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坚毅的花儿(雷州家访之五)
志愿者:施冬岚
2012年11月27日
归途中,我习惯性的坐在车窗旁。沿途的风景很美,绿色的农田,连绵的林障,偶尔能看到几家农舍。同时也在回味着雷州之行的异样情绪。脑中飘过无数的画面,孩子的天真笑容,麻木、无助、内敛的眼神,一直低着头躲在阴暗里细细低语的身影……
跟斌姐一个组里我很幸运,她是个对家访贫孤儿童非常有经验的志愿者,因为她的稳重和细心,与家长交流核对资料的事情都由她负责,使得我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这些孩子身上。所以才有机会接触到这些令人疼惜的孩子的内心世界。
有一个画面是我这两天一直挥之不去的,并且打算永远将之刻在脑海里。一个又瘦又高的男孩,右手紧抱骨瘦如柴的老母亲的肩膀,一起坐在破旧的床塌上。男孩的眉尖上翘,嘴巴紧抿着,用一双无奈中带有少许期盼的眼神望着我,而老母亲更是用左手揽着儿子的身躯,一脸疼惜和愧疚的看着我。当我按下快门将这一场景记录在相机里的同时,也咔咔一声刺穿了我的心。当初为什么要给他和母亲单独一张合影,大家都知道的,在家访过程中我们必须完成5张照片,其中一张是在家门外拍个全家的合照,但是他们不能,因为这位年迈的家长,孩子的母亲,是双腿残疾,母亲没有办法离开床到门外与孩子们合照。

这个孩子叫刘培恒,96年父亲病世,唯一的长辈母亲长年病残,无法劳作,家中就靠在外打工的哥哥赚钱养家,供培恒读书。培恒是个非常内敛的孩子,今年已经五年级了,我刚进到家看到他的第一印象,就是高、瘦、帅气的男孩。但当我微笑着试图与他沟通的时候,他却一直避开我的视线,低着头不爱说话。我似乎感觉到他的胆怯和戒备。我想了很多互动的方式,试图能打开他的话匣子,用尽了老志愿者们教导过的方法,但得到的都是很小声的只言片语。正在我没辙的时候,听到旁边邻居小孩说道他喜欢画画,于是我兴奋的靠近他说:“哇,原来你喜欢画画,太好了,我也很喜欢画画,我很想看看,你能给我看看吗?”,当时我就看到了他腼腆的微笑,可能有点不好意思,但很快就答应了。在孩子们的簇拥之下,他带着我来到了他的房间,拿出了一本绘画本,纸张不是很好,但是我在他面前惊叹地翻阅着一页页画纸,“天呐!你太厉害了,画的真漂亮,伯牙的弟子,老虎,画的好逼真!哇,这个莲花图我太喜欢了,画的真美!”这是我发自内心的赞叹。听到了连连称赞后,他笑了,笑得非常灿烂,周围孩子们也乐了,因为他们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漂亮的作品。我顿时感觉到原本黑暗的屋子温暖明亮了起来。
可以想象,后面的交谈变得顺利了许多,我可以正面的看到他充满阳光的帅气的笑容。我知道母亲的双腿是他的痛,我不忍心让他的笑容再次收敛起来。直到我和斌姐结束了访谈,准备最后一个拍照任务时,斌姐提到,让孩子与母亲单独在床边拍张照吧,因为斌姐与母亲的沟通感触应该是最深的。于是就有了上面描述的这个触动人心的画面……
是的,解读这张照片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但是我是曾经进入过他心里的外来人,我能深深地感觉到,这个孩子对母亲的爱,对目前生活的无奈,对自己未来的迷茫,对我们这些热心的“资助人”的期盼……甚至是这位母亲的愧疚,对孩子的疼惜。这画面承载得太多太多。
这两天访的二十来户人家,有不少像这样的孩子。虽然我们在纸上只画了几笔,也许我们离开后,孩子们能拿到为数不多的小笔资助,但生活还是会继续,生活中学习中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困难,但我始终相信,从孩子们质朴的笑容中我看到了生命的坚毅,他们一定能坚强活着,背着沉重的苦难努力前行!
生命是不平等的,但是社会应该是公平的,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相互帮助,改善生活,改变命运。 只不过有的人付出的努力是他人的几百倍。人生如此,在你达到生命的终点之时,回头看看努力过奋斗过的路程,不枉此行,这就够了!
天空渐黑,路边闪着一点点黄色的灯光,我明白已经离自己生活的地方不远了,也许再过一会我就能躺在熟悉的大床上,闷头一觉,就又回到忙碌的节奏中。但是我也相信,往后面对每件繁琐的杂事和困难时,将会有不一样的心!
加油,孩子们!加油,每一个奋斗的人们!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
2012-11-28
2150
【工作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