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开在荆棘里的花
——5.18-19徐闻入户探访记
文 恤孤助学会志愿者 章科旭(爱满心田项目组成员)
玫瑰、不是花中带刺,而是于刺上开花。
——题记
2013年5月18日星期六阳光明媚,这次徐闻行早上约六点四十五分出发,人员合计约三十名。这是我第一次作为入户探访的志愿者,虽然是社工专业学生,平常有参加过进户探访做问卷调查实践活动,加上去之前有专门的培训,可我感觉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和技巧要求。不过,我有信心、我相信我自己。
经过将近八个钟的奔驰,车子终于来到了目的地——湛江市徐闻县曲界镇镇政府,时间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一下车,大家就分配拿好自己那组的物资。书包一个,里面有笔、练习本、课外书和零食、食用油一瓶和婷美日用品一份,这些就是我们准备给受到资助学生的一点心意了。我们第五组有三个志愿者,绑好物资、坐上两轮摩托车,入户探访活动正式开始。
再经过一段摩托车的颠簸,首先我们是来到小荣家。一开始,对于我们的到来她很是腼腆害羞,我们跟她打招呼并自我介绍的时候她总是转向一旁,不敢与我们进行眼神交流。不过在我们跟她介绍礼物和亲切的问候之下,她也慢慢放开了。原本她父亲是搬出椅子想让我们在树下聊天的,不过小蓉邀请我们进去她的卧室坐坐。说是卧室,其实就是一个床铺和其他一些杂物推挤在一起的、光线阴暗的房间。通过交谈了解到,小蓉就读六年级、在学校住宿、每周回家一次。屋里的一条绳子上站着一只小鸟,叫声清脆响亮,一问才知道,原来是从树上跌落下来的,然后小蓉弟弟把它带回屋里,我们夸他们姐弟俩有爱心,她腼腆地笑了······
随后我们来到了小珠家,她跟年迈的奶奶和患病的爸爸生活在一起。读四年级的小珠看起来比同龄的孩子要矮小得多,交谈中她总露出害羞的笑容。因为当时小珠奶奶和爸爸也在场,不过只有小珠会说普通话,而我们又不会说当地方言,所以小珠就当起翻译的角色来。不过从她奶奶的神态表情和动作来看,多数是对我们表达感谢。我们问小珠会不会做饭,她说不会,家里是奶奶做饭的,她帮忙做其他家务,如到奶奶种的菜地摘菜、扫地等。在交流的过程中,小珠喜欢站在奶奶的一旁、拉着奶奶的手,看得出她们奶孙感情是好的。在交流的过程中,奶奶留下了眼泪,这也让我们有点不安、也有点愧疚,连忙安慰小珠奶奶别哭。还记得,在我们要走时,奶奶还紧紧地拉着我们的手,能感受得到那是感激与不舍。
带着不舍,我们继续探访,分别给小月和小佳送去我们的心意和关心。本来也是很腼腆不好意思的小佳,在我们跟他道别要走时,他说了句—谢谢哥哥姐姐。我们也很开心地和他以及他的家人道别,这不是因为有他的一句道谢,而是我们跟他交流过后,消除了他的陌生感,关系更亲近了,把我们当成朋友。
由于当天下午有位孩子不在家,听说是玩去了,稍后再次前去依然不在,我们也就没法跟他交谈上了,只是与他姐姐聊了一会,礼物则由他姐姐代收,觉得有些遗憾。
18号下午的探访大部分的孩子可能年级较小,都比较害羞腼腆,基本上都是要我们先开口询问,他们才会说话。而19号早上的探访对象则刚好相反,可能年龄较大,比较善于交谈。
早上八点多大家继续出发,我们这第五组的去探访三位学生。首先是来到了小红家,不,准确来说应该是她伯伯家,因为她爸爸过世、妈妈出走,她也就住在了伯伯家。看得出伯伯家是新建不久,比较新和干净,对于我们的到来,小红热情地招呼我们上二楼一坐。刚坐下,她又下楼拿风扇上来给我们吹。小红很活泼,也很能聊,有时她还主动跟我们说起她班里、学校的事情等等。我问她暑假有什么打算,她说,想去打暑假工,一方面可以挣钱,另一方面可以体验赚钱的艰辛,这样才能更认真地学习。听到这里,我们都不由自主地点点头。要走时我们留给她一个信封,让她有什么想跟我们说的可以写信给我们,而她很直率,直接找来笔和纸,让我们留下手机号码。得知今年六月份她将要参加中考,我们也给她加油打气,希望她能考个理想的成绩。
随后我们去了小文家,同样,他今年六月也要参加中考,而他还有个读高二的姐姐,妈妈患有风湿病,行动不便,主要是靠他爸爸维持家里生计。招呼我们进屋坐了以后,他就连忙给我们倒茶水喝。了解到,小文历史成绩较好,炒菜也不错。对于未来的打算,他可能不打算读高中,他说他想学汽修。
这次徐闻探访活动的最后一个对象是读二年级的小丹,而她还有一个读幼儿园的妹妹和一个还没上幼儿园的弟弟。由于年纪尚小,小丹没怎么说话,我们询问了她在学校的一些事情。虽然只读二年级、年纪还小,不过从一年级开始她就已经在学校住宿了。对于这一点,我们三个志愿者都很佩服。她说她比较喜欢数学,是数学科代表,我们也顺便考了考她乘法口诀,她都全部答对了,我们给了她掌声和表扬。我们给她变魔术、讲笑话、猜谜语和唱儿歌,她也很高兴和开心。她妈妈还切了菠萝招待我们,走的时候还拿了四只菠萝给我们,虽然我们一再婉拒,可最后盛情难却,也只能收下她们的一番心意。
随着跟小丹以及小丹家人的道别,我们这第五组的探访活动也就结束了。经过这这几次的探访活动,我大概了解到了以下几点:
1、家庭生活环境较为恶劣。多数探访对象家里只有两间平房,没有隔热措施,可以感觉得到夏天到来时肯定又闷又热。而床铺基本上是由几块木板简单拼凑而成,屋里杂物较多,空气不流通,有些怪味。也许这才是符合了相关条件,才能受到资助;
2、受资助的学生以及其家人都很热情好客,一见到我们就搬出椅子、斟上茶水,这也让我们很是感谢。而对于我们结束交流,将要离开的时候,他们也都出门目送。原来,即使相识不深,但大家也都是懂得感恩之人;
3、多数受资助的孩子比较腼腆害羞、本性纯真善良,同时又很听话懂事。对于现阶段的困境并没有压垮他们的精神世界,反而他们给我们是一副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穷人孩子早当家,他们也都尽自所能地帮家里长辈干活。他们对生活、对学习、对将来有自己的看法或者打算。有的喜欢英语、有的擅长语文、有的则是觉得数学吃力;有的想暑假在家帮忙干活、有的想去打暑假工;有的想学厨师、有的想学汽修······
记得在18号晚上分享中水媚姐说道,我们也许一年才一次前去探访受资助的学生,带给他们的东西不多,交流的时间也不长,但是这种登门探访,通过我们平等的沟通交流和亲切的关心问候,就像是在他们心中种下种子、埋下希望,稍加时日,它便会结出真、善、美、爱的果实。
家道贫寒、生活艰苦,这就像是受资助学生在成长路上避不开的一些荆棘,他们注定要比常人多付出一些心血和精力。梅花香自苦寒来,历经磨练,注定会终将有所收获、吐露芬芳。
“盛开在荆棘里的花,细雨中飘香,相信爱在某个地方,会种下芬芳。盛开在荆棘里的花,越是流泪越仰望,爱是一步一步坚强,奋不顾身地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