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乡村学校蜕变 筹得65万善款 新快报与广东恤孤助学促进会及同城多家媒体联合发起劝募活动 乡村学校,因爱蜕变。昨日,本报与广东恤孤助学促进会、广东济德文化公益服务中心及同城多家媒体在保利中环广场联合发起劝募活动,为信宜思贺镇12所乡村小学筹款采购课桌椅、讲台、黑板、风扇等设备以及小学读物、电脑等物资,帮助孩子们改善学习和生活环境。 炎炎烈日下,爱心街坊如约而至,慷慨捐赠。据最后统计,包括网上转账在内,共募集善款652550.6元。劝募活动将延续至8月13日,爱心读者在今明两天,仍可至现场参与捐款或为贫困学生捐赠书籍。 残破课室闹市突“现身” 昨日早晨,热闹的中环购物中心广场内,行人的眼睛被一间“从天而降”的残破课室所吸引。教室里没有电灯和风扇,课桌凹凸不平,木凳漆面斑驳。“信宜的孩子真在这样的教室里上课?凳子都不稳。”李女士住在附近,在木凳上坐了一下,马上弹起来。得到天天公益记者的确切答复后,她摇头叹息,折身走向捐款区。 这是信宜思贺镇一所乡村小学的复原,其实同样残破的学习环境,在该镇12所小学内随处可见。“真实的场景复制,可以给大家一个直观的感受,让参与者真切了解乡村学校的艰苦条件。”参与布置课室的志愿者告诉记者,为给山区孩子争取到更公平的学习机会,8月9日,他与恤孤助学会的同伴们忙碌了一个通宵,才将“远道而来”的桌椅原貌呈现在闹市。 10时许,数十名爱心街坊鱼贯入座,戴上红领巾,在特殊“教室”里观看视频资料,体验“麻雀学校”的学习环境。 小孩向妈妈“借钱”捐款 在物资收集点,很多人排队等待捐赠。中午时分,一位爱心妈妈头顶烈日,抱着2岁的宝宝来到现场捐赠玩具。“从报纸上知道这个活动,跟宝宝说了,她很愿意拿出自己的玩具,送给乡村的小朋友。”周小姐笑着说,女儿早晨突然发烧,但仍吵着要来现场,还一再要求妈妈带她去学校看看,“我答应她,病好了,就抱她一起去信宜,再带多一点图书和玩具,送给那里的哥哥和姐姐。” 6岁的金金在“教室”里看完录像,要求妈妈“借”200元给他,为哥哥姐姐买风扇。“天这么热,他们没有空调,连风扇都没有,怎么学习?”拿到钱,小金金迅速跑到捐款区,一笔一画写下自己的名字,将善款交到志愿者手中。老人、情侣、孩子……从早晨到黄昏,劝募现场人头攒动,一批批爱心街坊接踵而来,为山村的孩子们献上自己的心意。 张伯一早提着两大袋书赶到现场。“我从白云区过来,转了两次车。”他顾不得擦汗,径直走到图书捐赠点排队。“这些书都是孩子们读过留下的,故事、教材,都有。时间比较紧,还有些闲书没整理,下次有机会,再送来。”张伯乐呵呵地说。 善款详细用途在官网公布 经广东恤孤助学会统计,包括近日网上转账,本次活动除募集到一批电脑、书籍外,还筹到善款超过65万元。此次活动成本由恤孤学会负责,所募款统一由该会管理,全额用于采购信宜思贺镇的12所乡村学校的课桌椅、风扇等设备。据悉,包括采购方案,今后实际开支,都将在其官网公布,接受监督。 对于市民捐赠的物资,将按各学校的需求由恤孤助学会分配或按捐赠人的要求定向使用。所有捐赠人,都可开具省财厅核发的《公益事业捐赠专用收据》。 天天公益提醒爱心读者,“乡村学校蜕变计划”还将在近日举办第三场联合劝募活动,逐步为山区学校募集资金采购课桌椅、风扇等,募集图书、运动器材等设备,并建立相应的功能室。请热心读者继续关注本栏目,为乡村小学的孩子们奉献爱心。 文章链接:http://epaper.xkb.com.cn/view.php?id=878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