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登  录
新闻中心
【广州日报】环卫工再捐一年“捡拾款”助学
  • 广州日报2017年8月18日A16版2017-08-181349

 

438张纸币620枚硬币 她揣着2105.44元零钱出现在恤孤助学会

  去年1月她带着几年来捡到的钱送来恤孤助学会,没有来得及摘下口罩就匆匆离开了。(受访者提供)
  袁兰珠(右)(受访者提供)
  袁兰珠怀揣一个纸盒和一个黑色塑料袋出现在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盒子里是她捡的钱,袋子里是她捡废品卖的钱。经过两位工作人员一个小时的清点,这些零钱共有2105.44元。(受访者提供)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寻找广州好人

  广州人身边的平民英雄

  438张纸币、620枚硬币,最小的面额只有1分,最大的面额是两张50元……8月15日上午,一位环卫工揣一个纸盒和一个黑色塑料袋出现在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将一年多来扫地捡拾和卖废品的钱送了过来。

  经过两位工作人员1小时的清点,这里共有2105.44元。这位环卫工并非别人,正是一年多前捧着捡拾而来的465.81元来此捐款的袁兰珠,她的故事曾在冬日温暖了整座城市。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秦松

  恤孤助学会又见“熟脸”

  “她一再说自己不会讲话,所以不愿意接受采访,我们觉得是正能量就发在了公众号,没想到又引起了媒体和大家的关注。”恤孤助学会老会长王颂汤说。

  8月15日上午,袁兰珠拎着一个黑色塑料袋和一个纸盒出现在恤孤助学会,一进门,工作人员就认出了她。这次已经是她第三次捐款,带来了这一年多来她工作中捡拾的246.44元和收集废品变卖的1859元。其实在清点前,她也不知道里面有多少钱。“又要辛苦你们了!”捐赠之后,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向工作人员说。和王颂汤交谈后,袁兰珠再次匆忙离去,捐赠收据也让恤孤助学会帮她先保管着。

  438张纸币、620枚硬币;最小的面额只有1分,最大的面额是两张50元;仅1角的硬币就多达560枚,1元的纸币就有上百张……恤孤助学会的两个工作人员整整清点了1个小时。

  特地趁开学前送来捐款

  与一年多前捐款时一样,袁兰珠还是一身工装;不一样的是,以前是一个装满零钱的红色塑料袋,共465.81元,这次则是一个黑色塑料袋和一个纸盒。

  “盒子里是她捡的钱,袋子里是她捡废品卖的钱。上一次她只捐了捡到的钱,没想到这一次连辛辛苦苦捡废品的钱都捐了。”对于袁兰珠的行为,恤孤助学会项目主任梁栋彬感到非常意外。

  为何要选择这个时间节点捐款呢?梁栋彬道出了其中缘由:“马上就要开学了,她想趁着开学前给孩子们捐款。她说小时候家境不好,一直想读书但因为家里没钱只能放弃;她是湛江人,而我们对接的许多帮扶项目都在湛江,所以她特别想尽自己的能力帮一帮孩子们。”

  恤孤助学会老会长王颂汤听说袁阿姨再次过来捐款后,便过来与她握手并表示感谢。“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有些人能10万、100万的捐,有些小学生把1块多零花钱捐给我们,含情量是一样的,能帮到人就是好人。”王颂汤说。

  曾捐出5000元奖金

  袁兰珠与恤孤助学会的缘分从去年1月份开始。彼时,她带着几年来捡到的钱送来恤孤助学会后匆忙离去,甚至没有摘下口罩。恤孤助学会特别想找到她并致谢,随后引发全城媒体寻找,最终发现她是海珠区一名环卫工。她的故事温暖了一座城。

  随后,她入围2015年度广东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第129期正能量人物评选,并经全国权威媒体代表评委投票获二等奖,奖金5000元。

  2月25日收到奖金时,袁兰珠还在老家休假。2月27日上班后,她通过和其他人调休,才得以在3月3日来到恤孤会捐款。袁兰珠第二次来到恤孤助学会并捐出全部奖金时曾腼腆地说:“这个钱不是通过我的劳动所得,我不应该拿着的。我自己生活够用了,还是觉得应该捐出来,可以帮助别人更有意义。”  

链接:http://gzdaily.dayoo.com/pc/html/2017-08/18/content_18_1.htm?v=245B7B3BBCDF2A5646EAC93A00402BF2

来源:广州日报2017年8月19日A16版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020-87777268
广州市环市东路404号之三2楼(201-204房)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2004-2023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
网站ICP备案:粤ICP备0918641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555号
网站设计:JZ·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