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曾璇图/本报记者侯恕望曾璇 障碍,支持;困惑,期冀……一件好事在盖下了41个公章后,终于办成了。 旨在帮扶贫困家庭儿童的“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成立大会本周末就要召开,12位发起人心潮起伏。 促进会从筹划到定名,从拿到“准生证”,到成立大会召开,历时一年半,一波三折。 扶贫助学促进会已收到捐款30多万元人民币,以2000元可以帮助一个孩子完成小学阶段的学业计算,足以改变150个孩子的命运,让他们得到受教育的权利。 说起“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申办的艰难经过,发起人之一的原广州远洋运输公司老总王颂汤不胜感慨……
1、一个善良愿望,一场特殊聚会 目标:无偿助贫儿义务教育
2002年12月26日,广州远洋宾馆,一场特殊的聚会。 国务院原副秘书长安成信专门从北京飞来,全国九届政协常委、省八届政协副主席林东海来了,广州军区少将、保利南方公司原总经理董兆良来了…… 政坛、军界、商贾、名流……12人中包含了不同界别的成功人士———政界的,如广东省八届政协常委、广东省政府原副秘书长蒋月明,广东省人大常委、原省环保局局长王荫焜;商界的,如广东省二轻集团总经理朱淇,广东省铁路集团董事长、总经理谢鉴明,广东粮油进出口公司总经理李子荣;学术界的,如广东省委党校教授宋子和;文化界的,珠江电影制片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廖曙辉,广州艺博院院长李卓祺…… 是一个善良的愿望,让他们聚首羊城———他们要成立一个民间慈善团体,无偿资助广东农村地区贫困家庭的子女、特别是孤儿,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和生活。 其实,国内的慈善团体也有不少,助学的,有希望工程;公益性质的,有慈善会,为什么他们又要自己成立一个?事情还要从头说起。
2、“船王”助学多年立意办会,一个点子,—— 名人联手人格担保保信任
长期以来,王颂汤就对困难群体有着特殊的感情。
王颂汤,广州远洋公司原总经理,国家突出贡献专家。在他倡导下,公司设立了各项帮扶基金;他个人长年参加“希望工程”的助学活动;任广东省八届政协委员期间,他提出的关于帮扶弱势群体的提案,还被评为年度优秀提案。
退休后,王颂汤还是一如既往热心公益。 一次,和一位老客户谈起,广东这些年经济发展得很快,但其实还有不少贫困家庭,一些孩子还面临着失学……这位老朋友突发奇想:王总,不如你办个基金会吧,专门资助失学儿童。他还说了句掏心窝子的话:现在的很多基金会我不太放心,如果你来搞,我第一个捐钱!
好几个朋友都这样表示后,王颂汤有点动心了。
王颂汤咨询了广东省希望工程办公室,对方表示理解———这几年有的基金会在募捐的时候被人误会。有人戏称是遭遇“信任危机”,如果多一些德高望重、门路广、朋友多的老领导,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多一些人进入助学群体,帮助更多的孩子重返校园,不是很好的事吗! 希望工程办表示:可以提供孩子的资料以供核实及帮扶。 于是,王颂汤就找到了几位和自己相熟的老朋友,及一些平时谈得来的省政协委员,把办会的想法和他们一说,大家齐声赞好。
3、发起人会上一致通过确保捐款安全 运作不搞营利不拿报酬
对基金会的成立及运作,大家并不熟悉,却充满信心。
第一次发起人会上,大家一致通过,社团将不从事任何营利性经营活动,财务收支完全公开,确保所有捐款的安全;社团领导不领取工资、津贴等任何报酬。大家还给基金会起了个响亮的名———“广东为了明天孤儿教育慈善基金会”。 发起人兴致勃勃地谈起以后怎么筹集善款。这些人的社会关系广,和朋友一说,承诺捐款的还挺多。珠影老总廖曙辉拍着胸脯说:我们公司的交响乐队可以搞义演,还有演艺圈的一帮兄弟姐妹,肯定会支持!艺博院院长李卓祺也马上响应:我可以组织一些书画家搞义卖嘛!
不过,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找主管单位,因为按国家有关基金会的成立条件,除了资金、办公场地、名称、组织活动形式等要求外,还必须以省直机关为主管单位。
大家一商议,既然政协委员不少,不如就找省政协作主管单位吧!
林东海主席和蒋月明秘书长都表示:一定穿针引线,尽快促成此事!
4、“挂靠”蘑菇战一波三折 一趟趟找人感染众人纷纷当“义工”
2003年初,省政协一换届,几位发起人就开始了“蘑菇战”,但并未成功。原来,上一届省政协曾专门决定,所有挂靠单位脱钩,以后也不再接受挂靠。新一届领导虽然认为成立助学基金会是好事,但因已有明文规定,不好打破前规,便委婉地拒绝了。
发起人一合计:另谋出路吧。
省侨办知道此事后,十分支持,2003年4月底,以红头文件的形式正式批复,同意作为基金会的主管单位。 这第一步,总算迈了出去。 在董兆良将军的牵线下,一位“内行”出了主意:基金会的门槛很高,而且国家正在清理整顿,即使申请了也难批,不如改成促进会,名字呢,改叫“广东阳光助学促进会”,便于申请通过。
要知道,改名字并不只是改几个字那么简单,而是意味着前期许多工作都白费了,给主管单位的报告要重新打,重新等批复……尽管麻烦多多,发起人还是达成一致意见:我们一不为名,二不为利,基金会也好,促进会也罢,只要能办成事,帮到几个孩子,说什么也要办成。
当了十几年老总的王颂汤,自嘲许多年没有试过亲自办琐事了,这下可好,从一次又一次打报告,到一趟又一趟跑腿找人,全都自己一手一脚地干下来。有人感慨地说:以前都是别人上门求老总办事,如今是他自己上门求别人办事,而且办的是谋不到利益的“傻事”……
几位年轻的律师、原来公司里一位处长,在王总的感染下,都成了“义工”,帮忙“打杂”。
报告,重新打了上去。6月份,省侨办新的批复下来。 发起人一片欢欣鼓舞,都认为按正常程序,事情肯定很快就能办下来,不想……
5、改名屡遇关卡一直不放弃 不懈努力感动厅长拍板支持
然而,新名字不被认可。 主管部门指出,按规定,名称要与业务相符,要表明其性质或学科,涵盖业务范围;而且国家已经有了“光彩事业”,起名“阳光”有重复之嫌。
一切又回到原地。
一向善于“啃硬骨头”的王颂汤都有点泄气:我们不是做坏事啊!自己掏钱,请人捐钱,想帮多点人,怎么就这么难?这还是一群有点社会关系和能量的人呢!
最后,又有人出主意了:换个挂靠单位,就挂到省民政厅名下。
事情到这里,才真正有了转机。
蒋月明、王颂汤找到了广东省民政厅厅长杨华维。他清楚地记得,那已是2003年11月19日,离第一次召开发起人会议差不多有一年时间了。
杨华维得知他们的来意后,说的第一句话就让大家心里一热:“感谢你们!这本来就是我们民政厅应该干的事,让你们这些退了休的老领导操心了!”他表示这么好的事,要大力支持,还亲自为促进会定了名字,叫“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
第二天,他就在送来的请示报告上批示:同意省民政厅作为主管单位,请民间组织管理局依法依规办理登记、审批手续。
杨华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深有感触:孤儿本来就是民政部门的工作对象,让他们衣食无忧、顺利完成学业,作为民政部门有这个责任。社会有这样一群热心人士,帮政府分忧、为社会解难,是好事,当然应该支持。
6、成立大会未开,捐款源源不断 美国老人万里捐款助学
2004年1月17日,广东省民间组织管理局同意促进会筹备成立的批件到手,办下这一纸“准生证”后,接着办理法人登记、法人代码、选举产生理事会……2月19日,社团法人登记证书到手。
促进会的“义工”们马不停蹄,刻公章、开银行账户、申请免税票据、寻找办公场地、开设网页……
期间又遭遇了不少波折:开外汇账户说是要“营业执照”,又要财厅的批件,促进会不是营业性质,何来营业执照?资金不属财政支出,何来财厅批件?为此财厅的原厅长蒋月明还四处奔走;就连刻枚公章,如果走正常程序也得一个月……
尽管困难重重,在成立大会召开前,30多万元人民币已经到账,一位“海归”博士,打过五六次电话催问,得知促进会可以成立后,一下就拿出10万元;一位60多岁的美国老人,一听说此事,便汇来2.5万元美金……促进会计划今年内资助50名贫困儿童。
“我们的社会不应有被遗忘的角落,”会长安成信深情地说,一个人的力量很渺小,但全社会的力量是巨大的。促进会是全省的、非盈利的、公益性社团组织,它的成立,只是走出了第一步,希望在以后的发展中,能更大程度调集起民间力量,扶困助学。
7、对“以防代管”解决基金会融资问题,有省政协委员提出 降低门槛允许进入加强监管
据了解,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的民间团体都是官方倡导的群众组织,纯民间的较少,而且种种因素决定,往往只有“有来头”的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什么要成立一个民间助学促进会会遇到这么多的难题?
业内人士分析,除了发起人本身对国家民间组织成立的程序不够熟悉外,与政府机关对公民建立这类组织缺乏指导也有关系,很多政府部门都怀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民间社团还存在“卡、拿、要”的情况。
几位省政协委员都表示,尽管以往基金会在融资等方面出现过问题,但“以防代管”是不是就能解决问题呢?国家最近出台的《基金会管理条例》,将于6月1日实施,降低了基金会的门槛,允许个人和企业设立非公募基金会,说明国家的政策是走向开放的;但与此同时,如何进一步完善配套,转变政府职能,不搞“高门槛,轻管理”,而是“低门槛,严管理”,让民间组织发挥更多作用,这才是真正值得思考的大课题。 (促进会网站:http //oes.coscogz.com.cn) (本版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