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的慈善
王颂汤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代会长兼秘书长
自然界的物种为了种属的生存繁衍存在着本能的互助行为,人类的进化将本能演进成有意识的行为,起到维系人类社会内部的稳定和睦。
这种互助行为在人类自身的发展中越来越认识到它的必要性,而达成了共识,对某些互助行动赋名称谓慈善,并成为事业。
在不同的时代,慈善的理念、内涵、实现形式也有所不同。中国传统的慈善主要出于亲情、友情、乡情或对宗教的信仰,西方主要是传统的人道主义和宗教教义。而现代慈善的特征是有能力的人帮助需要帮助的陌生人,可以是钱财,也可以是时间,还可以其他形式。
记得卡门基等说过,“带着巨额财富死去是耻辱”,“裹尸布上没有口袋”,取之社会回馈社会,这是现代财富伦理观念。命题中的这位富翁正是出于社会责任,把自己创造的财富回馈给困境中需要帮助的穷人,没有附加条件地去帮助贫困家庭,相信他和这三户困难家庭本来也不存在什么关系,只是他了解到了需要帮助。这符合施恩不图报的慈善精神和帮助有困难的陌生人的现代慈善理念。
第一家只是接受并表示感激,这是正常的人之常情。
第二家接受同时申明会偿还,显示了自强精神,但将来能不能偿还有不确定性,不必许下这一承诺。
第三家认为是施舍而拒绝,他认为这是在维护自己的尊严,但他的认识有误,当他有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时得到帮助这是他的权利,与尊严无关。任何人在漫长的人生中都会遇到需要别人帮助的事。
我们提倡受施不忘恩,不是限于不忘施恩者,而是要像施恩于己的人一样,在有条件时去帮助别人。
2005年1月8日,风雪迷漫,我亲历了一件事,也许从一个角度能诠释现代慈善的核心理念。那天我女儿出院,抱着出生两天的婴儿到车边时,发现女婿关车门时忘了取下车匙,家里是有备用车匙但我没有美国驾照又不认识路开车送去。护士急忙把母子送回只需穿单衣的房内,门卫也来帮忙,在冰天雪地里着急时,一对来医院探访的中年夫妇问清情况后,客气地说我能送你回家取车匙吗?驾车带女婿回家取车匙再送回医院。女婿知道美国的习惯,如果给钱会冒犯人家,只委婉提出补偿油费。他们拒绝了,只说了一句,希望你以后能帮助有困难的人,就拜拜了。这是个很小很小的生活故事,但符合现代慈善理念,没有任何功利动机地去帮助困境中的陌生人,在维护受施者尊严的同时又传播了慈善理念。由此也可以知道,慈善并不是有钱人的专利,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人皆可为,只要你心存善念。
新闻链接:http://www.ycwb.com/ePaper/ycwb/html/2013-06/08/content_175365.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