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登  录
新闻中心
【广州日报】孤贫学生的别样假期
  • 2017年8月11日广州日报A16版2017-08-11770

广州日报原文链接:http://gzdaily.dayoo.com/pc/html/2017-08/11/content_16_1.htm?v=C96CBE475A17933DF0734FC9FCC62C4D

80后夫妻结缘三名救助对象 助粤西孤贫学生来广州开心过暑假

在长洲岛,欧韵琳带着儿子与梁淇(左)、欧惠玲(右二)和梁金英(右)合影。

广州有一对80后夫妻,他们有两个可爱的儿子,几乎每个月都“月光”,但仍会接粤西的孤贫学生来家过寒暑假,这个“习俗”已坚持了两年。从农村来到城市,为了让孩子们开阔视野,他们愿意承担孩子的安全风险。这其中,不少朋友伸出援手,有的带孩子们出去玩,有的送上“水果金”,让他们感动不已。

  

昨日9时,欧韵琳带着两个可爱的儿子和三个特殊的“家人”出现在大学城北地铁站,她的朋友、小学老师盘江涛开着一辆米色的小车已经在地铁口等候。当天,盘江涛将带着这群特殊的客人在长洲岛上游览,体验古村风貌。

 


欧韵琳的两个孩子一个4岁、一个2岁,三个特殊的“家人”则是来自信宜的孤贫学生,加上盘江涛的两个孩子和几个学生,这个小岛就成为孩子们欢乐的海洋。“几年前我曾去信宜走访过这些孤贫孩子,这次听说她们在这里过暑假,就让孩子们过来一起玩。”盘江涛说。

  

村里的美景吸引小客人们驻足拍照,他们摘院子里的杨桃、在小巷中奔跑、回到家里一起吃西瓜,度过了愉快的一天。“这不是她们第一次来广州,最多的已来过三次,每年寒暑假都会来。”欧韵琳说。

  

三个孩子之所以与这对夫妻结缘,是因为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欧韵琳的丈夫梁栋彬在该会工作,而这三个孩子都是恤孤助学会的救助对象。跟孤贫学生接触多了之后,梁栋彬产生了带孩子们来广州过寒暑假的想法,这一想法得到了妻子的支持。“这既能让她们体验一下广州,又能把她们从孤僻自卑中带出来,甚至有可能改变她们命运。”欧韵琳说。两年前,他们搬回梅花村的家后,这个小三房让他们的想法成为现实,两年的时间里,他们一共接待了8个孩子,最多的时候同时有6个孩子在家。


“她们平常就住在我家,我爱人全职在家带孩子,就顺便一起照顾她们。”梁栋彬说,“孩子们在广州时会和我的两个儿子一起玩,有时候会去图书馆看看书,有时候我们还会带她们出去玩。她们就跟我们的家人一样。”


背后故事:三位小“家人”身世凄惨


这三位特殊的“家人”,都有特殊的故事。因为孤贫的原因,她们上学的时间都比较晚:17岁的欧惠玲是三个孩子中年纪最大的,现在念初二;16岁的梁淇因为有亲戚抚养,上学比较正常,如今已念到高二;14岁的梁金英个子瘦小,如今才念六年级。

  

梁淇是恤孤助学会2009年资助的一名孤儿,由奶奶抚养长大。2013年,梁栋彬通过恤孤助学会为其对接了热心人士提供长期资助,每月给予500元的生活费。

  

欧惠玲的父亲在2007年病逝,母亲精神病发不知所终,哥哥和两个姐姐先后外出打工及外嫁,留其一人生活。2012年恤孤助学会开始对她进行资助,2013年另一个村的老人家收留了她。

  

梁金英的父亲在2012年8月因精神病发在家自杀身亡,为了养活智障的继母和弟妹,她辍学在家。恤孤助学会访查发现后,马上对其实施资助,并请学校安排其在校食宿,由老师照顾。妹妹在2015年意外溺亡,继母被送进精神病院,弟弟也被送进了康复机构。恤孤助学会一直希望她能被社会热心人士收养,但她还是放不下弟弟和继母,所以一再放弃机会。


感人细节:好心朋友齐齐伸出援手


 

欧韵琳辞职在家带两个年幼的孩子,因为在公益机构工作,梁栋彬的待遇也并不高。夫妻俩几乎每个月都是“月光族”,有时候甚至连换热水器都没钱。知道这些情况后,梁栋彬的同事和好友伸出了援手。


“上个月底我家电热水器坏了,第二天我们的老会长就给了我1000元让我换台新的;上周发了工资,我们秘书长说我常为了公益事业自掏腰包,又给了我2000元说支持我的工作……”谈起这些,梁栋彬十分感动。

  

此外,还有很多好心人给孩子们送来了温暖。“上个月我一同事看我经常发孩子们吃水果的照片,就给她们送来了‘水果金’。一个志愿者看到我家那么多小朋友,收拾了一大袋衣服过来给她们。”

  

前几天中午,欧韵琳发了个吃面的朋友圈,结果就有人订了台面条机送来。就在去年,这个朋友还带着孩子们到电视台探望《外来媳妇本地郎》剧组。梁栋彬说,经常有朋友们抽时间带孩子们出去玩,盘江涛就是其中一位。


受助孩子:这里有家的感觉,很温暖

  为什么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仍然要让这些孤贫孩子们在广州过假期呢?对此,梁栋彬表示,一方面是想让孩子们走出农村,另一方面也是这些孩子们相对来说都已比较熟悉。


“梁淇是高中生,能自己处理事情;欧惠玲想做暑假工,我帮她在广州找了一份,住我家走路就能上下班;梁金英放假后家里就她一个人,刚好惠玲也要过来,我就让她把金英也带上了。我的两个儿子也很依恋她们,有时候快放假了还会问,姐姐们什么时候来。”梁栋彬说。

  

对于在广州过假期,受助的孩子们在感恩的同时,也改变了不少。“惠玲刚来时很少说话,现在开朗了很多;金英也是,现在慢慢也开心了起来。”欧韵琳笑着说。


“这是我第三次来广州了,第一次是参加夏令营,第二次是在栋彬哥哥家过年,第三次是来这边打暑假工。”欧惠玲告诉记者,之前她也在东莞打过暑假工,但都是在厂里工作。如今在欧韵琳的帮助下,她在广州一家便利店工作,休息时间足够,时薪还涨到了13元。“在这边就有家的感觉,感觉非常温暖。”她说。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020-87777268
广州市环市东路404号之三2楼(201-204房)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2004-2023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
网站ICP备案:粤ICP备0918641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555号
网站设计:JZ·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