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年事已高,但王颂汤坚持深入农村实地考察 受访者供图
人物名片:
王颂汤,广州远洋运输公司原总经理。2004年,王颂汤牵头成立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13年来累计募款1.3亿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扶贫脱困、助学恤孤、救助重症贫童等慈善活动。今年7月,他被评为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
今年79岁的王颂汤,不打牌、不下棋、不跳舞、不看剧,坚持每天去办公室“报到”,坐班8小时。作为一家民间慈善组织发起人,志愿者团队伍从两人发展到2661人,从2010年至2016年服务总时数超过31万小时,先后组织了40多次“访贫助学行”,资助了广东省35个县(区、市)25510名孤贫学生,累计救助患白血病、地中海贫血、肿瘤、先心病等重症病童1500名。
“为善良的人构建可信任的平台,给孤贫学生点燃一盏希望之灯,让他们在人生的起跑线上有一个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再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一生的命运。”王颂汤说,这是他坚持做慈善的目的。
工会慰问让他与慈善结缘
8月23日上午9点,在广州远洋宾馆后面一个不起眼的小楼里,记者找到了正在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以下简称“恤孤助学会”)办公室上班的王颂汤。当听说是《南方工报》记者采访他,他开心地说:“我们那一代人和工会的感情很深,我做慈善的想法也是源于公司工会组织的一次慰问职工活动。”
王颂汤告诉记者,1995年,他还担任广州远洋运输公司总经理,当时公司有16000多名职工,其中13000多名船员常年工作在海上。为关爱职工,王颂汤带队组织工会职工,开展了一场浩浩荡荡的船员家庭大慰问活动。“活动历时4年,近10个小组成员走遍了全国26个省份。在慰问中,我发现很多船员家庭生活窘迫,我就想做点事情帮助他们从贫困的泥淖中走出来。”
为此,王颂汤在公司倡导成立了解困基金会、困难职工子女助学基金会等,还设立了24小时热线求助电话,建立职工来信督办机制,让海员及其家属随时随地“求助有门”。
而真正让王颂汤打算将慈善当作事业来做的是一次对少教所的参观。“少教所的工厂,十几岁的小孩剃了光头生产编织袋。”王颂汤去参观的时候,随口问了孩子几个问题,“几岁,哪里人,读过几年书”,最后一个问题是,“你们出去以后准备干什么?”大家都沉默了,没有一个人回答。这时,王颂汤的耳边,有人轻声地说了一句“他们还要回来的”。
这句话给了王颂汤极大的震撼。于是,2004年,退休不久的王颂汤和11位好友一起成立了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来帮助这些孩子。
为一名失学孤儿两次流泪
自成立之初,恤孤助学会就以帮助孤贫儿童为己任。每到志愿者下乡走访的日子,王颂汤总是坚持挨家挨户走访孤贫学生家庭。“家访十分重要,我们要确定这笔钱能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中。”
2010年5月,恤孤助学会到湛江市遂溪县港门镇家访。在一间破落不堪的房屋里,志愿者看见年仅6岁的孤儿小文才睡在连稻草都没有铺的泥地上,
他每天捡柴生火,靠邻居接济的粮食果腹。父亲离世,母亲离家出走,妹妹溺水身亡, 小文才的遭遇让王颂汤流下了痛心的眼泪。在恤孤助学会的不懈努力下,小文才被好心人收养,并送往当地的文武学校就读。当年11月,王颂汤在一次助学活动中,又遇到小文才。“看见孩子穿着整洁的衣服,和小朋友一起翻阅我们赠送的书,有说有笑的样子,我眼里再一次噙满泪水。”
恤孤助学会成立之初以助学作为主要的公益项目。但在助学过程中,王颂汤发现有些孩子生病没钱治疗,于是,从2012年开始正式对病童项目展开试点。
“现在说起开展这个项目的原因,我还是觉得很难过。”王颂汤说,一天上午,他的一位朋友打电话给他,说广州一家医院里有一名外来工的孩子需要救助。随后,他去医院了解,听说这名外来工因为要交7万块钱的治疗费用,竟抱着儿子从6楼跳了下去。
“人不到彻底绝望是不会走上这条路的。如果当时他知道有人能帮他,肯定不会这么做。”王颂汤沉默了一下,说:“2012年恤孤助学会开展重症病童救助项目以来,当年救助病童40人,到了2016年,全年帮助病童人数达407人,这个数据让我稍稍宽慰”。
一个都不能错
接受恤孤助学会救助的每个孩子都有详细档案,记载了资助申请信息和家访核查信息。每名受助学生在每一个学期都有情况反馈信息,向捐赠人介绍自己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这些信息都会上传至电子数据库,方便捐赠人和受助者随时查看。
“捐赠人信任我们,才将钱捐给我们,只有规范运作,管理好每一分钱的去向,才能唤起更多人的善心,让公益事业得到社会认可。”王颂汤要求恤孤助学会的工作人员对所有的申请者进行家访和实地考察,做到一个都不能错。仅去年,恤孤助学会就先后组织志愿者、捐赠者、媒体541人次分四批对3535名申请资助的贫困学生逐户家访核查。“我对我的志愿者们讲,错了一个,对我们项目统计来说是千分之一, 但对这名小孩来讲,他可能这辈子失去了唯一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王颂汤还设计“透明办会”:每月公布财务报表、捐赠清单、资助款项使用明细表和汇付一览表,具体到每名捐赠人和受助人,甚至主动申请审计并公布。
凭着这份坚持和认真,恤孤助学会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和信任。截至2017年7月,该会累计募捐善款13077万元,资助了广东35个县(区、市)25510名孤贫学生。
链接:http://epaper.grzx.com.cn/html/2017-08/25/content_38620.htm?div=-1
来源:南方工报2017年8月25日A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