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登  录
新闻中心
广东慈善悄然变局
  • 羊城晚报2008-09-03 2205

汶川大地震后,部分企业与慈善组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广东慈善悄然变局

 
曾璇

   本报讯 记者曾璇报道:除了灾难来临后“倾盆大雨式”的集中捐款,广东一些民间慈善团体和企业最近正在合作构建“细水长流式”的慈善捐款机制。有识之士认为,汶川大地震引发的慈善变局正在悄然开启。

  以往每次天灾横降,政府紧急动员,企业慷慨解囊,个人积极响应……这种一时的慈善捐款潮虽然可贵,但如何使之持之以恒,一直是各方探讨的题目。令人欣喜的是,汶川大地震的全民赈灾,使这种探讨在广东已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越来越多企业正在行动起来,将应急式的“短捐”演化为日积月累的“长捐”。

  广东省慈善总会透露,几天前,某著名酒业品牌与该会签订了为期长达五年的合作协议,约定每销售一瓶酒向该会捐赠10元。这是广东慈善总会成立以来最“长效”的一次捐赠。据说,本来经销商提出将捐赠千万元写入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但慈善总会建议将“连续五年每年捐赠200万”,仅作为协议的附件列入。“这样既保护了企业捐赠的积极性,不要有太大压力,也实现了捐赠的可持续性。”慈善总会秘书长方炎松如是说。

  更喜人的是,一些中小型的民营企业,也正逐步走上“长期捐赠”的轨道。

  一家汽车销售4S店,最近主动联系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双方签下协议,该店每销售一辆汽车就捐赠100元。以该店数百辆车的年销量,每年大约能捐几万元。今年以来,像这样主动找上门与该会联系长期合作的,已有九家企事业单位。该会会长安成信说,一些企业的捐款虽然不多,但可以看出“做慈善是一种长期行为”的意识正在逐步树立,这种新思维弥足珍贵。

  有企业经营者并不讳言,最初做慈善只是出于企业营销或是争取外单的考虑,然而,随着合作深入,企业也发现与慈善团体长期合作能达到“双赢”,既有利于企业外树形象,内聚人心,同时也奉献爱心,造福社会。

  有慈善团体人士认为,企业与民间团体越来越多的合作,正拧成一股新的社会力量。虽然目前还只是初露端倪,但长远来说,随着“长捐”意识的普及和慈善团体本身诚信度和操作透明度的提高,这种合作的持续发展是可以预期的。

  正如某些关注此事的人士所指出的:汶川地震在中国民众中产生罕见的 “情感大爆炸”,唤醒了沉睡的社会良知,引起震惊、悲悯、博爱的连锁精神反应。如果这种爱心不仅是一种临时情感和应急反应,而能成为持续的道德力量,成为构筑日常生活的基本元素,将成为21世纪中国文化建构的最大财富。
 
 
http://www.ycwb.com/ePaper/ycwb/html/2008-09/02/content_299724.htm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020-87777268
广州市环市东路404号之三2楼(201-204房)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2004-2023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
网站ICP备案:粤ICP备0918641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555号
网站设计:JZ·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