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资助17520名孤儿和贫困生,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
倡导“裸慈”对捐赠人负责
10年资助17520名孤儿和贫困学生上学和生活,救助了300多名重症贫困孩子,建设了一支200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发动1.4万人次捐款7446万元……这是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成立10年来的慈善成绩单。在今年“6·30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期间,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志愿者团队以及“访贫助学行项目”分别获得广东扶贫济困优秀团队和优秀项目称号。该促进会代会长王颂汤表示,诚信是公益慈善组织的生命,是逐渐发展壮大的根基。
募捐和资助情况全部上网公示
据了解,从2004年开始,该促进会就开展了一系列的访贫助学行活动,动员社会力量为孤贫儿童奉献爱心。10年来,该会共举办了30多次助学行活动,组织社会热心人士、捐赠人、志愿者到山区贫困学生家中探访,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同时为他们开展募捐。
“促进会在成立的时候便向社会承诺,欢迎捐款人等各界人士在任何时候,可以在事先不通知我们的情况下,前来查询、审核和指导,我们将提供全部资料和工作方便。”王颂汤说,“募捐来的资助款,除了给帮扶对象,谁都不能碰。开展公益项目的工作经费、专职人员的工资不从募捐款中提留,而是由理事、朋友自掏腰包。本会领导不领取工资、津贴等任何报酬。社会募捐和资助情况全部上网公示,我把这称为‘裸身慈善’,大家心里都踏实。”
倡导“裸慈”,在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符号。登录该促进会的网站,可以看到每年的财务收支、志愿者的服务时间、慈善项目的进度,还有具体到受助者的详细情况等都有展示。为了实现自我监督,该促进会成立了监事会。
王颂汤说,事实上这一举措并没有为促进会带来不便,而是让大家更加信任促进会。一些受资助的病童不幸去世了,家属们会主动把没用完的善款返还给促进会,帮助更多有需要的孩子。这个细节很打动促进会的工作人员,慈善组织展现公开透明的姿态,社会也会报以最大的信任。
核查资助对象确保善款善用
2011年,在多次下乡调查后,该促进会发现病童的救助需求迫切。王颂汤介绍,尤其是农村一些贫困家庭的孩童一旦患上白血病、地中海贫血等重病,往往因为医疗负担太重,生活陷入极度困境。后来,促进会制定了救助重症贫童的具体办法,并正式将救助重症贫童列入促进会的公益资助项目。
如今,救助重症贫童已经成为促进会的第二大项目。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与广州6家医院开展合作,受助病童可获得医院减免部分医疗费用,以及来自促进会的善款。
美国哈佛大学曾邀请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赴美参加慈善方面的会议,为了节省路费和食宿费用,促进会没有派人去参加。“不如把钱花在更需要的地方,还有很多患病孩子等着救命钱”。
王颂汤说:“促进会成立之时可以说是一无所有,只有发起人的几万元注册资金和2名志愿者,我们能有今天,最根本的原因是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和信任,并以实际行动支持我们,否则我们将一事无成。”
志愿者队伍从刚成立时的两名壮大到现在的2000多名,他们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核查资助对象的家庭情况。物证、书证、人证、旁证都要有,确保善款用在该资助的人身上。志愿者要花大量时间到不同的镇村走访调查,有的地方路况并不是很好,一个下午的时间往往只能走访七八户人家,每户停留20多分钟。在访贫助学项目中,促进会制定了15个流程环节,包括了确定资助对象、发放善款、救助后的跟踪关怀等,并且要求对每个受助的孩童进行实地回访核查。
新闻链接:南方日报2014年7月8日A09:
http://epaper.nfdaily.cn/html/2014-07/08/content_73251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