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章立制 规范前行
从2009年初创至今,南方公益走过的5年是与中国公益事业发展相伴成长的5年。
2013年,一系列“社会新政”的出台,令社会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日趋明朗,紧跟而至的是社会活力的喷薄释放,民间公益领域的生机勃发。这一系列的改变,预示着公益慈善正以一个新兴产业的姿态迎来一个真正的“黄金时代”。
南方公益欣逢其时。如果说2013年之前的南方公益是“遍地开花,野蛮生长”,那么在2013年,我们所追求的则是更深层次的“建章立制,转型升级”。
在组织建设方面,南方公益与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合作设立了“幸福厨房”专项基金,取得公募资格,进而与“免费午餐”、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等团队展开了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合作。
在项目推进方面,我们重点经营“幸福厨房”与“南方公益志DkN`j大讲堂”。迄今为止,“幸福厨房”在全国的建设数量已经达到177间。“南方公益志愿大讲堂”也已连续举办15期,并衍生出“南方公益志愿沙龙”等新的平台。
在新闻采编方面,“南方公益周刊”进一步走向专业化,不仅关注新鲜热辣的热门事件,也通过“南粤新公益”、“公益人物”、“一周公益热点热议”、“企业公民在行动”等专栏来长期跟踪关注公益慈善行业内的细分领域,吸引更广泛读者的同时,努力追求“内行看门道”。
在南方公益联盟方面,21家成员单位也结合自身独有的资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践行着企业公民的精神和公益慈善的理念。
2014年,期待南方公益再接再厉,再谱新章。
成立“幸福厨房”专项基金,规范项目管理与监督
2011年4月,南方公益“幸福厨房”计划启动,旨在为全国范围内缺乏学生在校午餐条件的乡村学校建设以“加热自带午餐和集中蒸饭煮粥”为主要功能的电器型“幸福厨房”,使孩子们中午能吃上一顿热饭菜。截至2013年12月,“幸福厨房”已在全国范围内建成177间。其中,2013年新建41间,分布在广东、广西、湖南等多个偏远地区。
2013年,为更好地规范实施“幸福厨房”公益项目,南方公益执行团队联合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设立“幸福厨房”专项基金,面向社会募资,接受自然人、法人或其他合法机构自愿捐赠。捐赠单位或个人均可按自己的意愿将款项或物品捐给“幸福厨房基金”,或者指定“幸福厨房基金”所资助的项目进行结对捐赠。南方日报与支付宝、广东青基会联手,共同开通网上捐款服务平台。每笔捐款(物)均由“幸福厨房基金”管理办公室登记在册并向捐赠单位或个人出具捐赠收据。
“幸福厨房基金”的成立,标志着“幸福厨房”在向规范化、组织化发展的方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在“幸福厨房基金”设立的同时,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南方公益联盟还共同成立了“幸福厨房基金”管理委员会,管委会成员由广东省青基会和南方公益负责人组成,管委会下设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项目的实施和日常开支。
管委会确保捐款专款专用和款项及时到位,依法履行财务手续。每一笔资金使用都必须取得有效原始凭证,包括税务机关制定的发票、财政部门认可的专用收据等,非正式发票一律不予开支。管理办公室指定一名人员对接财务工作,每季度与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财务人员核对收支情况,年终由管委会统一向社会和捐赠者汇报,并通过省青基会网站、《南方日报》等渠道向社会进行公示。
为确保“幸福厨房基金”的公开、透明、规范和可持续运行,“幸福厨房基金”管委会将启动全方位的监督手段。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也将按照国家规定对“幸福厨房基金”进行严格、规范的管理,执行《基金会管理条例》、《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和《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基金管理制度》。
“幸福厨房基金”管理办公室设在广东省青基会,由省青基会工作人员、南方公益工作人员兼职组成,负责处理日常工作,负责资金的募集和公益宣传活动筹划,“幸福厨房”项目选点和探访等;负责管理基金运作和制订年度募集计划和中、长远规划。
“幸福厨房基金”管委会负责审核基金的使用、核拨,负责审核基金重大事项和主要计划。每年请专业会计师事务所审核“幸福厨房基金”年度账目,接受捐赠方以及社会的监督,接受人民银行、省民政厅监督和审查。
管委会还会定期对基金工作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加强系统监督,并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平台等渠道,及时向捐赠人和社会公众公开工作和资金使用信息,每年主动邀请审计机构对财务进行审计,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幸福厨房基金”同时欢迎社会各界的监督和批评。一旦发现截留、贪污或改变基金用途等违反财经纪律的问题,上级和主管部门将及时组织介入处理,情节严重的还要追究法律责任。
早在“幸福厨房”公益项目成立之初,南方公益团队便面向社会公开募集了10位独立监督员,监督“幸福厨房”项目的使用执行情况,未来,“幸福厨房基金”将更主动及时与独立监督员沟通,通报建设进展。
深化与民间公益组织合作,加强项目执行专业性
“幸福厨房”专项基金的成立,也意味着这一项目具备了公募资格,在此基础上,“幸福厨房”展开与民间公益组织更加深度的合作。
2013年6月,南方日报南方公益“幸福厨房”团队、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南方都市报、南方农村报、新闻日日睇G4栏目等多家热心媒体共同发起“乡村学校蜕变计划”,旨在为茂名信宜市思贺镇12所乡村学校筹集资金,分批援建幸福厨房、爱心午餐、美丽桌椅、南都书屋、运动器材、电脑设备等,全面升级“麻雀学校”的教学环境。
通过南方公益志愿者的调查摸底,最终确认12所学校中的9所确实存在“幸福厨房”的建设需求。紧接着,“乡村学校蜕变计划”首场联合劝募活动由南方公益·幸福厨房和G4·爱心午餐主要发起,目标是为这些学校筹集建设“幸福厨房”的资金,并为当地家庭贫困的学生解决“爱心午餐”的费用。两个项目分工合作,“幸福厨房”专注于升级受助学校的学生午餐硬件条件,而“爱心午餐”则将解决贫困学生的餐费问题。
2013年底,“幸福厨房”在信宜的9所学校建成。另据了解,“乡村学校蜕变计划”所涉及的共计12所学校当中,除“幸福厨房”项目所覆盖的9所学校之外,其他3所学校也有爱心人士或爱心企业分别“承包”解决学校的学生午餐问题。新学期开学时,这12所学校的孩子都可以在崭新的厨房和食堂里吃上丰富而美味的午餐。
此外,在2012年度的“南方致敬”公益盛典上,“幸福厨房”、“免费午餐”、“希望厨房”、“春苗营养厨房”、“微基金午餐计划”及广东省青基会曾共同宣布六方携手合作,“我建厨房你做饭,携手助娃吃好饭”。2013年,“幸福厨房”不仅与“免费午餐”团队合作建成了湖南省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碧朗乡比足村小学“幸福厨房”,也在四川雅安的“灾区学生营养午餐计划”将合作进一步推向深化。
2013年5月,随着芦山地震搜救工作结束,灾后援建工作随之展开,“南方公益·幸福厨房”项目组决定延续与“免费午餐”的合作,在雅安地区协作实施“灾区学生营养午餐计划”,湖南广播电视台“芒果V基金”是该计划的主要资助方之一。
按照设想,整个计划通过“四方合作”的模式完成:当地政府除落实每名学生每餐3元的国家财政补贴之外,同时负责出资在学校建设厨房及食堂,为计划实施提供场所;“南方公益·幸福厨房”负责置办厨房电器等,充实厨房设施配备;“免费午餐”则提供学前班学生的营养餐费、学校老师的午餐费用以及聘请厨工所需工资等费用;学校只需自理水电煤气等费用,协助以及监督计划的运行。这样的合作模式,预计还将在未来延续。
一边搭起“大平台”,一边做好“小而美”
2012年,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东电视台等单位联合发起主办“南方公益志愿大讲堂”,旨在着力打造一个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融公益理念传播、公益项目展示、公益组织孵化、公益人才培训和公益资源对接五大功能于一体的社会组织服务平台。
迄今为止,“南方公益大讲堂”已成功举办了15期,为61家重点培育的公益类社会组织以及其他相关公益项目提供了共计151万元的资金支持。
2013年,“南方公益志愿大讲堂”还增添了新亮点——走出广州,走向基层。以地市接力的形式,“南方公益志愿大讲堂”接连开到了肇庆、惠州、珠海、揭阳、茂名等地,把主题演讲、项目展示、爱心对接等向全省推广,不仅提升广州本地的民间公益志愿组织,还带动、帮助、提升省内其他地区民间公益志愿组织的健康发展。同时,“南方公益志愿大讲堂”的成功实施带动了惠州、东莞、珠海等地市,在当地打造了周末志愿者学堂、明德讲堂、公益大讲堂等平台。
“南方公益志愿大讲堂”走进基层,有助于让公益理念传播得更广,并加大对公益志愿组织的扶持力度,扩大基层志愿服务站点的覆盖面,帮助更多的公益志愿组织和公益志愿达人成长发展。与此同时,“南方公益大讲堂”打造的社会组织综合服务平台也将有助于全省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的构建,推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
“南方公益志愿大讲堂”经过一年多的运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受到各地政府与社会各界的欢迎,在此基础上,南方日报·南方公益团队牵头策划“南方公益志愿沙龙”,希望以之作为“南方公益志愿大讲堂”的发展和延伸。
如果说“南方公益志愿大讲堂”定位于“大而全”,那么“南方公益志愿沙龙”的定位则是“小而美”。南方公益志愿沙龙采取“主题多样、机构轮办、观点分享、传媒推广”的方式,以达到“多赢”的效果,为广东大量的社会组织提供一个小巧、开放、灵活、务实的自主交流空间,聚集社会资源,共享发展经验,共创事业前景。
稳定公益报道质量,创新公益传播形式
作为南方公益的基础产品,“南方公益周刊”也力求使报道进一步走向专业化,在关注新鲜热辣的热门事件之余,也通过各类专门栏目来长期跟踪关注公益慈善行业内的细分领域。
“南粤新公益”重在关注广东地区所涌现出的公益创新模式,发掘以公益的手段解决社会问题的经典案例,并辅以专家解析,以供行业参考。
“公益人物”、“公益达人”则重点关注公益领域内的“大人物”及“小人物”,以他们的故事反映公益慈善领域的各种生态。
“企业公民在行动”栏目主要着力于发掘企业社会责任行动中的特点和亮点,倡导企业公民精神。
“一周公益热点热议”以短评的形式,选取每一周之内的热点公益事件进行点评,厘清种种观念的纷扰,为公益理念正本清源。
在以上常规的新闻采编基础上,“南方公益”还以多种灵活的形式,参与到公益传播当中,比如通过“南方公益志愿大讲堂”、“南方公益志愿沙龙”等形式传播公益的理念,以及通过与基金会中心网、壹基金、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中国好人网、满天星公益等公益组织合作举办倡导型活动,共同传播现代公益的价值观念和行动逻辑。
此外,南方公益的志愿者们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公益理念并播撒公益的种子。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11月23日,广州马拉松隆重开赛,南方公益志愿者、南方公益周刊主编戴远程“为爱跑广马”,为广州市海珠区满天星青少年公益发展中心的“星囊计划”担任“星囊大使”,共募得298个“星囊”捐赠给留守儿童。这一善举不仅打破了“星囊计划”的“星囊大使”个人筹款额纪录,更为倡导市民关注留守儿童精神需求、帮助留守儿童群体培养阅读兴趣作出了良好的典范。
2013年度南方致敬·公益盛典获奖名单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年度公益人物
年度公益组织奖
年度公益人物
谭建光(广东省青年职业学院社工系主任)
林乔林(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长)
沈彤(广医一院康复科主任、龙脊康医疗门诊部首席教授)
严凯(广州市越秀区博雅青少年成长服务中心总干事)
陆伟忠(幸福厨房广西志愿者)
王卫(齐天下游学馆创始人)
成瑞红(广州“待用快餐”发起人)
汪中芳 (广州市慈善服务中心)
周发盛(中国农业银行佛山分行员工、第九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
年度公益组织奖
共青团广东省委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
基金会中心网
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发展促进会
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
天涯公益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EMBA教育中心
新闻连接:南方日报:http://epaper.nfdaily.cn/html/2013-12/17/content_72556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