恤孤助学会——信宜行
——再起航
二0一二年十月二十九日
张寿延
回首与恤孤助学会的结缘,那已经是在2009年的9月份了,当时正值是恤孤助学会走访信宜,在整个9月份,走访信宜3次,有幸3次全部参与。时隔三年,如今再度起航——信宜。
秋风气爽,丹桂飘香,可惜一早迎来的是毛毛细雨,但这些挡不住志愿者们的热情,早早的就到登车地点等待了,绿油油(志愿者服装)的一大片正是细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出发了,经过6个多钟头的车程,达到了信宜。下了大巴,志愿者们立马按培训进已分好的组别跟车到镇里去。
经过了在恤孤助学会3年的洗礼,家访次数已经记不清了,感受也记不清了,现在更多的是,我们是工作者,下乡来完成家访工作的。

第一天,天阴阴的,不时飘着毛毛细雨,我和拍档分别坐着带路的摩托车行进山中,一路上的颠簸,实在是捏了好几把汗,我们坐着的摩托车颠簸得太厉害,我的腿都发软了,还好天公算是手下留情,只是毛毛细雨,要是来个暴雨的话,山路被雨水冲刷之后,那后果不知道如何了。
摩托车上山下山后,我们来到了家访对象陈梅的家,陈梅在家附近劳作,迎接我们的是陈梅的父亲和一个翻着白眼的孩子,我以为是陈梅,上前跟他打招呼,陈梅父亲说他不是,他是陈梅的弟弟,双目失明,无法看到东西的,不禁一阵心酸酸的。陈梅回来了,裤子脏兮兮的,裤脚上全是泥巴。坐下之后,经过我们的介绍和聊天之后,她带我“参观”了她的家,其实也是我们的要求,先去她的卧室,卧室在隔层上,上隔层的通道就在厅的边上,窄窄的楼梯只能容纳1个人上下,我跟陈梅上到隔层之后,偏间就是陈梅的房间,里面放着很多的杂物,一张农村常见的四脚木床,简单的支起了蚊帐,白色的棉被没有被套,脏兮兮的,这就构成了陈梅那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小窝。我让她坐在床边,房间灯光太昏暗,拍照也只能用闪光灯。

之后跟陈梅去厨房,也是非常简陋的,厨房一角的墙壁被常年烧柴的烟熏得黑乎乎的。回来门厅,白天靠屋顶的天窗透光。谈起了学习,陈梅去翻她的奖状,我观察了一下,原来她的家是泥砖的墙壁,无法将奖状帖在墙上,来给我们这些到访的客人“展示”她自己的骄傲,她只好用夹子夹在一起,挂在墙上。在和我们道别的时候,相机刚好拍到,她那双目失明的弟弟呆坐在一角,摊着双手,垂着头,可以说是与垃圾堆为伍,心里涌起无限的伤感。
第二天,7:30起床,8:00吃个非常简单的早餐,白石镇的3个小组就各自跟带路的村委继续工作了,今天运气比较好,平坦路较多,所以今天坐的是五十铃货车,但货车在往山上开的时候,我是比坐摩托车还要担心,坐摩托车我可以看到前面路况,心不慌,坐在车里,看不见,车在山路上也是颠簸不断,而山路是泥沙石子路,货车轮胎无法抓力,直打滑。唯有下车,捡石头铺路,但作用不大,最后靠我和另一位男的带路村委,一人抓一边减轻货车的负重,车才爬上这一段。

学生的家在大山里,真的是在大山里面,无法想象,而我在想的是,如果学生或家人生病了,出去或者让医生进来,那有多难啊,没办法,那是他们的家,无法离去的家。接下来这位学生,他的家不在大山里面,但也足够让我们心寒,这名学生叫陈柏延,才14岁。平时帮邻居做农活挣点小钱,村里有个老板有时也给他钱。
带路的村委来到扶龙村,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抱着孙子出来迎接,这个是村委干部,他告诉我们,学生的监护人已经不理他了,现在是由他照顾。他带我们去陈柏延的家,上了个小斜坡,要走一段“悬崖”边,其实半山上,旁边是空着的建房地,看得出来,已经有很长很长时间没人动工过了,就这样形成了“悬崖”。转过前面的平房,就看到一个腼腆的孩子在门口等待我们,他就是陈柏延了,放在门口的扫把,还有干净的门口告诉我们,他刚打扫过。但这样也无法掩盖垃圾成堆的门口,这栋所谓的家,是陈柏延父亲生前盖的,没有装修,厅有一张桌子,2张凳子外,没了,啥都没了,我怀疑这不是他住的家,我也观察了其他房子,狼狈不堪,甚至可以用恶心来形容,这里怎么可以住人?
我跟柏延说,你的名字有个延字,我的名字也有个延字,你带哥哥去你睡觉的地方好吗?“可以啊!”就在楼梯旁边的房间,黑的伸手不见五指。“没有灯吗?”“有,但现在不亮了,坏了”,他给我指着墙壁上的灯泡。我立马让村委干部过来,灯坏了,你要多点照顾这个孩子啊!我转头跟柏延说,以后有困难记得要跟村委爷爷说,知道吗!让爷爷来帮助你。只是一个简单的“嗯”。“你是睡这里吗?你座床边,哥哥给你拍个照。”拍完,我想确定是不是睡这里,我用手掀开了蚊帐,用随身带的手电照了下,在用相机拍下,我直觉告诉我,陈柏延他是睡这里,没错。

其实,我真的是希望我错了,我真的希望陈柏延不是睡这里,这里可以住人吗?我们每次下乡,带着捐助人的善心下乡,想去帮助这些贫困的孩子,但真的很不想看到这种状况,学生已经没爸没妈了,我们好像还要要求他们的家(或者监护人的家),最好就不能有电视,不能有冰箱,不能有摩托,不能有空调等等……最好什么都没有,房子最好也倒塌,因为这样才叫惨,难道这些贫困的孩子生活环境好一点,不好吗?
生活依然在继续,我们恤孤助学这条路也不会停下脚步,让我们一起来,加油!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
2012-10-30
2091
【工作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