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实地考察对口捐助”活动共筹得善款30多万元,160名孩子至少可以读到初中毕业
本报讯 记者薛江华,实习生刘小玲报道:昨天,在广清高速路上,一个由两辆大巴、三辆中巴,近20辆小车组成的车龙向清新县出发,拉开了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组织的“先实地考察,后对口捐助”的活动序幕。
一路上,听说是慈善行动,连收费站都一路亮起了绿灯。
随行的志愿者大多是全家人同行。200多名志愿者,年龄最大的有73岁,最小年龄的只有3岁。
最远的有来自美国的,为了赶上当天的活动,定居美国多年的严风坚女士特意将原本定于8月15日的机票改签。
最有特色的要算一群居住在燕塘的街坊们,五六户人家相约而来,孩子们都事先约定好把自己的零用钱积蓄带来捐赠给需要帮助的同龄人。
从英国归来的归侨,73岁的邓应鳞老人特意走进了捐助对象小娣的家里,这个上小学六年级的小姑娘和大多数家庭情况不好的孩子一样,羞涩又腼腆。小娣家里的人年均收入还不到800元,已经81岁的爷爷身体不好,治病花了家里不少钱。
生活的艰辛并没有使小娣放弃学业,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在她的成绩册上,语文90分,数学95分,英语88分,其他各科都在90分以上。邓老带着“炫耀”的语气问记者,小娣的成绩还算好吧,其实这个问题在他心里早就有答案了,他说:“只要小娣成绩好,哪怕读到大学我都要供。”
石潭镇东安小学现场见面会上,一位年长的阿姨关切地与一个小女孩交谈。这位阿姨,名叫周燕玲,今年58岁,是市建一公司的退休工人。
这次是周姨第三次认捐贫困学生,之前认捐的孩子都毕业了。今年,没有认捐的对象,周姨觉得心里不踏实,老是觉得缺少些什么。于是,打电话委托一慈善机构帮忙,但一直没有回音。看到《羊城晚报》的报道后,马上打电话报名,要求一定要留一个位置给她。
周姨每月的退休金只有764元,但是认捐一个小学生就要2000元。周姨说,宁可自己“在家吃馒头”,省点用,也要帮他们一把。
周姨这次认捐的女孩,叫观娣,今年10岁,准备上二年级。为什么要认捐低年级的女孩?周姨说,自己没文化,大字不识几个,特别是农村的女孩,重男轻女,家里没钱时,她们往往没书读。而且小观娣是单亲家庭,情况就更惨了。小学是打基础的时候,无论如何,小学毕业就会认字写字了。
最后,周姨还问清楚观娣家的详细地址,“有了这个地址,过年过节时,我还可以寄些衣服啊生活用品给她。”
在下午的现场认捐仪式上,记者获悉了这样一组数据:
现场募捐现金7000元,签了协议的是20多万元,这次活动共筹到善款30多万元。清新县提供的这160个名单背后的孩子们都将能够读到中学毕业。
认捐人数最多的是来自香港的一个慈善团体,他们一次性认捐了50个孩子。
在此之前,广州中远国际货运也为促进会捐了两万多元现金。
图:新“全家福”(左前两小孩是这一家庭捐助的对象)。
(晓航/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