一起去看望受助学生、组织来广州活动,举办冬夏令营等。
3、节约办会,珍惜每一分捐款
成立以来,每年的行政管理费用仅相当年度捐赠收入的1%—3%,而且没有从捐款中提留管理费,目前主要是由理事捐助。每年上网的财务报告都公布管理费用明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