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公益,成为生活的主流
■新公益周刊记者潘芝珍
我们又一次相遇,在新快报创刊15周年的日子里,在这一叠温暖的新公益版面里。
2011年,全民公益时代蓄势已久,呼之欲出。
有幸,当年1月7日,新快报率先全国媒体首创天天公益栏目,将每年200多个版面投入扶贫助困、助医救命,紧携你的手,一道开启华南地区民间慈善的新章,为必将载入公益发展史的“中国民间公益元年”添砖加瓦。
在此后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们携手广州市慈善会、中国移动广州分公司共铸大爱,不计投入、不计成本。
截至2013年3月22日,天天公益已为读者讲述过704位求助者的故事,他们或处贫困、或患疾病、或骨肉分离。在5001位爱心人士和65家企业的帮助下,总数为4595928.68元的善款加入公益联盟,急其危,解其难,帮他们治病、读书、团圆,让他们完成最美好的心愿。
2012年8月26日,新快报《新公益》周刊闪亮面世,真情与大爱再度和声唱响。在这里,我们与卖刀救人的古兵器收藏家对话,与奔波一线筹款助医的志愿者交谈,追踪公益事件热点,寻问慈善公益真谛。
个案救助,高端访谈,热点剖析……你手中的这份报纸里一直有公益,我们希望用自己的态度,努力推进公益事业的发展,让代表着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公益之事,成为生活的主流。
我们做得还很不够。但因你的目光与我们的文字相遇,你的双手扶在我的肩头,我们展旗续航,信念不辍。
我们的公益足迹
●☆中秋寻亲圆梦行动
自2006年首次启动“寻亲行动”以来,新快报已连续7年牵手广州市民政局、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广州分公司,牵手每一位热心读者,为广州市救助保护流浪儿童中心的70多名流浪儿童找到回家的路,找到亲情的归宿。
●☆小桔灯助学行动
2011年6月29日正式启动,共资助30多名在广州就读的寒门学子完成学业,并为西藏林芝山区的学生募集了一批学习生活用品。
●☆送“悦”行动
2011年中秋前夕,在热心读者的支持下征集到一批爱心月饼,由爱心记者与社区义工一道派送至孤寡老人与流浪儿童手中。
●☆春芽行动
2012年2月6日正式启动,为100名在穗就读的的外来工贫困子弟完成开学心愿。同时募集了一批服装与文体用品,在爱心企业新邦物流的免费服务下,送抵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的贫困小学。
●☆爱的音乐会
2012年3月初,《天天公益》栏目与广东电视台合作,为白血病大学生余小科举办“爱让梦想来”圆梦音乐会,在各届爱心人士的帮助下,筹齐小科移植费用。目前小科已完成骨髓移植手术,恢复良好。
●☆许愿瓶行动
2012年5月初,我们联手广州地贫家长会启动“许愿瓶行动”,征集20名重型地贫患儿的心愿,并在爱心读者的鼎力相助下,让他们梦想成真。
●☆六一精彩童行
去年“六一”期间,与20个贫困家庭的父母一起,带着他们的孩子畅游科学馆、观赏冰雕展,并在读者助力下为孩子们送出儿童节大礼包。
●☆小衣大爱行动
2012年7月9日启动,为市民提供长期、顺畅的闲置衣物捐赠渠道,爱心读者有机会亲临现场观摩“闲衣变宝”的过程,并将“宝贝”送往广州贫困低保家庭。
●☆爱心团年饭
2013年新春,在广东恤孤助学促进会的支持下,为100多名地贫家庭与滞留在穗治疗的重症病童家庭喜开团年家宴,让他们在喜迎新春的同时告别孤单,同享幸福。
……
公益人物的声音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副会长王颂汤:
选择做公益事业,无论机构还是个人,都要干干净净,只有这样,人家才放心把钱捐给你。若公益失去诚信,就叛离了人间大爱,是社会之耻。
地贫孩子的妈妈,广州家长会副会长娟姐:
她的出生改变了我的命运,如果没有社会的帮助,我和女儿都没机会走到现在。因为这些年我做义工去帮助其他人,感受到了幸福与快乐,我也变得积极乐观。
张雯(中国儿童希望基金会执行主任兼理事长):
最终的理想,是希望中国的孩子都生活在爱健康、友爱的家庭环境中,都有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未来。
微博打拐与免费午餐发起人邓飞:
通过微博等新媒体,我感受到千千万万的网友与我一样,深刻地爱着这个国家,只是不知道如何来建设。而网络新媒体的出现,让我们有机会了。
新闻链接:新快报http://epaper.xkb.com.cn/view.php?id=85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