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娇兰佳人爱·童行
救助重症贫童公益论坛项目总结
2014年7月29日,娇兰佳人爱·童行2014“四尺爱”计划公益论坛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共同参与下,在羊城创意产业园筑梦咖啡厅顺利举行,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活动概况
娇兰佳人爱•童行2014“四尺爱”计划公益论坛是由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以下简称“我会”)主办、羊城晚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广州娇兰佳人化妆品连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娇兰佳人”)协办,政府部门、媒体、医院、捐赠企业、NGO、志愿者及民间公益人士等共同参与的公益活动。
公益短片《四尺爱》在本次论坛上首映,为与会人士讲述了重症贫童这一群体的生存境况、命运、困境和梦想,借以唤起社会公众的关注。2014“四尺爱”计划在论坛上倾情发布,期待能救助、关怀更多的病童。当爱的火柴棒插上爱的星球(模型),“四尺爱”计划正式启动。
本次论坛主要围绕“救助重症贫童”这一主题展开,由我会、娇兰佳人、媒体、医院和NGO的六位嘉宾分别从各个角度出发,共同探讨了当下救助重症贫童的现状、困局,以及各方在救助重症贫童方面该如何作为,和未来的方向、发展路径。
作为主办单位,我会代会长兼秘书长王颂汤先生作主题发言《活命 中国梦的第一梦》,他以其亲身经历和一串串沉重的数字告诉我们,目前我会在救助重症贫童领域的情况、做法和建议。他讲到:“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回馈社会,回馈的方式有很多,而娇兰佳人的这个方式,可能从效果上更好一些,它设立固定的基金每年投入100万,我们作为慈善团体,有了稳定的捐款,作为企业来讲,救助过程实际参与了,员工也参与了,对他的企业文化的建设有好处,他们这个模式是值得提倡的。我这个人比较理想化,遇到一些事情可能现实条件很难实现,但是我还是要说,我希望救命这个梦,应该是中国梦中首先实现的梦,我想,在这片土地上,总有一天会实现的!”
我会常务副秘书长葛晓红女士发言《爱童行基金的由来及未来发展》,从设立爱童行专项基金的缘起、爱童行专项基金的性质和运作,和对爱童行专项基金的期望等三个方面为我们介绍了爱童行专项基金。她讲到:“爱童行专项基金的设立和有效运作,对于慈善机构来说,就是要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做善事、凝聚爱、传播爱的平台。”
协办单位娇兰佳人市场管理中心总监刘见谊女士发言《救助重症贫童与企业CSR》,阐述了儿童慈善和娇兰佳人事业之间的关系,以及近些年来娇兰佳人在孤贫儿童关怀、救助重症贫童上的努力与担当,呼吁能有更多的热心人士和企业加入到爱•童行的平台,为救助那些在生死线上挣扎的孩子们出一份力。她讲到:“我们由衷的希望,能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我们爱童行,加入到这个项目里面去,给予我们孤贫儿童更多的关爱,让我们一起携手与爱同行!”
联合主办单位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活动策划部主任闫修彦先生发言《如何让更多的社会公众正确地关注、全面地帮助重症贫童》,他讲到:“过去我们常常用“三尺讲台”来形容教书育人的伟大,希望在以后,“四尺病床”,也能成为一个社会奉献爱心的代名词。”
我会在2012年正式启动《救助重症贫童项目》,已和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共六家医院签订合作救助重症贫童的协议,本次公益论坛我们邀请了广东省中医院医教处副处长王儒平先生发言《广东省中医院与慈善之缘》,他深情地讲到:“把病人和患者永远当自己的亲人来看,在我们心中常怀两个字,大爱,我想这两个字也适合在座各位。”
同时也邀请了广州市金丝带特殊儿童家长互助中心副理事长兼总干事罗志勇先生作发言《重症贫童的心灵关怀》,他为我们分析了重症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家长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如何通过支持小组等专业方法给家长帮助。在论坛上他讲到:“在波士顿儿童医院走廊有一条标语,百年之后,我曾经有过多少存款、住过什么样的房子、开过什么样的车……都不再重要。但是,如果我对一个孩子的生活起过重要的作用,那么,这个世界也许会因此而不同。”
除了以上发言的嘉宾,本次公益论坛还邀请了政府部门代表、媒体代表、NGO代表、捐赠企业代表和网络公益人士等各界爱心人士共同参与,网络公益人梁永宁先生(@老大笨象@)特地从外地赶来,大家亲切的称梁先生为象叔,和他一起赶来参加论坛的还有龙飞爱心储备金的成员等。
发言结束后是提问环节,给人印象深刻的是龙飞爱心储备金成员李玉云女士提问我会代会长王颂汤先生:“如果一个孩子无户口无监护人,这样的情况要怎样去救助?”王会长作答:“国籍法第六条明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出生的父母是中国籍的孩子,都是中国人,不管有无户口、监护人,是条人命,都救!”
王会长曾说过,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失去了就不可能再有的,我们说这个平等那个公平,首先是也必须是在生命面前人人平等才是起码的公平。而今,社会上亟待救助关爱的重症贫童人数很多,疾病的痛苦折磨和巨额的医疗费用的双重压力下,他们不仅仅面临着失学的问题,更是濒临家庭崩溃破碎的危机,和生存希望的破灭。希望本次公益论坛是一个好的开端,日后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能有更多对话和交流的机会,共同的探讨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帮助这个特殊的群体,集思广益,将救助重症贫童这件好事做好。
二、总结活动经验,自我反思及改进
本次公益论坛是我会首次尝试以论坛的方式,汇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一起来探讨如何更好、更有效的救助重症贫童,让社会更加关注这个弱势群体。除主办方、联合主办方和协办方外,论坛还邀请了政府部门、媒体、医院、捐赠企业、NGO、志愿者及民间公益人士等共同参与的公益活动。虽然活动只有短短的4个小时,但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交流情况也给了我们很多的经验和反思,现总结如下,以待日后如有类似的活动可以办得更加完善。
(一)总结活动经验。
1、活动环节及流程
本次论坛主要围绕“救助重症贫童”这一焦点话题展开,论坛讨论的话题明确清晰,论坛以童声演唱《让爱传出去》开场,主办方、联合主办方和协办方代表插上爱的火柴棒(模型),“四尺爱”计划正式启动,然后首播《四尺爱》公益短片,一个个重症病童的镜头让与会人员感受并关注到重症贫童这个弱势群体的内心呼唤。接着是六位嘉宾分别从各自角度发言,共同探讨了当下救助重症贫童的现状、困局,以及各方在救助重症贫童方面该如何作为和未来的方向、发展路径。发言结束后安排了探讨和提问环节。最后是嘉宾合影留念。流程安排简单明了,承上启下,基本上让现场人员都感受到了本次论坛想要传达的思想。
2、筹备前期工作
从开始构想至不断完善项目方案,再到执行阶段,所有参与的工作人员、志愿者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尤其是活动流程,作了多次沟通讨论协调,直到确认最终的流程和细节。
3、邀请工作
我会负责邀请来宾,鉴于多年来在慈善公益行业的作为和诚信,本次公益论坛邀请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集思广益,大家从不同领域和角度作探讨,是一次很好的交流和对话的机会,也是让更多社会的目光关注重症贫童这一弱势群体,同时也提升了爱童行公益平台的影响力。
4、布置活动场地
普遍反映比较温馨,签到环节一改以往的风格,来宾将名字签在事先准备好的火柴棒形状的贴纸上,再将火柴棒贴纸贴至签到板上,寓意点亮爱的希望。会场里,特意制作了一个四尺病床,到场来宾可以用彩色的画笔给白色的床单作画涂色,赋予病床彩虹般的色彩,从而改变单调无力的白色,也是很好的创意。
(二)自我反思及改进
1、丰富形式
本次论坛以嘉宾发言为主,让每位嘉宾从自身行业的角度做了阐述。如日后再举办类似的活动,可以在本次形式的基础上作调整,例如借鉴世界咖啡馆的讨论形式,穿插嘉宾访谈等一些互动性较强的环节,让大部分来宾都能参与进来。
2、完善邀请工作
邀请来宾的工作是为了集思广益,本次公益论坛是主办方、联合主办方、协办方,政府部门、媒体、医院、捐赠企业、NGO、志愿者及民间公益人士等共同参与,在邀请方面遇到的问题,比如政府部门、医疗机构的与会来宾临时变动较大等等。
3、论坛的深度发展
公益论坛可以做的更深度化、实用化,比如在论坛增加讨论救助重症贫童的指引,可以给那些彷徨的病童家长,以及救助病童道路上的爱心人士提供一些资讯和平台,同时其他捐赠企业、医院、NGO等也可以加入进来,全面的整合优化资源去把事情做的更好,让更多的重症贫童受益,保住这些孩子的家庭,让社会充满爱和希望。另外,可以考虑筹备儿童慈善主题影展等其他正能量的活动,让多方参与到活动中。
4、延续论坛的影响力
论坛虽然结束了,希望能将论坛的影响力扩大、延续,例如,整理公益论坛的相关资料、照片、视频和媒体报道,精选部分分享给与会来宾,让来宾不仅仅只是参与了一次活动,而是活动结束之后也能延续影响力,与各方保持友好的合作关系。
5、资源整合
每一次活动都需整合资源,本次论坛也一样,需将出席论坛的来宾名单等资料存档。大家有过一次共同参与论坛的经历,在日后其他活动中会有再次合作的机会,平时也要常保持联系、交流和分享。
本项活动羊城晚报、新快报、南方日报、广州日版、凤凰广州、广州电视台G4出动、瑞丽网等媒体作了报道。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
爱童行事业部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
2014-08-22
1314
【工作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