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登  录
新闻中心
艺术支教:送想象力下乡
  • 南方都市报2013-10-281528

 

艺术支教:送想象力下乡 

 

孩子们合力拼出全新作品。

 

环保手工音乐装置课程:随音乐拉动瓶子,做成一个手动空间装置。

车队一行从广州始发,将繁华的都市抛之身后,一路经过泥砖房村庄,越过鱼塘与农田、茂林与沙土,颠簸西行4小时,终于来到茂名信宜偏僻的思贺镇岗坳村。爬上一段30度倾斜的水泥路,岗坳小学出现在眼前。

1014-18日,来自城市的艺术老师给200多名乡村孩子们上了五天的艺术课程。这个由恤孤会和MO&Co.公司发起的MOart艺术慈善项目,至今已走过4年,示弱教育为理念,形成了一套艺术教育推广模式。今年,MO art为岗坳小学捐赠了多个功能教室,更与H ope实验美术坊、云娜舞蹈工作室合作设计了丰富的艺术课程。

不一样的美术课

从前有一个瓶子,它想要一条大海颜色的裙子,为什么呢?因为它很爱美,所以我们要给它做一条漂亮的裙裳……”关天威是来自广州H ope实验美术坊的老师,他在教每一样艺术知识之前,都要给孩子们讲一个自己编的故事。在这堂装置艺术课里,他引导孩子收集废旧的瓶子做材料,用彩色粘土为瓶子做衣裳,并结合简单的钥匙圈、绳子,在课室里玩出一个悬挂、拉动瓶子的装置。

这个课程包含了环保元素、音乐节奏和装置艺术概念,孩子们可以倾听瓶子说话,还可以跟随节奏与瓶子起舞。以讲故事来引导他们发散思维,这是一种耳朵教学。在关老师眼里,乡村孩子们的想象力是无边界的,很多可以成为艺术家的创作灵感。除了环保装置艺术课,此次美术课程还包括版画印刷手工课、动物绘画拼接课和户外墙画课程。

先把你能想出来的东西都画在画纸上,再把它们的轮廓剪下来,用白乳胶黏在这块木板上,如果你想把苹果树上的苹果印刷出来,就得多画一些苹果黏在树的表面……”版画印刷课上,孩子们六人一组,分别围坐在四张木桌前,全神贯注地听老师介绍制作版画需要注意的事项,托腮、凝视、跃跃欲试。

你们准备好了吗?”“好了!孩子们拿起来画笔就奋笔疾书,仿佛这是一场比谁画得更快的比赛。白云一片片、果树一棵棵、房子尖尖角,孩子都把自己最早想到的一些元素画在纸上,而区别仅在于谁大谁小。

二年级女生小雅画出了又矮又胖的草堆,并有无限蔓延的趋势。另一位老师梁镇兴观察到了这一点,你为什么把小草画成这样呀,是波浪还是草丛?”“是像波浪一样的小草。小文回答。既然小草可以又矮又胖,它可不可以向上长高?这样节省很多空间哦!在梁老师的引导下,小雅笔下的小草进入生长。有一棵小草长得又瘦又长,高耸入云,这棵小草发生了什么?”“因为它想呼吸更多新鲜空气!小雅自豪地回答,接着又在更加矮胖的小草上画了一只硕大的蚂蚁,它正气喘吁吁地要翻越这棵宽胖得毫无边界的小草山。

年级越低的孩子想象力更丰富,给他一点小小的启示,便一发不可收拾。梁老师就是这堂课的侦察兵,一旦发现孩子们的想象力苗头,就狠揪着不放。接下来,鼻子和腿一样长的格子大象、鸡爪一般的三脚草、有着听筒的房子跃然纸上。

而在另一个课堂里,来自云娜舞蹈工作室的老师正与孩子们做肢体互动。起床、洗脸、刷牙……”倪梦佳老师把日常生活元素加入舞蹈,她夸张的表情和肢体引得孩子们咯咯笑。胆怯的孩子渐渐放开了,把羞涩放一边,跟着老师跳起舞来。没有见过孩子那么开心过。岗坳小学的老师表示,舞蹈课室是欢乐天堂。

乡里娃的个展

无论美术,还是音乐舞蹈,这些课程都与孩子们平时的艺术课截然不同。

留法艺术家陈洲从事艺术教育多年,创立了广州H ope实验美术坊,启发城市孩子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去年7月底,陈洲在广州举办的MOart艺术夏令营上,遇到了来自遂溪的14岁放牛娃刘君和。小君和捏出的猪、牛等雕塑作品让他感到吃惊,手法的娴熟到位,已达到雕塑本科专业学生的水平。这是来自他日常生活的观察,也来自他的天赋。

2013年国庆期间,在恤孤助学会与广东人文学会廖冰兄人文专项基金的帮助下,刘君和来到广州学习艺术一周。107日,在芳村的渔歌唱晚画廊,陈洲为农村孩子刘君和举办了自己为期一周的小型艺术展览《逐梦君和》,展出了他在学习期间的所有作品。

传统教育艺术存在问题,举一个例子你就知道了。任课老师梁镇兴在版画课上发现,几乎所有孩子提笔画出的都是尖尖的房子、微笑的太阳、飘浮的云和结满果实的苹果树,千篇一律的模式化打造。而这种现象在城市孩子中也很常见。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被禁锢了,我们设计的课程就是要解放孩子,给他们自由。

陈洲与他的团队针对乡村孩子的特点改编了美术坊课程。我想给孩子们带去快乐,在快乐中感受自信、幽默。如此一来,艺术教育的讲授者尤为重要,我们要对孩子进行示弱教育,而不是模式教育

艺术旱土

作为基础教育的一大阵地,乡村艺术教育长期处于被遗弃的状态。

以信宜为例,全镇的12所小学里,没有一名专职的美术、音乐老师,相关课程都由数学、语文老师兼任,不少学校甚至连音乐、美术课都没有。

所以当支教团队来到岗坳小学时,梁聪校长与他的教师们报以最大的欢迎。市里每年也会招几个美术、音乐老师,但分到村里就没有了。这位年轻时兼任过音乐老师的校长,深知艺术教育对乡村娃的启发意义,他这几天看着孩子们一天天变得开心快乐,很是欣慰。

岗坳小学只有两位老师负责音乐、美术课程,分别是语文老师翠丽和数学老师小吴。这几天,她们既是支教老师的助手,更是学习者。在乡政府和恤孤会的支持下,1016日,思贺镇上12位兼职艺术老师在岗坳小学的课室里集结,听陈洲分享经验。

木瓜小学的陈玉莲老师骑了20多分钟的摩托车来到岗坳小学听课,毕业于美术专业的她,本想做一名专业美术老师,却发现没有用武之地。顺应需求,她成为了一名语文老师,还兼教数学。木瓜小学没有音乐和美术课,孩子们只有上到初中才能接触到艺术课。

小吴是岗坳小学的语文老师,同时也主要负责上1-5年级美术课程。经历的这五天,她意识到自己平时的教美术的方法实在太过于粗浅,仅限于一些线条的勾勒和图画的临摹。课程很棒,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很多内向的孩子也慢慢变得开朗、礼貌。之后的美术教学,也会延续他们的方法。支教课程结束后,学校会适当调整课堂安排,保证孩子们自由创作的时间。

课程结束的最后一天,孩子们在操场上当着所有人的面,自信地表演舞蹈;校园围墙上,是160多名孩子共同绘下的墙画:用粉笔勾勒出的小伙伴身体轮廓,手掌印出的七彩花朵;在校门口道别时,孩子们把美术老师、舞蹈老师团团围住,舍不得他们离开。

五天的支教课程结束,岗坳小学将会恢复原来景象。但在这座吹过艺术自由风的校园里,真正的艺术教育才刚刚开始。

    文章链接:http://epaper.oeeee.com/A/html/2013-10/28/content_1959023.htm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020-87777268
广州市环市东路404号之三2楼(201-204房)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2004-2023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
网站ICP备案:粤ICP备0918641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555号
网站设计:JZ·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