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公益,让新年更有爱
从2013年到2014年,在这个被赋予“一生一世”美好希冀的元旦佳节前后,广州城内多项公益活动集中举行,让热心市民们有机会度过一个更加“有爱”的新年。从跨年之夜的“全球公益跨年跑”,到新年伊始的“画出明媚”慈善画作展卖会、“百家米”粮油爱心包募捐、“小板凳”重症患儿血小板互助献血志愿服务等,层次丰富、形式新颖的公益活动给了市民更多参与公益的理由,也给新一年的“全民公益”参与创造了良好开局。
●南方日报记者 赵新星
征募“温暖包”▶▷爱心直达怀集山区
临近年末,寒流袭人,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的志愿者牵挂着山区孤贫儿童的防寒保暖状况,于近日多次深入肇庆市怀集县诗洞镇走访考察,了解到大部分的学生都衣着单薄,有的孩子在严寒的天气里都只能穿拖鞋上学,手脚都被冻伤。为了让这些孩子过一个温暖的冬天,恤孤会及其下设的“爱心直达”专项基金发起为山区贫困生征募“温暖包”活动。
2013年12月28日,“情义广州,爱在山区”首场募捐在广州举行,现场募得善款526476元,外加港币5000元,以及网上捐款273578.98元,项目总筹款额达到80万元。
2014年1月5日,恤孤会和广州电视台G4爱心直达基金的工作人员以及热心市民逾50人一大早就从广州出发,带着16辆车组成的车队奔赴肇庆市怀集县诗洞镇,把800套“温暖爱心包”亲手送到山区贫困学生的手上。此外,恤孤会还向相关学校送去了1300套课桌椅、70张讲台等当地师生急需物资。
全球联动公益跨年跑▶▷为贫困老人过年募善款
中山大学公益慈善研修班“马丁堂公益学社”在跨年之夜发起了一场以“公历1314,公益一生一世”为主题的跨年跑活动,吸引了全球20多个城市跑友的响应,活动同时还联合广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单位为资助广州的孤残贫困老年人度春节而募捐。
2013年12月31日晚9时至次日晨6时左右,近300名热心公益的广州市民从大学城中山大学北门开跑,环大学城行进,完成全程约35公里的跨年跑活动。与此同时,来自全球20多个城市的跑友们也积极响应,不仅有北京、上海、香港、台湾、澳门等地的热心人士报名参与,大洋彼岸的美国休斯敦、波士顿、达拉斯以及英国伦敦、剑桥等城市也有不少的响应者,他们通过24小时持续进行的微博、微信直播将彼此联系在一起,在体验运动和公益的过程中感受“天涯若比邻”的温暖。
作为活动发起人之一的邓媛表示,这次跨年跑不仅仅是一场“行为艺术”,更是将跑步与筹款相结合的公益行动,参与跨年跑的跑友每4人为一组,每组至少要承担108元的募款任务,所筹得的款项将被用于在农历春节期间开展一系列向广州孤残贫困老人及其他弱势群体送温暖的活动。“我们希望借跨年这个特别的日子,传递身体力行做公益的理念。”邓媛说。
新年慈善画作展卖会▶▷为白血病女孩筹措医疗费
2014年1月1日,新年第一天,由天涯公益、微基金发起的“画出明媚”救助白血病女孩莫艳媚慈善画作展卖会在广州浮丘山庄国艺空间拉开帷幕,著名画家陈永锵、王孟奇、著名书画家孙金龙、陈文、“萌和尚”延参法师等30多位画家捐出共计47幅作品参与慈善展卖。此次展卖持续至今天,截至记者发稿时,已有20幅作品顺利售出,共筹得款项167800元,其中陈永锵的画作《悠然自得》售出了6万元的最高价,延参法师的书法《海纳百川》以及国画《荷花》也分别以2万元和3万元的价格售出。
据天涯公益、微基金负责人梁树新介绍,此次展卖所筹集的善款将全部用于对雷州8岁白血病女孩莫艳媚的救助。此前,通过一系列的义画、义卖活动,已经为小艳媚筹款约45万元,加上此次展卖筹得的款项,将有望解决她接受前期化疗以及骨髓移植手术所需的医疗费用。
募捐“百家米”迎新春▶▷为社区困难家庭送温暖
自2009年以来,每逢春节临近,广州市穗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就会开展“百家米”公益行动,向社区居民募集粮油爱心包(内含10斤米以及900ML食用油)以扶助社区内困难家庭。2014年度的“百家米”公益活动也已于2013年12月28日启动,并将持续至2014年1月19日。
据介绍,此次活动由穗星机构会同广州汽车音乐电台FM102.7、广州市越秀区食品商会以及广东狮子会共同主办,市民既可通过汇款认购“百家米”爱心包,也可以自行购买米和油组成实物爱心包并送达广州市穗星社会工作中心办公地点,同时广州市的胜佳超市也同步推出“温暖广州,共享百家米”爱心义卖活动。
1月11日,“2014温暖广州 同享百家米”爱心盛典将在乐蜂广场举行,届时,穗星社工新项目“小板凳”重症患儿血小板互助献血志愿队也将同期举行启动仪式。
■记者手记
公益参与的吸引力法则
公益活动年年有,新年前后特别多,但随着“全民公益”和“专业公益”的不断进阶,今年的新年公益活动却更加给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的感觉,其中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各个活动对于市民“参与感”的营造。
“全球公益跨年跑”通过跑友们自主的互联网直播和互动实现全球跑友的24小时不间断连线,这种基于时间和空间大跨度的连续性,使得普通的跑步运动在与公益的结合中实现意义的提炼,同时也实现参与者的心理体验的升华。“画出明媚”慈善画作展卖会不仅让画家贡献出作品,也对各个层面的艺术藏家都形成了参与公益活动的吸引力。穗星社工的“百家米”粮油爱心包以小额募捐的形式降低市民参与门槛。“小板凳”重症患儿血小板互助献血志愿服务队则通过倡导“互助”来感召人们的爱心。
以上种种方式,虽风格迥异,但却都走上了吸引市民参与的通途。公益属于全社会,不能闭门造车、自娱自乐。多想办法,多找机会,多制造惊喜,保持对公众参与的吸引力,才是公益的生命力之所系。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2014年1月7日A08版
http://epaper.nfdaily.cn/html/2014-01/07/content_72626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