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登  录
新闻中心
病好了,捐出捐款恤孤助学
  • 羊城晚报 2008年9月25日 A9版 2008-09-252084

http://www.ycwb.com/ePaper/ycwb/html/2008-09/25/content_318444.htm


面对“意外之财”,19岁的中大贫困生陈国平作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安排: 病好了,捐出捐款恤孤助学
 
文/本报记者  曾璇

  陈国平在医院接受治疗   新快报记者 夏世焱 摄
  这20天的跌宕起伏,是陈国平19年的人生中从没经历过的。

  曾经有一笔“意外之财”,摆在这个山区穷学生面前,可是,他却为这笔近4万元的“巨款”作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安排。

  没钱手术

  今年高考,兴宁龙田镇的农家子弟陈国平以640分的好成绩,被中山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录取。全家人的高兴劲儿还没过,8月27日,新生入学体检时,他被查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需要手术治疗。

  生平第一次,他躺在手术台上,可惜,珠海某医院的手术未能成功。9月16日,他被转到广东省人民医院,准备再做第二次手术。第一次手术在部分减免费用的情况下,还是花了2万多元,家里东凑西借的一万多元和中山大学师生捐赠的近6000元,基本花光。第二次手术需要5万元左右,这样的“天文数字”令全家人一筹莫展。

  事情引起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下属《新快报》记者的关注,9月19日该报以半个版的篇幅报道了此事,转机就此出现。

  爱心传递

  爱心,涌向了病床上的陈国平。

  许多素不相识的热心人来医院看望他。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工作人员小张就是这些热心人中的一员。见报第二天,她就跑去医院捐钱,鼓励陈国平战胜病魔。小陈很好奇她的身份,她告诉小陈,促进会主要是帮助孤儿、单亲家庭孩子完成学业的……小张说,并没想到自己的随口介绍,引出了后面的故事。

  22日晚,小张再去看望他。一见面,陈国平和母亲就提出了令人惊讶的方案:捐款。

  原来,《新快报》报道后,一位不相识的兴宁老乡,在深圳做生意,委托别人给小陈送来了8万元现金。这笔费用支付医疗费后的余款,他退还给了那位老乡;而其他好心人总共捐了5000多元,有的是不具名的捐款,难以一一归还,因此想转捐给慈善团体,帮助读不起书的孤贫孩子。

  小张临走时,陈国平与母亲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信封,硬塞给了她,里面,装着足够陈家交一年学费的5000元。

  对话

  未来要靠自己双手去创造

  前天,做完心脏微创手术的小陈康复出院了。他没有带走别人捐助的一分钱,只带走了促进会送给他的一块捐赠牌,上书:大爱无疆。

  昨日,听说记者要采访他,他显得有些惊讶,他一直强调,自己只是“借花敬佛”,做了件“应该做的事”。

  记者与陈国平有这样一段对话:

  《羊城晚报》:为什么会想到捐款?

  陈国平:这是应该的,别人帮助了我,加上老乡捐的钱交医药费已经足够了,别人捐给我的钱,我想应该拿来帮更多的人,把爱心传递下去,这是种循环。

  《羊城晚报》:家里靠什么生活?一年收入大约是多少?

  陈国平:家里靠父母种菜、种甘蔗,看天吃饭,没有固定收入,一年收入,我算算……可能是7000元左右。

  《羊城晚报》:家人辛苦一年才赚到7000元,可你一下就捐了5000元,家人没有反对吗?

  陈国平:我一提出来,家里人就很赞成。因为我们最困难的时候,都是人家在帮助我们。

  《羊城晚报》:听说你和妹妹都在读书,一年要多少钱?

  陈国平:我的学费5100元,我申请了助学贷款,不过还没批下来,妹妹学护理,一年大约6000元。

  《羊城晚报》:那你有没有想过,留下这些钱,对以后的生活、学习、身体康复,可能都有很大帮助?

  陈国平:别人是捐钱给我治病的,既然医疗费的问题解决了,其他的就要靠自己努力。我觉得人活着,还是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

  陈国平说,一想起那些素昧平生的好心人来医院看他的一幕幕,心里就觉得特别温暖。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020-87777268
广州市环市东路404号之三2楼(201-204房)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2004-2023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
网站ICP备案:粤ICP备0918641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555号
网站设计:JZ·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