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两年一届评选广东道德模范,其中有我会王颂汤外,还有受我会资助过的赖燕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充分展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进一步发挥道德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我省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经民主推荐、遴选审核和社会公示,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决定,授予王颂汤等10名同志第六届广东省道德模范荣誉称号,马相华等10名同志第六届广东省道德模范提名奖。
希望受到表彰的同志珍惜荣誉、再接再厉,矢志不渝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扬道德旗帜,倡树时代新风,用先进思想、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为提升全社会道德水平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道德模范的培养选树,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开展道德模范宣传学习活动,切实做好道德模范礼遇和帮扶工作,把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转化为亿万群众的生动实践,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深厚氛围,着力提高全省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我省“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力道德支撑。
附件:1.第六届广东省道德模范名单
2.第六届广东省道德模范提名奖名单
第六届广东省道德模范名单
(共10名)
一、广东助人为乐模范(2名)
王颂汤 原广州远洋运输公司总经理
王治勇 佛山市南海区菠萝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
二、广东见义勇为模范(1名)
罗俊林、殷子辉、宁华建 罗俊林系广东公安边防总队江门边防检查站政治处副营职干事、殷子辉系广东公安边防总队江门边防检查站执勤业务二科副科长、宁华建系广东公安边防总队江门边防检查站勤务中队一班班长
三、广东诚实守信模范(1名)
曾彩香(女)惠州市惠城区芦洲镇青塘村村民
四、广东敬业奉献模范(4名)
陈海仪(女)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审判庭庭长
艾 宙(女)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分院针灸科主任医师
何满棠 东莞供电局变电管理二所检修一班副班长
骆抗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五、广东孝老爱亲模范(2名)
蔡斯迪(女) 广州市公安消防支队政府专职消防员
赖燕珍(女) 茂名信宜市贵子镇函关村村民
第六届广东省道德模范事迹简介
王颂汤
王颂汤,男,汉族,1938年3月生,中共党员,原广州远洋运输公司总经理。
2004年,王颂汤退休后牵头成立了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12年来累计募款1.25亿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扶贫脱困、助学恤孤、救助重症贫童等慈善活动。他严于律己,深入乡村,年逾古稀仍坚持跟随志愿者下乡访贫问苦,先后组织了40多次“访贫助学行”,资助广东省35个县(区、市)24,346名孤贫学生,累计救助患白血病、地中海贫血、肿瘤、先心病等重症病童1274名。每次下乡,王颂汤都会跟当地提出三不准要求:不准列队欢迎、打标语口号;不准赠送锦旗牌匾;不准请客送礼搞招待。三个看似严苛的要求却成为了恤孤助学促进会的名片之一。他坚持恤孤助学会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承诺捐赠人“可以在任何时候,在事先不通知我们的情况下,前来查询、审核和指导,我们将提供全部资料和工作方便”,赢得了社会的信任,使恤孤助学促进会志愿者队伍从2支发展到2661支,2010年至2016年服务总时数超过31万小时。
王颂汤荣获“中华慈善突出贡献(个人)奖”“中国公益人物奖”“中国好人”“全国最美志愿者”等荣誉。
王治勇
王治勇,男,汉族,1977年1月生,群众,佛山市南海区菠萝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治勇一直热心社会公益事业,2008年南方遭遇特大低温冰冻灾害,事业刚刚起步的王治勇利用自己开办物流公司的便利免费为灾区承运电塔。2012年8月,王治勇在佛山狮山镇正式注册成立了菠萝义工队,义务开展道路交通指引、社区关爱、敬老助学等系列服务。为了办好义工队,王治勇把物流公司交由职业经理人打理,自己则全身心地投入公益事业。随着越来越多地参与应急救援,菠萝义工队逐步转型为以城市救援为主的专业救援队伍,成为建国以来佛山市首个批准注册的民间公益救援组织。经过五年的发展,菠萝义工队从最初的28人发展到现在的2763人,下设5大部11支分队,队员遍布整个珠三角。菠萝救援队立足南海,服务全省乃至全国,提供全年365天、全天24小时免费救援服务,只要有重大自然灾害,可以在1小时内集结队伍出发。菠萝义工队迄今参与各类大小救援服务400多起,自发自费参加了高州、英德水灾,云南鲁甸、普洱地震,湖北荆门水灾等救援活动,赢得了社会赞誉。
王治勇荣获 “中国好人”、中国优秀青年志愿者、全国最美志愿者、“广东好人”等荣誉。
罗俊林、殷子辉、宁华建
罗俊林,男,汉族,1987年7月生,中共党员,江门边防检查站政治处副营职干事。
殷子辉,男,汉族,1987年2月生,中共党员,江门边防检查站执勤业务二科副科长。
宁华建,男,汉族,1992年12月生,中共党员,江门边防检查站司令部勤务中队一班班长。
2016年9月27日14时58分,罗俊林、殷子辉、宁华建出差途经广州南沙港快速仑头收费站附近时,发现一辆校巴着火,情况十分危急,三人见状立刻停车施救。期间,罗俊林迅速做好任务分工,并立即拨打报警电话,接应战友及时转移学生,并在转移学生过程中做好防护警戒。宁华建快速取出装备车上的灭火器参与灭火。殷子辉立即冲向车门处示警随车老师组织学生下车,并站在车门口以最快的速度接力将46名学生逐一抱下校车,随后又冒着生命危险再次登车查看是否有遗漏或滞留的学生。3名官兵现场情况预判准确,处理果断,在65秒的时间内成功将47名师生安全疏散撤离,避免了一起特大火灾伤亡事故。
罗俊林荣获“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干部”“广东好人”等荣誉,殷子辉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干部”“广东好人”等荣誉,宁华建荣获“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干部”“广东好人”“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
曾彩香
曾彩香,女,汉族,1971年9月生,群众,惠州市惠城区芦洲镇青塘村村民。
2006年,曾彩香的丈夫确诊患肝癌,两年后医治无效撒手人寰。期间不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下了亲友、同事等近50人共20万元债务。在丈夫弥留之际,曾彩香握着丈夫的手,向他保证:一定会照顾好老人和小孩,一定会还清债务。自此,“给公公养老、养大子女、还清债务”成了曾彩香的人生目标。为了还债,不向命运低头的曾彩香扛起锄头。她一个人最多曾耕种25亩田地,农忙时在田里没日没夜地干农活,农闲时就去打散工,拌水泥、搬砖、卸饲料,做载客摩托车司机。11年来,省吃俭用的曾彩香不仅养活了家人,还将欠款一笔一笔归还。因为劳累过度,她曾因心肌缺血而吐血三次。多年来,曾彩香一直用着丈夫生前使用的手机号码,从未跟借钱给她家的人失联过。
曾彩香荣获“中国好人”“广东好人”等荣誉。
陈海仪
陈海仪,女,汉族,1973年11月生,中共党员,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审判庭庭长。
陈海仪一直工作在审判一线,先后办结超过4000件案件,妥善处理637名未成年罪犯特赦案件,无一错案、无一重审、无一抗诉、无一超审限,其审判的未成年罪犯基本没有再犯。她把司法为民、慈母情怀融入帮教矫正工作,教育、感化、挽救失足少年,注重对未成年罪犯进行帮教、矫治、回访,加强与家长和学校的联系,通过各方努力,促使失足少年重拾信心、重塑自我、重返社会。在审判工作之余,陈海仪积极投身司法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将审判活动向“社会预防”“社会保护”延伸。她先后兼任10余所中小学的法制副校长、校外辅导员,担任普法、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在全省100余所学校开展法制宣教200余场次,组织模拟法庭30余场次,受众超过30万人次,制作流动板报在全市1571所中小学校巡回展出。
陈海仪荣获个人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三等功2次、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艾 宙
艾宙,女,汉族,1965年7月生,中共党员,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针灸科主任。
艾宙热爱中医针灸事业,主持了多项省级科研项目,2012年她带领的针灸科成为广东省“十二五”中医重点(特色)专科建设单位。2014年2月,受派援疆,先后担任南疆图木舒克市人民医院内科主任、院长助理。为少数民族同胞解除病痛。她在受援医院相继带徒12名(其中维族弟子3名),针灸量超过了2万人次/年,累计超过4万人次,引进了岭南飞针、挑疳积、醒脑开窍等特色疗法十余项,她在南疆地区开展了首例针麻,主持广东省援疆专项科研课题2项。2015年,艾宙援疆工作结束,面对当地患者和徒弟们的不舍,主动提出延长援疆工作期限,为维族同胞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技术队伍”。
艾宙荣获“广东省五一巾帼奖”“优秀援疆干部人才” “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优秀援疆干部人才”等荣誉。
何满棠
何满棠,男,汉族,1968年11月生,中共预备党员,东莞供电局变电管理二所检修一班副班长。
何满棠1984年开始在变电检修一线工作,参加过数以百计的变电站大修技改、设备停电检修等大型项目,也经历过不计其数的突发状况、紧急抢修,善于解决各种设备的“疑难杂症”,是守护城市一方光明的科技匠人。他不仅是个动手者,还是个“问题”学生——喜欢问老师傅、问同行、问厂家,直至弄清楚设备每个部件、每粒螺丝的作用。几十年来,他带领技术骨干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攻坚生产设备难题,连续多年获QC国优省优、南方电网职创成果奖等,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效益。他的工作室也先后被评为南方电网公司三星级工作室、广东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何满棠善于培养人才带队伍,累计为东莞供电局输送各类技能及管理人才近30人,其中省级技能专家6人、局级专家1人、高级技师9人、技师12人。
何满棠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工人先锋号”“南粤工匠”等荣誉。
骆抗先
骆抗先,男,汉族,1931年8月生,中共党员,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骆抗先在科研上瞄准前沿,在国内最早将分子生物技术引入乙肝研究,发现了中国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阴性感染者的病毒变异,并在国内率先进行了病毒性肝炎细胞凋亡发病机制研究,提出了“无症状慢性活动性肝炎论点”,把我国乙型肝炎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骆抗先始终坚持患者至上、以诚待人,诊治了数十万乙肝患者,他选择诊疗方案时总是考虑患者的经济状况,从来不开一张大处方、大检查单。他不仅想法设法为患者省钱,还经常掏钱资助困难患者。骆抗先始终坚持科学为民,他培养了大批乙肝防治人才。为了向更多的群众普及乙肝防治知识,年过七旬的他开通乙肝科普博客,发表400多篇文章,访问量超1200万人次,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网红”。
骆抗先荣获“时代楷模”“南粤楷模”等荣誉。
蔡斯迪
蔡斯迪,女,汉族,1982年2月生,群众,广州市公安消防支队政府专职消防员。
2006年8月17日,蔡斯迪的丈夫--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广州支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李盛元在处置广州钛白粉厂四氯化钛泄漏事故的过程中,舍生忘死、四进现场、身负重伤。蔡斯迪辞去工作,承担起了照顾丈夫的全部责任。熬药是蔡斯迪每天的必修课,11年的时间她足足熬了1400多包中药。与此同时,蔡斯迪还要负责每天接送孩子,辅导孩子学习、做家务,家里的大小事都是她一人担当。11年来,蔡斯迪将全部时间、精力和爱放在了丈夫、孩子和老人身上。在她的精心照料下,丈夫身体状况好转并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孩子健康成长,老人安享晚年。
蔡斯迪荣获全国“好警嫂”“中国好人”“广东好人”等荣誉。
赖燕珍
赖燕珍,女,汉族,1995年12月生,群众,茂名信宜市贵子镇函关村村民。
赖燕珍出生于贫困家庭,从小与年迈的父亲和脑瘫的弟弟相依为命。从5岁起,幼小的赖燕珍便开始替年迈的父亲分担照顾弟弟的重任,并逐渐把家中的大小事务都揽在身上。为还清因重建崩塌房屋而欠下的3万多元债务,赖燕珍初中毕业后选择了外出打工挣钱减轻家庭负担。2015年1月,79岁的父亲突然去世,给她留下了仍未还清的债务和已经仍需常年照顾的17岁脑瘫弟弟。赖燕珍毅然担起所有的责任,回到老家细心照顾弟弟生活起居。了解到赖燕珍事迹后,东莞一所职业院校曾邀请赖燕珍到校就读,且承诺学费生活费全免,还有企业愿意为赖燕珍提供毕业后的就业机会。但想到弟弟的状况,赖燕珍便放弃了这些机会,坚守照顾弟弟的承诺。
赖燕珍荣获“中国好人”“广东好人”荣誉。
链接:http://gd.wenming.cn/headelines/201707/t20170718_4344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