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登  录
新闻中心
幼女患上眼癌绝症 父母无奈放弃治疗 爱心捐款定向转赠 父亲离乡打工还债
  • 羊城晚报2015年8月27日A132015-08-271825

  

幼女患上眼癌绝症 父母无奈放弃治疗 爱心捐款定向转赠 父亲离乡打工还债

/羊城晚报记者 李雯洁  龚卫锋 

  3岁小女孩邓紫涵来自广东韶关乐昌,原本一双灵动的大眼睛因患恶性小儿肿瘤已经失明,眼部巨大肿物发脓溃烂,让她疼痛难忍。更遗憾的是,由于癌细胞已扩散至小紫涵的脑部,危及生命。一年前,小紫涵的父母踏上了漫漫求医路。

  821日,这个普通粤北农村家庭却主动为长达一年的求医之路画上句号,邓继勤、邓秀平夫妇在广州市儿童医院作出了人生中最痛苦的决定,放弃女儿邓紫涵的手术和化疗。当天下午,父亲邓继勤签署《定向捐赠书》,将连日来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的4万元善款转赠给广东公益恤孤促进会,用于救助“抗瘤女孩”余其妹。随后,带着女儿回家“等死”。

  女儿突然失明

  眼部肿块覆盖半张脸

  邓继勤和妻子邓秀平是韶关乐昌人,邓继勤在重庆打工,妻子在家里种地,照看读小学的儿子和女儿小紫涵。小紫涵脸蛋圆圆,眼睛大大,乖巧可爱。去年7月,邓继勤突然发现小紫涵视力模糊,“叫她睁开眼睛,才看到右边黑眼珠上出现了一块白色团状物,”意识到不妙,邓继勤马上把紫涵带到乐昌医院进行检查,第二天又赶到了广州。

  经中山大学眼科中心确诊,紫涵患上小儿恶性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俗称“眼癌”。两夫妻被告知,癌细胞已侵入紫涵脑部,如果做手术把眼球摘除,经过化疗也许会有一线生机,但机会渺茫。想保住女儿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又害怕她经历化疗的痛苦,邓继勤选择保守治疗紫涵的病。这期间,紫涵的眼睛一直不能视物。

  到今年5月,紫涵的右眼珠突发病变,开始疯长蘑菇堆积状肿物,覆盖了她的半边脸,肿块表面溃烂,不断流出脓血。“她自己用手指碰到了眼睛,发脓的地方就破了,血哗哗地流出来。”小紫涵经不住病痛折磨,经常疼得哇哇直哭。面对在病痛折磨中的女儿,邓继勤和妻子背着女儿想尽一切办法,四处求医,各种江湖术士的药都试过,也曾上当受骗。为了女儿的病,家里的积蓄已经花完,还欠了数万元的债。

  邓紫涵患上的“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小儿眼内恶性肿瘤,俗称“眼癌”。从事肿瘤研究40余年的广州复大肿瘤医院曾宗渊教授告诉记者,“眼癌”多发于两三岁的小儿身上,形成原因目前还无定论,病发早期不易察觉,之后表现为眼睛发黄,就像猫眼一样,视力模糊,伴有头疼、恶心等症状,第三、第四阶段为眼外期和全身转移期,此时肿瘤已出现体内转移。“如果早期发现,做手术,有5%-10%的成功率,但眼球基本都保不住了。如果到后期,治愈概率就比较低了。”

  父母选择放弃

  善款捐给另一抗癌女孩

  紫涵知道自己患病,看不见东西,每每知道身边有人,总是依偎在妈妈的背后,把头低下,想把自己藏起来,害怕吓坏了来看自己的叔叔阿姨。今年5月,几个在外务工的年轻人回乡,才把小紫涵的事情发到了网上,此后不少陌生人通过网络关心关注起这个不幸的家庭,也为小紫涵带来希望。随后,经广州市菩提爱心社义工帮助,邓继勤和妻子带着小紫涵又返回广州求医。今年8月初,义工们在网上为小紫涵发起筹款,短短一个多星期,就收到来自各方的爱心捐款共58000元。

  各方爱心汇聚,但没能阻止小紫涵病情的进一步恶化。819日,夫妻俩又来到广州市儿童医院求医,由于小紫涵的“眼癌”已向颅内转移,医生做了治疗预估方案,先化疗再切除肿瘤。821日下午,邓继勤和妻子与儿童肿瘤介入治疗专家周少毅医生又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谈话,考虑到小紫涵已无力承受化疗及手术的折磨,这一天,他们帮女儿做了一个决定——放弃治疗。

  同时,两夫妻通过一直帮扶他们的菩提爱心社义工找到了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将出院时结余的社会热心人士的善款共计4万元整转赠恤孤会,定向资助给一位饱受静脉血管瘤困扰多年的女孩余其妹。剩下1.8万元,家人决定用来给紫涵添置一些物品。

  “那天邓继勤做出这个决定之后,我们抱头痛哭。”义工赖先生告诉记者,小紫涵和余其妹是菩提爱心社同时帮扶的对象,双方都知道彼此的故事,见过照片,此前还经常鼓励对方早日战胜病魔。当两夫妻决心放弃女儿的治疗后,最先想到的就是把善款捐给病情稳定、康复良好的“抗瘤女孩”余其妹。

  女儿最后日子

  父亲还要离乡打工还债

  822日,邓继勤和邓秀平带着女儿小紫涵坐上了从广州到老家韶关乐昌的火车。“病愈”这扇希望的闸门被关闭之后,两夫妻又面临另一个问题:女儿接下来的日子要怎么过?

  “现在紫涵想吃什么、喝什么、玩什么,全家都会竭尽全力满足她,我们希望女儿的痛苦能再少哪怕一点点。”邓继勤说,他们规划用剩下的1.8万元给女儿买些东西,“尽量满足她的愿望”。比如,买了很多玩具,想着女儿摸到公仔时,痛苦或许能减轻一些;还给紫涵专门添置了一台电扇,以及很多很多紫涵爱喝的牛奶。

  回到老家后,紫涵的身体越来越差,吃什么吐什么,疼痛让她无法停止哭喊。母亲邓秀平每天守护着女儿,“她必须俯卧睡觉,如果平躺,肿物会压迫鼻孔导致她会呼吸不畅,我就要守着她,每天睡不到三个小时。有时候她痛得大哭,我就安慰她,每天花尽可能多的时间陪着她,毕竟,时间不多了。”爷爷奶奶一看到孙女就哭,他们祈祷紫涵能活着,又不忍心看她忍受这非人的疼痛。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非常懂事,邓继勤和邓秀平忙不过来时,他就帮妹妹喂吃的、换衣服。

  全家人都陪伴在小紫涵身边,唯独父亲邓继勤在回来之后作了个惊人的决定,他下周将离开家乡去重庆打工,想尽快还清欠下亲朋好友的外债。对于最后没能陪伴在女儿身边,这位父亲说了太多的抱歉,“如果有来生,希望你是一个健康的孩子,不要痛苦地离开!”

  爱心传递

  ●今年5  几个在外务工的年轻人回乡,把小紫涵的事情发到了网上,此后不少陌生人通过网络关心关注起这个不幸的家庭,也为小紫涵带来希望。

  ●今年8  义工们在网上为小紫涵发起筹款,短短一个多星期,就收到来自各方的爱心捐款共58000元。

  ●821  两夫妻决定放弃治疗,同时找到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将出院时结余的社会热心人士的善款共计4万元整,定向资助给饱受静脉血管瘤折磨的女孩余其妹。

  对话父亲

  作决定放弃治疗

  好像在判她死刑

  羊城晚报:821日,在周少毅医生办公室的那一小时都发生了什么?为什么突然作出放弃治疗的决定?

  邓继勤:到底是让孩子痛苦地活着,还是早日结束痛苦离开这个世界?我们是矛盾的。周医生跟我和她妈妈详细讲解了化疗过程中的风险。我们反复地问医生,是不是真的没救了?有哪个当父母愿意让自己女儿等死,医生没有办法,我们农村的什么都不懂,该怎么办?当时,想着女儿会在家等死,我和邓秀平感觉一年充满希望的奔波瞬间结束了,天塌了。如果化疗不行,我们就放弃。当时我和她妈妈为女儿作出这个决定时有说不出的难受,好像在判她死刑,这就是我们的命。   

  羊城晚报:女儿的病情已经恶化了,为什么在这个时候作出要外出打工的决定?

  邓继勤:紫涵已经这样了,我非常痛心,但是生活要继续。我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给女儿治病,花光了家里靠卖粮食积攒多年的钱,现在还欠着三万多元的债。去年没钱快到绝境时,亲戚、朋友、同学都找遍了,他们再困难也借钱给我们女儿看病,我说了要按时还的,做人要讲信用。一家人的生活花销还要钱,我还有一个在上小学的儿子,他上学也要钱。我那边做建筑工地挖地道的杂工,工钱按天算,每天有100块的收入。如果我再不回工地,重庆的工作就保不住了。这半年基本上都是妻子在照顾一儿一女,还要种地,每天睡不到三个小时,我在外打工还债,我对不起她,没让她过上好日子。  

  羊城晚报:未来有什么打算?有可能你会错过女儿最后的一段路,不遗憾吗?

  邓继勤:先把债务还清吧。我还记得女儿健康时的样子,圆圆的脸蛋,大大的眼睛。我很遗憾,但是希望女儿能理解爸爸妈妈的辛苦和艰难,活着不容易!如果有来生,希望你是一个健康的孩子,不要痛苦地离开!

  在采访的最后,邓继勤特别嘱咐记者能代为转达他对社会爱心人士的感谢,感谢你们一路的支持和鼓励。

父亲出去打工前签下定向捐赠书

新闻链接:羊城晚报2015827A13

http://www.ycwb.com/ePaper/ycwb/html/2015-08/27/content_775854.htm?div=-1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020-87777268
广州市环市东路404号之三2楼(201-204房)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2004-2023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
网站ICP备案:粤ICP备0918641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555号
网站设计:JZ·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