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MO&CO.爱·童行
2014MO_Art支教行活动总结
通过社会热心企业、人士及志愿者的共同努力,在当地教育局、学校的支持配合下,2014MO_Art支教行已顺利完成,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现将活动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活动的概况
2014MO_Art支教行由我会与广州爱帛服饰有限公司(简称“MO&Co.”)联合主办,本次支教行于2014年10月13日-17日在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油岭小学举行,参与人员主要是油岭小学学生81名、我会志愿者4名和3名支教美术老师,以及爱心企业人士。
本次支教行邀请了与我们已经合作三年的梁镇兴老师,及其助教余晓敏老师和刘倚名老师。除了给当地的瑶族孩子们带去丰富多彩的艺术课程,还与瑶族文化相结合,让孩子感受艺术魅力的同时也能对其民族的传统文化更感兴趣。
支教行的前期我们也相应做了筹备工作,帮助油岭小学进行校园设施的建设和添置。兴建2间师生卫生间,完善饭堂设施、添置饭桌椅等。对学校公厕维修改造,为图书室添置了5个图书柜、3张阅览桌和20张阅览椅。音乐室添置乐器长鼓10个,印刷歌谣读本200本,以及购买学校办公用品打印复印一体机1台。
支教行课程根据油岭小学二至六年级的孩子编排,课程内容如下:
1、艺术课程
(1)《会生长的画》(装置绘画课)
授课对象主要为四至六年级的孩子,支教教师结合相关的图片资料为孩子们讲解豆类发芽的过程,先传授科普知识,然后通过语言启发孩子的思维,让孩子领悟画可以是动态的,会随着时间而变化,是具有“生命力”的。在给孩子们发放相关工具材料后,让他们把手中的豆子在画纸中任意摆放创作故事,并自由绘画。
这节课是支教行的第一节课,在课后孩子们每天可以观察自己的豆子生长情况。随着豆子的发芽,图画每一天都在变化,孩子们感觉十分神奇。
(2)《动画短片与绘本故事》(平面绘画课)
支教老师将优秀动画短片与绘本故事相结合,授课对象主要为二年级的孩子。课堂上老师先为孩子播放1部动画片《Swimming pool》,在第二遍播放的时候老师带着孩子们一起分析动画片,再与绘本故事相结合,启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打开他们的创作思路。孩子在创作的时候可以延续动画片或者绘本故事,也可以自由创作。
刚开始几乎所有孩子画的都是太阳、云朵、房子、苹果树,千篇一律,想象力、创造力没有被发挥出来。老师马上改变教学方式,带给孩子们灵感,让他们不要受限于传统的条条框框,要自由大胆的创作,之后的效果比之前好了很多。
(3)《夹子雕塑》(立体材料课程)
授课对象主要为四至六年级的孩子,老师先为孩子们讲解什么是雕塑,雕塑的种类以及特点,当代雕塑的材料广泛性等知识,然后结合艺术家作品讲解雕塑材料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获得。
这堂课的材料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夹子,老师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孩子发现夹子的一些特性,接着用夹子示范做出了一条很形象的鳄鱼,然后发放材料工具(工具包括热熔胶枪、手锯等)给孩子们,让其发挥想象进行自由创作,老师从旁指导并启发他们。这堂课丰富了孩子们对艺术课程的认识,艺术创作的材料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并且来源于生活。
(4)艺术公开课《方与圆》(剪贴绘画课)
支教行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公开课《方与圆》,授课对象主要是三排镇各个小学的美术老师及四至六年级的孩子。课堂上支教老师先为小学美术老师讲解了艺术家蒙德里安的生平,着重分析了其作品的创作规律,解读抽象绘画作品的方法,然后安排孩子和小学美术老师模仿其风格互动创作。蒙德里安的作品以红黄蓝三色为主,画中只有矩形的色块和横平竖直的线条。
(5)《爱之吻》(户外墙画课)
授课对象为四至六年级的孩子,他们在学校操场上了这堂充满浓浓爱意的《爱之吻》户外墙画课。上课前支教老师先收集了孩子们的唇印,为每个孩子涂上口红,然后让孩子吻在卡片上,卡片的背后签上自己的名字。课后,老师通过投影仪将孩子的唇印投影放大到户外的白墙,再按唇印定稿。
上课时,让孩子们找到自己的唇印,为自己的唇印上色,最后大家合作完成了一幅墙画。老师希望通过一个创新、设计新颖的形式去引领孩子理解爱,和感受到表达爱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比如吻、拥抱等等。
(6)《日常物品的组合》(装置课)
授课对象为三年级的孩子,支教老师在第一天上课的时候就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材料,每天都带些回来学校,然后放在指定位置。收集的物体需是体积小,无毒,安全,干净,废弃,闲置等。上课时将孩子分组,每个小组先画出作品的草图,然后根据草图将各自带来的日常物品进行组合创作。有的孩子做了一辆坦克,利用小瓶子做轮子,物尽所用。这堂课不仅发挥了孩子的想象力,还锻炼了动手和团队合作能力。
(7)《蒙娜丽莎模仿秀》(艺术批评、艺术作品鉴赏课)
授课对象为四至六年级和二年级的孩子。《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代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所绘的丽莎·乔宫多的肖像画,课堂上老师为孩子们讲述了达芬奇的生平事迹,让孩子了解艺术家及《蒙娜丽莎》。课堂引入,让孩子们笑,边笑边观察身边同学笑的方式,然后老师总结:张嘴大笑、微笑、假笑、害羞地笑等等。接着孩子们穿上一样的服装逐一模仿蒙娜丽莎,然后坐在事先准备好的背景布前,孩子自由发挥表情,摆好坐姿和手姿,摄影师拍照记录。
2、瑶族文化传承课
(1)长鼓课
授课对象是对长鼓课感兴趣自愿报名的学生,共43名,授课老师是当地已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唐桥辛公鼓王,他先示范长鼓打法及长鼓舞舞步给学生看,然后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由高年级基础较好的学生带着低年级的学生练习,鼓王在旁进行指导,孩子们小小身板穿着瑶族民族服装,肩背长鼓,打得有模有样,脸上也洋溢着笑容。
(2)音乐课
授课对象是学校对瑶歌感兴趣自愿报名的学生,共49名,授课老师是当地已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唐买社公歌王,当地自古有唱传统瑶族歌曲的习俗,歌王上课的时候会为学生唱一遍所学歌曲,然后讲解歌词大意,再一句句的教唱,因为歌曲是用当地特有的瑶语来唱,所以听起来非常有特色,学生们学的也十分认真。
(3)刺绣课
授课对象是学校对刺绣感兴趣自愿报名的学生,共14 名,授课老师是油岭小学的唐莲英老师,唐老师是学校专门教刺绣课的老师,刺绣在当地也十分出名,比如花腰袋等。课堂上老师事先打印了一些刺绣方法的图解,然后耐心的讲给学生,讲完以后学生分组围坐,开始根据所学的方法进行刺绣,唐老师在旁指导学生,每个学生刺绣的图案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喜好来设计的,不同于他人。在刺绣作品的完成品上学生们还绣上了love together 等有关爱的字样。
3、文艺汇演及作品分享
汇演节目主要有颇具特色的长鼓舞,悠扬豪放的瑶歌,赠送刺绣作品,小朋友作品展示及分享,文艺汇演的最后还有一个特别的环节:一起爱·LOVE TOGETHER, 支教老师带着全校的学生一起印唇印!然后在印有唇印的卡片上写祝福,再将这些代表着爱的卡片送给自己想送的人,现场场面十分温馨有爱,小朋友们有将卡片送给老师的,有送给志愿者哥哥姐姐的,还有支教老师等等。
本次MO_Art支教行还得到了媒体的关注,广州电视台、新快报等都进行了报道,其中广州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日日睇”栏目在10月24、25、26日进行了系列跟踪报道,10月20日新快报A20版刊登了文章《当艺术支教走进乡村课程》和《如何让艺术教育在乡村落地生根?》。
二、活动的经验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是我会定位“现代慈善理念的传播者、现代慈善行为的服务者、现代慈善事业的探索者”的有益实践,积累了经验。通过今次的支教行活动总结了一些工作经验,以待日后再有类似的活动可以办得更加完善。
1、课程设计
本次MO_Art支教行的课程比较创新、独特和贴近乡村生活气息。《会生长的画》,豆子的生长和传统意义的绘画相结合,让孩子认识到画可以是动态的。《夹子雕塑》丰富了小朋友们对艺术课程的认识,任何材料都可以用于雕塑创作,同时也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将想到的东西用材料创作出来。
《爱之吻》以新颖独特的方式呈现,让孩子们体验了一把“爱”的别样表达。《艺术公开课:方与圆》为当地的小学美术老师们带去一堂有关抽象艺术的课程,课堂上梁镇兴老师为小学美术老师的提问进行解答,同时还推荐和分享了一些好的艺术方面的书籍给老师们。还有一些课程也锻炼了孩子们的协调合作能力。
艺术本就涵盖范围非常广泛,这次支教也融入了很多的艺术表现形式,旨在开拓孩子们的思维,开阔眼界,让他们敢于大胆而不受限的去尽情创作。多种不同类别的课程互相穿插,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激发潜质,增强自信心。
2、活动筹备
本次MO_Art支教行在今年4月份开始筹备,4月中旬去到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多间小学踩点了解校况,6月初去了贵州从江县多间民族小学踩点,综合考虑最终确定在连南油岭小学举行支教活动。
我们多次去油岭小学了解情况,并与学校沟通确定可以帮助支持学校解决的项目,除了关注学校硬件方面的需要,也关注了当地民族文化传承的需要,帮助学校购买长鼓和印刷歌谣读本,虽然各项筹备工作基本在支教行活动举行前全部完成,但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日后将吸取经验教训,把工作安排的更加合理有效。
3、资源整合
本次支教行邀请到了当地的歌王、鼓王前来授课。同时善用了丰富的媒体资源,对活动进行更广泛的报道,让社会公众更关注社会的弱势群体,使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帮助乡村学校改变现有的困境。
支教行时间是短暂的,但是每一个孩子都有得到关爱和感受美好的权利,通过本次MO_Art支教行希望能让他们感受社会的更多关爱,我们一直以来坚信每一个孤贫学生都有自己的梦想,都有追求梦想、实现梦想的可能,我们希望我们所做的一切,能为他们追求和实现梦想增添动力。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
爱童行事业部
2014年10月27日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
2014-10-28
1319
【工作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