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慈善之城”的概念对广州来说尚属新颖,但其氛围却是一直都萦绕着广州。2016年底,中国慈善联合会发布第四届“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综合排名,广州位列全国第四,在广东排名第一。
有人说,广州是一座性情的城市,近年来,广州一直为建立慈善之城而行动,慈善便成为它性情中愈发重要的一环。除了政府的重视,这一环还有诸如王颂汤带领的恤孤会等民间慈善组织朝社会释放的善念。记者探访发现,恤孤会的两大重磅项目就是帮助孤贫学生和救助病痛,那些受助的孩子如今已经成为另一支善的力量。
来自广州的善意,让他变得善良
谢江水是一名恤孤会在2009年信宜助学项目中的受助学生,来自广东信宜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2007年一场意外中断了他平凡的生活,父母相继离世,他和妹妹变成了孤儿。那一年他才高一,面对辍学的压力,这个孤困的孩子经常躲在被窝里哭。
2009年,在恤孤会开展的信宜助学项目中,他们留意到了这个特殊的孩子,让正处于高二升高三期间的谢江水获得了3000元一年的助学金,这对他当时迷茫无助的生活来说,无疑是一束光芒。随后,恤孤会组织了许多大学生在当地开展志愿活动,打开了他封闭的内心,“那时候我才意识到: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同样关注着我们,我并不是一个人,人生的道路很长,对于未来我不能放弃。”这是谢江水写给恤孤会信中的话。
2010年谢江水以675的高分考上北京师范大学,亦是当年茂名市的英语状元。毕业后的谢江水当了老师,月薪7000元。曾接受过来自恤孤会的善意,让谢江水带着一个家庭摆脱了贫困的命运。
如今身为老师的谢江水不仅会以柔软的心去教育班上的每一个孩子,面对差生也依旧耐心细致,而且在他大学和工作之余,还坚持参加志愿活动,“当我从事志愿服务时,总会想起那年恤孤助学会的活动,想起你们分享的知识和见解。那是一颗善的种子,如今在我心里发了芽,让我变得善良而温暖。”他说。
感受释放的善意,爱上这座城市
广西女孩李睿婷是恤孤会救助病痛项目中的其中一个案例,因患先天性神经纤维瘤脊柱侧弯,李睿婷的童年被阴影笼罩,要带上僵硬的矫形工具,背部经常被摩擦得溃烂出血。2015年,9岁的婷婷和妈妈来广州求医,面对30-35万的高昂手术费,母女没有放弃,她们在路边制作彩泥玫瑰花出售来筹款。
这个事情被广州的媒体和恤孤会关注到了,广州的好心人为她们募得4.5万善款,当时恤孤会的会长王颂汤立刻就将善款送到医院,让孩子完成第一期手术。之后王颂汤经常到医院探望女孩……女孩的康复之路越来越顺,2016年女孩初步康复回到广西,还得以重返校园。
李睿婷的妈妈何春妮回忆起当年带着善款来探望她们母女的王颂汤,觉得王颂汤给她的感觉和这座城市一样,传递出一种善良的力量。“广州是一座很温暖而又有希望的城市,广州人都特别有爱心。”她说自己已经深深爱上广州这座“富有爱心而包容”的城市。
而在她对女儿的教育中,她注重于让女儿学会感恩,心存善念,希望她长大以后也能帮助别人,向社会传递出像王颂汤和广州这座城市一样的温暖。今年,婷婷还将来广州做第三次手术,何春妮会带着她再去拜访王颂汤和那些曾经帮助过她们的好心人士。
广州善念在流动,感染着其它城
谢江水只是恤孤会在信宜助学项目中一名普通的受助学生,像他这样的受助学生还有许多。2009年开始,恤孤会开展的信宜助学项目便在在信宜市思贺镇的学校中资助了近600名像谢江水这样的学生。4年来,恤孤会给当地思贺镇学校的资助就已经超过300万元,还不算给孤困学生的资助。
“这些孩子因为家庭的原因总是觉得低人一等,对自己的生活也很迷茫。”思贺镇中心学校负责教育板块的负责人陈志坤告诉记者,很多孤僻、自卑的孩子甚至会做一些破坏公物、偷鸡摸狗的事情来引起社会的关注。这些孩子大都成绩较差,厌学辍学比例较高。
金钱的资助固然能改善孤贫孩子的物质匮乏状况,但更需要改善的是孤贫孩子们心灵上的干涸,而王颂汤和恤孤会的介入,就让这些孩子的心灵得到了润泽,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善意,让他们变得开朗自信起来,愿意努力学习,用陈志坤的话来说,就是“净化了孩子们的心灵”。
恤孤会项目负责人梁栋彬告诉记者,他们在信宜搞了乡村学校蜕变计划,给当地12所乡村学校筹措资金改善当地的办学条件,除此之外,还举办艺术、体育支教等各类活动,在资助贫困学生的同时,也在全镇传播一种慈善的理念。
链接:http://ep.ycwb.com/epaper/ycwb/html/2017-07/20/content_131600.htm#article
2017年7月20日A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