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比扶贫更紧急”
广东恤孤助学会代会长王颂汤:
2年内共拨付227.8万元善款,救助新快报天天公益157名病童
自2011年1月开版至今,新快报天天公益版面共报道需援助人数902(含“让宝贝回家”27人、“春芽行动”18人、“寻亲活动”76人)位,受捐人数739人(包括“春芽行动”18人和“寻亲活动”3人)。有6998位爱心人士和96家企业参与捐赠,其中捐款6932人次,捐物162人次,总金额达5778200.75元(含春芽行动的400元在内)。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下简称恤孤会)的近230万元善款并不包含在内。为了省却行政流程中可能被耽误的时间,该会资助的157名天天公益温暖个案对象,都会在准备好诊断证明、贫困证明后,马上收到该会工作人员送来的救助款。
“救命比扶贫更紧急,要争分夺秒。”恤孤会代会长,75岁高龄的王颂汤会长说。
结缘天天公益
2年又4个月,近300名重病儿童,其中157名儿童是联手新快报天天公益一起救助……这是恤孤会捐助天天公益个案的记录。其实,在天天公益开版之前,恤孤会一直致力于山区孤贫儿童助学帮扶工作,关注重点是未成年人教育。
2011年1月,天天公益横空出世,引起王颂汤关注。彼时,政府对孤儿的扶助力度日益加大,王颂汤开始思考,未成年人中,谁更急需关心?“重病孩子是最需要帮助的。我的理解是,慈善团体致力于救助事业,和扶贫不一样,救命比扶贫更为紧急。”于是,病童救助列为了恤孤会的“第二事业”。
2012年,该会启动《重症贫童救助项目》,与新闻媒体、医院、企业等伙伴合作,探索集合多方社会资源救助重症贫童。作为全国首家介入贫病儿童救助的公益媒体,新快报天天公益栏目顺势应时成为恤孤会的合作伙伴。从2012年至今,依托新快报公益记者的调查核实,恤孤助学会已对天天公益报道的157名重症儿童给予227.8万元的资助。
病童救助作为恤孤会“第二业务”的同时,相应的规定也建立了起来:急需、适度、及时——这是恤孤会的救助原则。在天天公益团体采访的过程中,相当一部分罹患白血病、地中海贫血等重大疾病的孩子,因化疗费用难以为继、等钱做手术等原因,导致救治进程受阻……但我们所报道的患儿家庭的燃眉之急,也就成了恤孤会的燃眉之急。“需要帮助的孩子很多,我们凭良心做实事,能做多少算多少。”王颂汤感慨道。
“爱心三点钟”
8岁女童李颖突患急性髓性白血病,当时已花去80余万元,父亲趁女儿化疗效果较好之际,欲捐骨髓救女,但手术费缺口高达20余万元。去年4月16日天天公益报道了小颖的不幸后,获得恤孤会资助1.5万元。
“可惜为时已晚,因为费用问题,小颖错过了最佳移植期,生命已难挽回。事实在眼前,我们决定当年6月为她举办了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生日会。最终孩子的生命定格在生日会前的5月26日凌晨,生日会变为追思会。”
小颖的故事让王颂汤意识到:爱需要及时
如今,高龄的王颂汤在办公室忙完工作后,晚上回到家,还坚持通读全城报纸,搜集病童信息,有时候凌晨还未就寝,就为了刷新新快报官网,以便及时搜集天天公益及其他媒体呼喊的救助。
为了病童的救助,恤孤会形成了一套固定救助流程,其中,每逢周一下午的“爱心三点钟”,便是重症病童救助团队专用的碰头时间。
4月9日,清明节后的第二个工作日,“爱心三点钟”提前到上午开会,天天公益在过去一周报道的温暖609号7岁白血病患儿迟宝华、610号罕见脓毒症半岁宝宝郑璨、611号12岁急性淋巴白血病陈琦峰和612号肝母细胞瘤女孩郭晓彤等四个个案以及其他媒体报道的求助患儿故事,是本次开会讨论的重点。
“碰头会上,我和救助团队的两三名工作人员一起,讨论过去一周天天公益及其他媒体刊登的病童故事,了解核实每个个案的需求,每个被恤孤会关注的个案,该会根据情况可以给予1万到3万不等的救助金额。”
下午2时许,记者便收到温暖612号肝母细胞瘤女孩彤彤爸爸郭伙柱的来电。“因为刊登了报道,恤孤会的工作人员给我们来电,愿意支助1万元帮彤彤维持治疗,太感激这些好心人了。”郭先生在话筒的另一端哽咽着。彤彤的治疗费缺口高达25万元,虽然资助的钱不多,但在郭先生眼中看来,却如雪天里的一缕阳光,温暖且鼓舞着女儿坚定治疗信心。
声音
“非厚夫本志也, 奈何力有所不逮”
只要有空,王颂汤都会随同媒体、协会的工作人员出现在病房里探访孩子们,他说,之所以选择与媒体同行,除了可以分工合作,更高效帮助孩子们外,得到媒体的帮助,就能提高社会反响力度,让社会关注这个弱势群体。每天晚上,不管时针指着10点、11点,甚至直到凌晨的时刻,王颂汤仍不知疲倦地跟天天公益等多家媒体联系。
去年病童救助用了352万元,今年第一季97万元救治。今年第一季度的救助金额达到100万元,而去年同期是90万元左右,说明救助需求很大。但王颂汤发现,近年来受助的个案中,相当一大部分患儿以白血病、地贫等重大疾病为主,孩子们光化疗治疗,没有20多万元治疗费支持,是难以打倒病魔,且大部分患儿还并有感染。“非厚夫本志也,奈何力有所不逮。我们只能用有限的资金,分散支助到各位患儿身上,剩下的缺口,仍需要患儿家庭们也要自行想办法。”
对此他认为:“真正的病童救助,光靠民间慈善组织,力量很微薄。国家政府应该完善大病医保救助制度。”
有数据显示,全国因疾病死亡的农村儿童50%未得到充分治疗;在贫困地区,儿童罹患重疾死亡率高达54%,比城市儿童高出约9倍。“患有重大疾病的孩子,没有钱是治不好的,从人道主义的角度,从公民权利的角度也好,政府应该给予救济。近年来,我国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但保障水平仍偏低。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其生命健康,政府应该承担起保障,应该加大投入重大疾病保险。
新闻链接:新快报2014年4月13日A23 版:
http://epaper.xkb.com.cn/view/923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