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23日,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组织了156名志愿者到粤西廉江对申请E万行动项目资助的1411名的孤儿和事实孤儿进行面谈、入户核查工作。恤孤助学会今年与爱德基金会签定了E万行动——贫困孤儿助养项目3年的《项目合作协议书》,在3年合作期限每年资助广东省贫困地区2000名孤儿和事实孤儿。
恤孤助学会资助工作主任陈少哲说:“2013年我们和湛江市、廉江市合作开展“访贫助学廉江行”项目资助了2225孤贫学生给予每人3000元的资助,得到了当地的重视与配合,因此本会选择在廉江市开展广东省第一期的“E万行动”。本次通过核查确定资助对象的资助标准为:义务教育阶段每人每年1,340元,高中阶段每人每年2,680元,高等教育阶段每人每年5,000元,所需善款均由爱德基金会捐助。
记者跟随志愿者参加了2天的访查工作,在入户家访的时候,记者观察到志愿者一进门就能叫出受访学生的姓名,感觉好像以前就认识的一样。然后就会礼貌地向受访的家庭介绍自己的身份并念家访告知书,内容包括有此次访查的目的、需要配合的工作以及符合条件的话将能获得怎样的资助,获得资助后需要做些什么事情等。把告知书交给监护人后,2名志愿者就会分头行动,1名与监护人交流了解家庭的收入、开支、生活等情况,核查户口本和相关证明,并记录了解到的内容。另1名则把申请资助的学生带开了解学习、生活的情况以及情感上的问题,并请学生带领参观卧室、厨房等地方,并拍照佐证。志愿者在家访过程中如遇到受助家庭或学生回答不了的问题或者感觉回答不符合常理的状况时,就会找陪同的村镇负责人或者是邻居进一步了解和核查相关的情况。短短15分钟,志愿者就结束了访谈,2名志愿者把了解的信息都汇总到家访核查表中,在检查完相关信息均已核查后就结束了这户家庭的访查。
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2011年,广东省发文要求全面落实孤儿各项保障政策措施和加快儿童福利机构建设等,2016年,广东省民政厅、财政厅率全国之先发布了《关于建立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全省建立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为全省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这2天,156名志愿者走进廉江市20个镇(街道),通过集中面访和入户家访两种方式对1400多名孤儿和事实孤儿进行了访查。据初步了解和统计,被认定的孤儿每月可获得880元的生活补助款,事实孤儿为每月500元,但仍有相当一部份因户口或认定流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未能获得认定,所以无法获取政府的补助,生活堪忧。
像安铺镇的周诗雅、周唐佳两兄妹,母亲智障,2013年已经失踪了,父亲2015年因癌症不治去世,留下了一大笔债务。家里没有像样的家具,用几块砖头搭起了两个灶头就成了厨房,在室外露天的地方架了一个花洒就成了浴室,没有厕所,家里的床被都是由驻队在茂桂路的廉江社保局赞助的。姐姐周诗雅小时候因高烧没钱治疗,导致留下了后遗症,现在走路也是一一瘸一瘸的。即使两人能领到每月500元的补贴,但也不能有效解决家庭的生活费用,所以我们还是有必要对她们给予更大的帮助,这样才能更有效的保障他们完成学业。志愿者在访谈时了解到下学期两姐弟就要升读初中了,走到学校要差不多一个小时,希望能有一台自行车方便上学。随行的记者和志愿者了解后,马上给两姐弟每人买了一台自行车送过去给他们。
恤孤助学会常务副秘书长陈心宇介绍说:“广东的经济总量虽然排在全国前列,但是仍然存在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部分人口仍处于贫困之中,脱贫任务艰巨。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粤东西北的农村地区,还有不少贫困家庭的孩子因贫辍学,特别是不少孤儿和事实孤儿,他们缺少关爱,生活艰难,学业堪忧,急需帮助。
“家访到户,核查到人”,是恤孤助学会在捐资方与受助人之间建立可信任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社会负责,精准助学,确保公平公正的关键环节。为了落实精准扶贫的要求,本会与廉江市妇联及相关部门作了大量的沟通协调准备工作,对参与家访的志愿者进行了考核和两轮专项培训,明确探访目的和责任,解读相关申请条件,讲授访谈技巧和信息采集要求。此次访查是恤孤助学会今年开展的助学项目之一,6月份还将开展第二期‘访贫助学廉江行’活动,组织志愿者和社会热心人士对申请资助的1500名贫困学生开展入户家访活动,欢迎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企业与恤孤助学会联系,共同帮助申请资助的贫困学生,为广东省2018年全面脱贫努力。”
链接:http://news.ycwb.com/2017-04/25/content_247206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