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廉江家访 真人真事
故事记录员:胡晓彤
所属编队:廉江石城镇——罗迪涌、铜锣涌
2013年5月18日在村干部的和妇联主席的带领下,我们乘搭着他们简陋的交通工具出发。虽然预报天气不好会有暴雨,但是这一天阳光普照万里无云,就在这个可以让人热得窒息的天气下开了几十分钟的车,在坑洼和水泥路相接的七八里路程终于到达目的地—罗迪涌。也许是一路的颠簸和烈日的摧残,已经看过资料的我竟然犯了个大错误,误将受访孩子的父亲称作爷爷!那是难走的小路上,高低起伏,干部的车带着我们却有些许力不从心,远处能听见有小孩在葱郁的树间发出爽朗的笑声,车子在树下停了下来,干部为我们介绍:这是王金美和王培乐的家。只见有个瘦小的小孩从树上跳下来,树阴下走出了一个两鬓斑白的黑瘦老人,我潜意识说:这是孩子们的爷爷吧!村干部无奈的笑:是,就好了!往里面走,转角是间不大的黄泥造的房子,这时候才认真看清楚两个孩子和爸爸,很相像的一家。血液中无法割舍的关系和现实中生活的残酷,无疑是他们的悲剧,不再年轻的父亲和还幼小的孩子们,在两间五指不见的小房生活,大的一间是柴房放着简单的炉灶,小的一间房里有着两张床,在天窗丝丝透出的光影勉强能够辨析屋里的东西,发黑的蚊帐,没有席子,杂物衣服没有可以收纳的容器,真的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在交谈当中知道了孩子们的妈妈因为精神病离家出走了,家中仅有老父亲靠种地为生,两个孩子至今都没有户口。我为两个小孩拍照的时候那种清澈而又渴望的眼神,那种在逆境中依旧不被缚着的笑容,让我为之动容。可能我们从来没有想过生活的艰辛是和你的黑户口有关。因为从来没面对过,因为从来没有发生过,也许我们以为我们的多一份关爱与付出,其实是他们在困难中的坚强与勇敢在影响了我们。而我不再觉得一切的一切来的是如此的顺其自然,只因为你们影响了我的人生!
2013.5.19
背景:黄琼周 未入户 父亲 六十多岁,身体拘偻病
孩子,爸爸我老了
孩子,孩子
我的残疾的身体再也不能如从前抱你
感谢你在我天命之年带来的惊喜
孩子,孩子
我的僵直的双腿再也不能如从前追赶你
与你嬉戏
感谢你在我不曾想过的未来带来希望
孩子,孩子
我的不再清明的双眼再也不能如从前注视着
你远去的方向
感谢你在我的生活带来天真的灿烂
孩子,孩子
你一年年的长大
而我一年年的老去
我不再跟上你的步伐
你也不再只驻足于我的身旁
孩子,孩子
你可知道,爸爸我老了
我曾经对这个已经得到过村干部嘱咐却又不在家的受访家庭有过不好的印象,那样等待了10分钟,在我们已经开车到路口时听到说那个孩子和爸爸回来了,我们又折回去原地。等了几分钟,我抱怨着在烈日下继续等待还有时间的紧迫,终于远远地听到了一声声用尽力气走,引入眼的是一名腰杆佝偻成90°、双腿瘦弱却必须支撑着整个黝黑皮肤包裹的孱弱的躯体,很用力地走,这时我不敢再抱怨了,等到远处的老人吃力地佝偻着走到我们的面前,可以清晰看见,脸上的沧桑和流淌的汗水,一下子老人就蹲在地上歇息了,我询问:孩子在哪里,找到了吗?老人无力的挥挥手,擦了擦额上的汗,喘了一口气说:“没有”。我追问:“村干部不是说了让你们等吗?”老人那双带着些许浑浊的眼睛无奈地看了我一眼低头说:“孩子大了,管不了了,跑出去玩了。”村干部在旁解释说:“孩子的父亲年纪太大,孩子年纪太小,差异大,管不住的。”我看了看时间必须走了,我只能对老人和村干部表示:抱歉,按照我们的规定必须见到受访学生,因时间的关系我们也不能再停留了。老人带着些拘束和不安站了起来,往自己的口袋掏出了褶皱的户口本,我知道老人都为此已经准备好了,捐助的资金虽然不多,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这真的可以帮助不少了。我安慰老人说:今天没能家访很可惜,我们都非常想帮助你,不用担心,我们将会有第二次家访,希望到时能够与小朋友沟通好,能够完满完成家访。听到我的话老人似乎放下心头大石,神情也不再紧张了。之后我们离开了,在路上我一直在想,老人(60几岁)和小孩(12岁)是如何生活的,老人没有劳动能力,不能耕种,不能打工,仅靠老人弟弟的微薄资助,家中的贫苦,没有文化,孩子的活泼天真,老人的无奈,也没有母亲引导孩子,年迈的老父亲能做得了什么?尔后,我想起一句诗: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虽然并不是恰当的意境,确实真实地比喻,我们可能从来没有想过终有那么一天我们的父母是会老去的,再也跟不上你的步伐,双眼的浑浊看不清你远去的背影了,曾经我们的父母是如何地将他们的青春换做我们的一切,不求回报,我们何时又能以感恩的心与其相待呢?黄琼周他们家是不幸的,但也是幸运的,在不完全的世界中得到一丝热心人士给予的安慰,对于我们访问的志愿者更是一个自省的机会,有一天,我们的父母都终将老去,至此应以感恩的心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