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登  录
新闻中心
困境儿童被弃婴儿岛救助政策盼完善
  • 新快报2014年3月20日A12版2014-03-201207

 

困境儿童被弃婴儿岛救助政策盼完善

广州户籍儿童可申请系列医疗救助金,最高获32万元

非本地户籍人员可向社工求助,或返乡申请医疗救助

因不堪暴涨的弃婴人数,历时48天的广州婴儿安全岛不得不宣告暂停试点。被抛弃在这个上的婴儿,全部患有较为严重的疾病,绝大部分是残疾儿童。如果有一天,弃婴家长发现可以获得相关的医疗救助政策时,也许不会将自己的亲生孩子狠心遗弃。广州市民政局负责人近日表示,在总结婴儿安全岛试点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将加快出台切合本市实际的救助帮扶困境儿童的配套政策。

新快报记者 李海强 黎秋玲 黄婷 彭程

社工介入援助病婴家庭

316日下午,市福利院突然宣布暂停婴儿安全岛试点。就在当晚,39岁的雷先生和还在坐月子的妻子驾车来到市福利院门口,准备把半个月大的女儿      莉莉(化名)扔弃在婴儿安全岛

莉莉出生后就被查出患有三级腭裂和双下肢短缩。腭裂导致莉莉进食困难,出生后一天比一天消瘦。

保安当时拦住他们,告知他们婴儿安全岛已经暂停了。在现场的社工立即进行劝说,并帮他们分析困难,提出解决方案,最后把他们一家三口带离。

现在雷先生一家的生活情况怎样了呢?新快报记者昨日了解到,目前雷先生与妻子一边照顾女儿,一边与社工保持着联系。社工给我介绍了社会上很多慈善组织,说到很多救助方案,还帮我们联系媒体求助。

雷先生来自四川,十多年前就在广州打工安家。他表示,社工们一直在努力帮自己想办法,给他带来了信心,但目前还未找到一个可行的办法,自己也不知道还能如何求助,“希望能早日找到出路,走出困境

外地户籍不享受广州救助政策

据了解,广州每年收留的弃婴当中,大部分的父母是外来人员。自从广州婴儿安全岛首次启用以后,更多的外地人慕名而来,把福利院看成病残儿女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市民政局福利处处长叶芬指出,婴儿安全岛接收弃婴的情况来看,他们全部患有较为严重的疾病,绝大部分是残疾儿童。相当部分的弃婴可能因为婴儿家庭贫困无法承担高昂的医疗和康复费用,且不能及时掌握相关的救助政策,最终不得不将自己的亲生孩子遗弃在婴儿安全岛

日前,广州市民政局已引入社工对困境儿童家庭提供帮助。只要拨打官方提供的热线电话,社工就会提供相关的援助服务。

广州现行的一系列医疗救助政策,受惠对象只针对的是广州市户籍群体。因为受户籍限制,外地户籍的人群只能返回家乡申请当地政府的医疗救助。记者昨日从广州市北达博雅社会工作资源中心咨询获悉,对于外地户籍的求助家庭,社工除了指引他们申请户籍所在地的医疗救助,还尝试帮忙申请广州一些慈善基金会的专项救助金。

相关报道

市教育基金会:

每年设100万资金救助患重大疾病学生

新快报讯 昨日,记者从广州市教育基金会了解到,对于身患重大疾病的广州学生,其可以向教育基金会递交救助申请,通过申请后将获得2.8万元或3.3.万元的资助。据悉,每年教育基金会都会做100万元的预算,用于资助患病学生。

数据显示,2007年是救助学生最多的一年,共有40名学生获得救助。去年,只有4名学生申请,最终3人获得救助,另一名学生因患病类型不在救助行列,申请未通过。对于这笔钱,我们并不希望它全部能用上,只希望能真正帮得上有需要的学生。该负责人如是说。

恤孤会:

去年资助重症贫困患儿198

新快报讯我们会到处去寻找需要资助的重症、贫困患儿。昨日,广东恤孤互学促进会(下称恤孤会)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作为一个民间慈善团体,一直非常关注重症、贫困患儿的就医和求学,竭尽所能帮助他们,对患病弃婴的救治也是一项日常工作。据介绍,去年他们共资助198人次,花费352万元。

恤孤会相关负责人张素芳昨日告诉记者,恤孤会一般会从媒体公开报道的案例中寻找资助对象,“像你们《新快报》天天公益栏目会报道一些贫困重症患儿的困境,看到报道后,我们就会去了解、跟进,对他们进行相关资助。

除了从媒体寻找需要资助对象外,恤孤会还与南方医院、中山一院、广东省中医院、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市妇儿医疗中心、市红十字会医院合作,只要这些医院接诊有困难患儿,也会跟进资助。

记者梳理

广州申请医疗救助最高报销32

新快报讯 对于一些重病或残疾而陷入困境的广州户籍儿童家庭,广州目前有哪些医疗救助政策?这些家庭应该如何申请医疗救助?记者近日梳理相关政策发现,广州市现已实施的适用政策主要包括:患重大疾病和重度残疾儿童的医疗救助、重大疾病商业保险医疗救助、慈善医疗救助、残疾儿童康复训练资助政策。

符合相关条件的本市户籍困境儿童,只要依照医疗救助程序进行逐级申请,每人每年最高限额或可报销32万元。

此外,患血友病的户籍贫困家庭儿童最高资助25万元//;患先天性心脏病的户籍贫困家庭儿童全免费资助;患白血病的户籍儿童最高资助3万元//年。

针对弃婴大多数患有脑瘫、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三种疾病的情况,市民政局近期将会同市残联开展摸查工作,研究实施资助以上三类具有手术适应症的本市户籍患儿进行手术康复。

A

医疗救助

最高:14万元

本市户籍的最低生活保障、低收入困难家庭的患病儿童,以及持残疾人证的重度残疾儿童,或具有本市户籍,个人负担医疗费用超过其家庭总收入的60%,且其家庭总资产值低于规定上限的患病儿童,其家属可以向户籍所在地的街镇民政部门申请医疗救助。

对医疗救助金额已达年度最高限额(4万元),仍需继续住院或治疗门诊特定项目的儿童,其家属可向户籍所在地的街镇民政部门申请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最高限额10万元)。以上医疗救助涵盖儿童所有重大疾病病种。

B

重大疾病商业保险医疗救助

最高:15万元

参加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的以下人员:本市户籍最低生活保障、低收入困难家庭的患病儿童,持残疾人证的重度残疾儿童,本市户籍的持残疾人证的三、四级精神、智力残疾儿童;本市困难职工家庭儿童,其家属可到商业保险经办机构服务网点办理医疗费用报销手续。

C

慈善医疗救助

最高:3万元

本市户籍患重大疾病,自负医疗费用较大,经社会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政府医疗救助以及其他专项救助后,仍然困难的儿童,其家属可向户籍所在区(县级市)慈善会申请慈善医疗救助。

困境儿童救助咨询电话

市福利院咨询电话:37305013;接听电话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2:00,下午1:00-4:30

广州市北达博雅社会工作资源中心咨询电话:37683542,13631416870;接听电话服务时间:周一至周六9:0020:00

新闻链接:新快报2014年3月20日A12版:http://epaper.xkb.com.cn/view/919048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020-87777268
广州市环市东路404号之三2楼(201-204房)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2004-2023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
网站ICP备案:粤ICP备0918641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555号
网站设计:JZ·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