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拥有mix的化学力量
日期:[2012年8月9日] 版次:[GA21] 版名:[广州读本 私人广州] 稿源:[南方都市报]
PierrePicard,中文名石头,是来自法国巴黎的独立平面设计师,视觉艺术家。2004年起定居广州,2007年底他为广州的创意产业提出创新概念,创立了广州乒乓空间、乒乓酒吧,还有现在正在运作的乒乓中欧艺术表演中心。石头认为,人在哪儿,家就在哪儿。广州是他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换言之,也已经是他的家。 私人醒你 创意产业的发展 需要更多公共空间 对于广州的创意产业,石头认为未来的发展空间还很大,但是前提取决于各个园区和运作机构把这个产业定位的高度如何,它的发展必须以创意为先,而创造力来自于人。另外,在广州创意产业孵化的过程中,非常需要一个艺术园地,为艺术家和艺术创作提供一个自由的空间。但是在艺术园地兴起之后,若要让园地在更长的时间里做更多更好的活动去影响更多的人,必须有更多的公共空间和机构能参与其中。这种公共空间并不是指随意的空间,不是指出于商业目的而准备的空间,而是指真正为艺术准备的空间,而且也需要更多年轻的空间,能给年轻艺术家和艺术工作者提供平台的地方。另外,政府的支持也非常重要。政府可以为整个创意产业提供更充分的资源和支持力度。若能允许、包容更多艺术形态的存在,创意产业的发展会更快。 私享法 广州的生活比巴黎更有活力 广州是一座移民城市,这一点和巴黎很相似。石头说:“广州有m ix的化学力量,巴黎什么法国人都有,广州什么中国人都有。”除却这一点,广州无论从城市景观到生活方式再到建筑,都和巴黎不同。比如购物,在巴黎想在周日去买东西,去血拼,没那么便捷,除了人潮拥挤,很多商店在晚上七八点就关门。而在广州,无论是买东西,吃饭,还是逛街,都是随时随地的。又比如文化活动,在巴黎,一年下来有几十个音乐节、艺术节,而演出活动有时能达到每天几十个,形式多,选择也多;广州相对就少很多,能数出来的可以演出的地点,顶多十来个。 石头说,广州处在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中,是一个高速前进的城市,这里更有现代化的气息,21世纪发展的气息更浓。在广州生活,比在缓慢行进中的巴黎更生动,更有活力,有更多的体验。正因为这一点,石头选择留在广州。 见证广州创意产业的发展 2007年,石头受邀对广州一处旧厂房进行改造,提出创意产业园的新颖概念,广州重要的艺术文化中心“星坊60”创意园区就此诞生。作为园区内“乒乓创意空间”的创始人之一,石头相继创建了“乒乓空间”、“乒乓酒吧”、“乒乓中欧艺术表演中心”。“乒乓空间”的创立初衷,是因为4年前的广州并没有很多这样的空间,当时很多人有着同样的愿景,于是聚集了一群有趣的人,聚集了很多的艺术家,从架上到表演,做了很多有趣的事情,这几年为“星坊60”积攒了不少人气,带动了广州创意产业的发展。石头介绍,“乒乓空间”的实体空间只存在于园区两年,现在仅剩下“乒乓中欧艺术表演中心”还在运作。随着园区商业价值的提升,园区为获得更高的商业回报被移作他用———例如分组做办公室,但是石头并不觉得遗憾,他认为他和“星坊60”见证了广州创意产业的发展。 教会孩子更自由地表达自己 石头和他的中国太太Q iu于9年前在广州相识相恋,并于6年前在广州步入婚姻,自去年他们的女儿N ina出生后,石头萌生了参与儿童艺术教育的念头。前不久,石头走进由M O & Co与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携手开展的为107名广东孤贫儿童打造的轻松、趣味的艺术课堂,成为M O _A rt“起跑”艺术夏令营的美术老师。在石头设计的“听音乐,说故事”的课程里,石头让孩子们通过听交响乐童话《彼得与狼》来获得灵感,再用自己的想象力把听到的音乐“变”成瓦片上彩色的图画。石头觉得这个课程除了给孩子们画笔,更重要是教会孩子要自由地表达自己。“在我的课程里,我认为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他说,“学艺术首先要有双开放的眼睛,艺术课程要给予孩子们一双开放的眼睛,让孩子发现更精彩的艺术世界。” 文章来源:http://epaper.oeeee.com/G/html/2012-08/09/content_1690419.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