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慈善拍卖如何诞生
■2013年1月12日,恤孤会举办了第二届结善缘救病童义拍义卖慈善会。受访者供图
■2014年1月12日,恤孤会将举办第三届结善缘救病童义拍义卖慈善会,编号001的拍品,是信宜病童余其妹编的竹篮。受访者供图
平安夜,75岁的公益人王颂汤留守在办公室里加班,过去的3个月,他一方面奔走于多名友人之中勤勉介绍其所在的慈善组织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一方面调动组织十多名志愿者奔赴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地区,动员各类艺术家、收藏家义捐自己的名画名作。忙碌数月,大家仅为了做好一件事———让第三届“结善缘,救病童”义拍义卖慈善会能如期举行,让受邀参与竞拍的企业家能积极“举牌”,推高拍卖品的价格,为困难群体募集关爱基金。
时值2013年岁末,各大慈善组织开始调动浑身“细胞”,活跃于社会的各个环节,筹备一场又一场拍卖会,而近年来慈善拍卖方兴未艾,在拍卖会热烈气氛之下,是一幕幕充满汗水的爱心故事。
每个准备细节都会影响到筹款
进入12月,一场场慈善拍卖相继见诸报端。凤凰人生2013慈善拍卖会在京举行、12月21日乌鲁木齐举行首届“阳光助学慈善拍卖会”、12月13日希望工程慈善拍卖会为云南贫困儿童筹集善款61万元,而广东地区也不甘落后,为帮助粤北山区农民,清远连州市12月6日举行的“连州菜心”慈善拍卖活动,一棵“菜心王”拍出31万元人民币天价。
这数场摘录自百度新闻的慈善拍卖活动,只是今年众多慈善拍卖会中的部分,还有很多很多的慈善拍卖在我们身边发生。在广州,慈善拍卖的热潮将持续到明年1月,这些拍卖所得最终用于来年为各类弱势人群服务,如病童、山区贫困儿童。
慈善拍卖的成功举行,离不开各个环节工作人员的辛劳付出,一场慈善拍卖会,就如接力赛,每次运作都需要一个团队来完成。有谁知道,一场拍卖会从开始到结束仅几个小时,但前期工作却要准备好几个月?
王颂汤身为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负责人,参与过两届慈善拍卖会。“一直鲜有人过问,一场慈善拍卖是如何产生的,其实筹备时间跨度极大,没有坚定的信念,各环节紧密配合,是很难完成的。首先,需要确定拍卖的形式与主题。拍卖会之前,整个团队如何策划和运作拍卖会,如何宣传慈善拍卖极为重要。围绕拍卖会的主题,我们从今年9月份就着手筹备,甄选拍品、发现更多潜在买家、动员竞拍等;此外,拍品的宣传和包装工作要在慈善拍卖之前做好,比如拍品目录宣传手册的制作、现场的宣传资料的摆放、现场展览区拍品的设计等。这些已经是最琐碎的环节,但每件琐碎的事,都关乎病童们的福祉。”拿该协会来说,从2012年开始,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开展《重症贫童救助项目》,直到今年11月,共救助了216名病童,发放资助超过300万元,这些救助款项有赖慈善拍卖所得支撑着,因此在王颂汤眼里,每一个阻碍拍卖会筹款顺利进行的细节,都不能出现。
征集拍品有时仅需打一个电话
募集到有价值的拍品是打造一场成功慈善拍卖的基础,这一点,是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项目合作部副部长潘小兰从连续两年参与拍卖品募集的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她印象最深,也让其最感动的一次拍卖,莫过于今年11月12日,志愿者从书法家罗林竹手上获得了义捐作品《金刚经》,这部《金刚经》引发全场爱心接力,被义拍数次,起初《金刚经》底价为十万元,被一名佛教徒、企业家嘉宾以18万元拍下后,又当场捐出继续拍卖,作为爱心接力;另一位爱心人士紧接着以12万元拍下,也当场捐出继续义拍,如是三番,这部《金刚经》“吸金”达40万元。
“一件高品质拍卖品,它传递的不是经济价值,而是爱心。”过去两年,潘小兰都奔赴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地区,为慈善拍卖会寻找义捐人士和有价值的艺术品。明年,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有31件入选拍卖品,其中有20%是她直接向艺术家“要”来的。
“在爱心的召唤下,绝大多数艺术家都很乐意义捐自己的艺术品,他们具有真诚的公益之心,因此,有时给他们打一个电话,就得到响应。艺术家们的积极响应也是志愿者千里迢迢奔赴各地寻找义捐作品的动力。”明年1月的拍卖会上,年纪最小的义捐者是一名年仅10岁的小艺术家Faye Zhang。志愿者介绍,Faye小朋友是广东四大名园之东莞可园园主张氏后代,心地善良,很乐意帮助有需要的小朋友。这名小朋友主动联系协会要捐一幅国画义拍时,志愿者们十分感动。“该名孩子的愿望很纯洁,她想用自己的画作来献爱心,帮助有需要的人。她还说:‘公益人总爱说,我们都是播种者,希望能将爱的种子默默播种到每一个人心里,让它在不知不觉中生根、发芽、成熟。希望有更多人能如孩子般单纯地加入公益慈善行列’。”潘小兰说。
竞拍者能否前来还要视乎心情
最后,得有一定经济能力的企业家到场出钱出力捧场,才是慈善拍卖能否成功的关键。今年第三届拍卖活动在即,万事俱备,负责人王颂汤却称心中“没底”。31件义拍品谁来买?如果缺少具备经济实力的善心人士参与,就算募捐到齐白石的名画,也未必能卖出去。场外,高档拍卖品备好了,刷卡机也安装妥当,王颂汤恰恰没把握,拍卖会进行当天,有哪些人能到场支持。
有不少企业家是王颂汤亲自前往邀请的,在接到邀请函的一刻,几乎很少人会拒绝参加一场献爱心、对公益有贡献的慈善拍卖,有的人甚至承诺,一定出钱参与竞拍。但越临近拍卖会开幕,就越常有“突发情况”出现。
“竞拍的企业家是当晚的主角,是善款能不能上升的关键。但有时候,嘉宾能否到场,和他们的情况有关,甚至与其心情有关。有人打算拿几十万元拿下拍卖品,但活动开始前却遇到生意上不如意,钱亏了,最后得到的答复是‘没心情’参与竞拍。所以竞拍所得能否得到保障,是一个未知数。因此,最让人忐忑的,是看企业家的情绪。曾经有位嘉宾每年都掏上百万元支持协会的公益活动,但碰巧在去年的慈善拍卖会前,其家人去世了,实在没心情去想慈善项目而失约了。但时过境迁后,这位嘉宾主动联系恤孤会,把当初承诺支持慈善的120万元款项捐了出来,让人感动。”
其实王颂汤也理解,参加慈善拍卖的企业家以生意人居多,他们的主要精力是放在生意上的。未来的拍卖活动,王颂汤邀请了180名参与竞拍的企业家,如今,他每天在默默祈祷,这些好心企业家一定要如期到场,支持拍卖会。
■新快报记者 李斯璐 陈晓颖
文章来源:新快报2013年12月29日A23版
http://www.ycwb.com/ePaper/xkb/html/2013-12/29/content_336216.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