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登  录
新闻中心
他们的梦想 我们的使命
  •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2013-05-241556

 

他们的梦想 我们的使命

聂苑蔓

2013年5月24日

各位志愿者:我们是一群充满理想色彩和人文情结的追梦人。这两天我们看到了,1400多名孤贫儿童他们心中的中国梦,是那么现实,那么紧迫,又是那么卑微,那么天公地道!帮助他们实现心中的梦是我们的使命,请不要忘记这些孩子对我们的期盼!因此,我们的付出所包含的意义,是神圣的!谢谢大家-----王颂汤】

恤孤助学会网址:http://www.oesgd.org.cn/intro.asp?id=185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下简称恤孤助学会)于2004年成立至今已经9周年,在广东省境内所资助的贫困学龄儿童14856,所有捐助资金全部来自于民间。75岁的王会长,再次和我们一起家访,9年来身体力行地跋涉在穷乡僻壤,和1600多名志愿者一起为这些孤贫儿童奔走

廉江家访 

    恤孤助学会本次组织的家访分两批,第一批在5月18、19日,有178名志愿者深入11个镇,对申请资助的1497名孤贫儿童家庭进行资料核查,恤孤助学会将对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资助3000元,6个学期发放。

“您们一定要帮我们”

您们一定要帮我们”,我和丽萍姐还未走到受访儿童陈田彬家门时,早在门口等候的陈妈妈看到我们马上掉下眼泪对我们说出这句话。 我自幼眼浅,听到这句话差点忍不住要掉眼泪,但家访不能

因各种情绪左右延误,如果被带入这种情绪,我们将没完没了地沉浸其中。于是我赶紧稳住,丽萍姐马上回应:“嗯嗯,我们知道的,很快就可以度过的”然后让陈爸爸把我们所需要的资料拿出来,转移了这位可怜的妈妈的注意力。
    田彬是我们所要访问的新民镇大路边村的众多孩子中的一,陈妈妈身患尿毒症,每周需要到市区医院做一次透析。陈家有三个孩子,田彬是最小的一个,大哥17岁,姐姐16岁,都已缀学。陈家本来有3亩的田地供其耕种,由于陈妈妈的病需要大量的费用,也需要长期照顾,因此陈爸爸不能种地,全天照顾着陈妈妈,亲戚家看着可怜就把哥哥姐姐接到厂里做工,给他们工资当给他们家的帮助。
    高额的医疗费用、生活费和田彬读书费用,对于低保家庭(人均年收入低1500元)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田彬见到我们一直都是低着头,很怕与我们的目光接触,也不太愿意和我们交流(几乎所有孩子都是这样)。由于时间紧逼,我们也只能记录好真实的情况,前往下一家。

田彬家的客厅

陈妈妈的医疗费单,厚厚的一摞

    在前往学生陈景鸿家中前,大路边村委干部向我们介绍景鸿的情况。景鸿爸爸60岁,育有两姐弟。妈妈在生完景鸿后的40天去结扎,术后恢复不好留下了后遗症,最后得了精神病。由于家庭困难,政府把景鸿的妈妈送到廉江的精神病医院治疗,至今已经十年了。多年前,景鸿的爸爸去医院看望景鸿妈妈的时候遇到了车祸,落下终身残疾。家中唯一的劳动力失去了,家中用于糊口的2亩田也没法耕种。邻居、亲戚们有时会送他们一些米和菜,帮忙解决吃饭的问题。姐姐本该读初二,现在已经缀学到镇上帮着洗碗,每月赚几百元回来给家里买粮食。
    景鸿家的房子是很简陋的砖屋,房子是村委借给他们家栖身。在门的旁边有一堆砖,上面铺床板,景鸿爸爸平时就睡在那里,家里也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景鸿爸爸看到我们来很激动,由于年迈也可能因为激动,说话颤抖着有点听不清。邻居们见到我们很高兴,见景鸿爸爸说吃力,连忙帮介绍情况,七嘴八舌地把村干部和我们说的情况又重复了一遍。

    景鸿一直低着头看脚尖没有说话,问他喜不喜欢上学,他不作声,只说成绩不好。村委李书记对我们说景鸿非常懂事很会说话,每次去照看他家时,景鸿都会说谢谢您们啊,全靠您们我们才能过日子,多得您的经常照顾。听了这个很让人心酸,一个读小学五年级的孩子,从小就要照顾爸爸照顾自己,没有其他孩子那样快乐玩耍的童年,却担着成人的压力。

志愿者和景鸿父子在家门前的合影

每天,景鸿就用这几块砖砌出来的炉头煮饭给爸爸吃

授人以渔
   

    这些孩子大多都很内向,没见过哪个孩子有笑容,见到陌生人也都表现得很胆怯,不愿意和人交流。在大陆边村的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家里穷娶不到老婆,到了很大年纪就找一些有残疾的、智障的,或者买一个越南或广西的女人来传宗接代。生下来的小孩有些是有缺陷的,有些是正常的。这些家庭到后来很多都会很不幸,妈妈会跑掉失踪,或者都有残疾,又或者全家五六口人只有一个劳动力。在回程的车上,有一位志愿者说的很好,如果这些孩子不能读书,在日后的社会更加无法生存,这种悲剧只会不停地重复。长贫难顾,这些家庭目前只能依靠政府的助,亲戚的助,和年幼子女打散工带来的工钱维系生活。我想这就是王颂汤会长他们成立恤孤助学会的初衷,用知识来改变命运,冲出贫困。
    在大路边村家访的两天,我们所看的家庭只是村里贫困家庭的一部份,村委干部多次向我们恳求,有很多比这些更困难的家庭,希望我们能走访一下,看一眼,给他们一些机会,他们说我们过去一次不容易,如果不能帮到更多的家庭,他们将会很内疚。我们何尝不想?但时间有限,只能狠着心推辞,请他们把其他名单上报,争取下次的资助,最后双方只能带着遗憾各自返程。

是一群很好的村干部,很村民着想。村民反应他们的低保、入户等手续都村干部们帮忙奔跑完成的。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020-87777268
广州市环市东路404号之三2楼(201-204房)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2004-2023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
网站ICP备案:粤ICP备0918641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555号
网站设计:JZ·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