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登  录
新闻中心
公益竞拍不是“土豪”专属你我都可拥有“举牌”机会
  • 新快报2013年12月29日A24版2013-12-292222

公益竞拍不是“土豪”专属
你我都可拥有“举牌”机会

近年来网络义拍、街头义拍纷纷涌现,一百万和一块钱同样受尊重
 

■恤孤会第三届拍卖会拍品,编号014,黄紫云油画《岁月静好》。受访者供图

 

 ■恤孤会第三届拍卖会拍品,编号002,陈永锵书法。受访者供图


 

 

 ■恤孤会第三届拍卖会拍品,编号013,古乐国画《年年有余》。受访者供图

 

■2013年12月8日,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在天河城举办第三届“结善缘救病童”义卖活动。受访者供图

  

     捐赠者“忍痛”割爱、公益组织用心准备、市民纷纷举牌……一场大型公益拍卖落幕,能带来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资金支持。但在那些看似吸引的数字背后,有着难以复制的多方合力。

  对于草根来说,“拍卖”似乎是一个难以企及而又跃跃欲试的事。而近年频繁出现的网络拍卖、街头义拍中爱心拍品被接连抢拍,“路见不平”举牌相助的,更多是你我身边的普罗大众。涉及公益,就从来不是“土豪”的专属。

  拍卖是公益项目筹资的一种新方式,只要发挥想象与创意,平民化的公益拍卖也能创造大意义。

    ■新快报记者 陈晓颖 李斯璐

  大众参与竞拍,齐心资助患者

  2013年的芭莎明星慈善夜,成龙、李冰冰、姚晨、宋慧乔、舒淇等大牌明星为慈善拍卖卖力吆喝,一个晚上的活动最终募到6222万元,比某些全国性的公募基金会一年的捐赠收入还高。事实上,国内类似的“高端”公益拍卖并不少见,嫣然天使基金慈善晚宴、北京香港马会慈善晚宴……属性同样是公益拍卖,而这类活动在短时间内募集到的资金,让不少“草根”公益组织乍舌。

  提及“拍卖”,让不少人认为是“高端大气”的有钱人、明星专属,平民百姓少有“举牌”机会。然而,近年来网络义拍、街头义拍纷纷涌现,给公益拍卖注入一些平民色彩。真正能够让弱势群体看到希望的是,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参与公益慈善。

  女大学生李静的父亲被确诊患有肝癌,因家境贫困一度被迫出院。去年4月15日晚,皇甫江用“索要生日礼金”的方式发起爱心募捐,他还捐出拔刀斋藏顶级复刻宝刀———皇帝大阅佩刀进行微博拍卖,3天后李静共收到捐款14.2万元。在一年之间,皇甫江已经多次捐出刀剑藏品,在微博中带动一大批博友,集结爱心扶危济困。

  “不敢说网络慈善拍卖是由我创造,但我当时的确做得很大,后来也有很多人站出来跟着做。”皇甫江告诉新快报记者,当时通过网络进行拍卖只为救人之急,“病人即将要进行手术需要钱,如果还计较场地、拍卖行这些流程,怎么可能赶得上?我的公益慈善拍卖,有的拍者甚至只有十来岁。几万块,几十块,一样都可以汇款,不存在阶级之分。”目前,互联网上的公益慈善拍卖林林总总,虽然参差不齐,但还是将“拍卖”拉到普罗大众身边。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的拍卖捐款有80%是来自富人。但对于一百万的捐款,和一块钱的捐款,手续、收据是一样的,我们同样尊重。”公益人王颂汤表示,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每年会举行多场拍卖、义卖活动,让所有市民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参与方式。“比如我们会做‘爱满罐’项目,让学生体验节约零花钱去帮助别人的快乐,在天河城做义卖,没有设置任何门槛。不同的慈善行为都要提供,都要服务好。”

  拍卖无分高低,但求公开透明

  能邀请到什么人、如何安排桌次、拍卖在晚会或晚宴的第几个环节举办等每一个细节都关系着一场慈善拍卖会的成败———曾经有拍卖师这样分析各种因素在慈善拍卖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想要复制“拍卖”这种形式不困难,但要做得成功并非易事。

  11月,广州金丝带特殊儿童家长互助中心再一次发起“和你一样,为爱光头”活动,呼吁以剃光头的行动拉近与癌症患儿的距离,帮助他们实现愿望及减少治疗的痛苦。在活动现场,主办方带来了癌症小朋友自己创作的作品爱心拍卖筹集善款。另外,现场有35位围观路人,当场决定“拍卖”自己的光头。原本宽敞的主席台已经容纳不下市民的热情,又在台下开辟了剃头小区域。据统计,“为爱光头”项目共筹集到善款345018.6元。

  “不能和一场几百万的拍卖相比较,但在草根公益组织来说,我们筹得的款项还算是不错的。”广州金丝带特殊儿童家长互助中心的工作人员黄义工表示,拍卖本身并无“高低”之分,只要地点、形式、流程等各方资源配合,同样能获得好的筹资效果。另外她还表示,虽然大部分捐赠者都不会追索善款的去向,但作为机构自身,一定要做到公开透明。

  “首先,必须要明确到底是要‘干什么’,不能笼统地说公益慈善,比如我们的拍卖就是为了救病童目的明确,激发大家的同情心。第二,光有同情心还不够,还要对我们的机构放心,所以要公开透明,树立他们对我们的信任。第三,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使达到拍卖尽可能筹得更多的钱。”王颂汤总结了公益拍卖的三条经验。只要拍卖方做到了这几点,让捐赠者看到善款流向了不同需要帮助的群体,使用越公开透明,质疑的声音就会越来越少。

  提示

  眼花缭乱如何甄选?

  必须先了解拍卖方资质

  公益拍卖在走向平民化的同时,也带来了鱼龙混杂、参差不齐的问题,甚至出现拍卖爱情、初夜权、父亲的鬼魂等这些令人不可思议之物。一场公益慈善拍卖会的本意是,不仅能够募集更多的善款,还能让有爱心的朋友们买到他们心仪的艺术品。如何保证举牌者的权益也十分重要。

  “很多好像很正规的拍卖会,拿出来的东西其实都很垃圾。在公益拍卖场合,也许东西本身只值一万,结果拍了十万、一百万都有可能,这个只是(做公益慈善的)一个引子。但即使是这样,捐物者也不应该敷衍。”皇甫江表示,自己在进行微博拍卖时拿出来的都是“硬通货”,如果放到大型拍卖会能拍到更高的价钱,所以才能获得网友的信任。但陆续出现的公益拍卖林林总总,如何保证求助信息的真实有效,辨清拍品的真伪好坏,都并非易事。

  据了解,现行法律中没有关于公益拍卖的资质认定、管理费征收规定等条文,在现实中,都是由公益组织、个人自行操作,或是由拍卖师义务帮忙。因此,公众在参与公益拍卖前需要先了解主办方的背景、善款透明度等内容,甚至深入到第一现场,了解求助人的家庭情况。

  一旦“功课”做足,大可轻松“举牌”做善事。在公益拍卖场,一个病童编制的竹篮子、患儿家长的手工刺绣也能拍出过万元,一个在物质上并非价值连城的物品拍出高价的情况,全因举牌者关注拍品背后的故事。

  “对于买家来说,既然是慈善拍卖,也没有必要过于纠结这个东西的市场价值。”就如皇甫江所说,只要捐物者对公益拍卖“较真”,买方也心态放松不计较,这样就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

文章来源:新快报2013年12月29日A24版

http://www.ycwb.com/ePaper/xkb/html/2013-12/29/content_336218.htm?div=-1

 

陈晓颖、李斯璐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020-87777268
广州市环市东路404号之三2楼(201-204房)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2004-2023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
网站ICP备案:粤ICP备0918641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555号
网站设计:JZ·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