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55岁的田辉龙从广州来到距离广宁县城四、五十公里远的乡村小学考察时,看到那里师资匮乏,体育课由文化课老师兼职,学校的体育器材也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为了改善这种情况,他下定决心到广宁支教。
田辉龙告诉记者,他去乡村小学考察时,发现在大多数学校的体育课上,学生们就像放羊一样,老师只要看住学生不出事就行了。这让他意识到,给学生们专业的教学,这只是暂时的,解决不了长期性的专业教学。于是他便开始了另一种支教模式,“培养一批具有专业体育教学知识的老师,从而带动和促进乡村学校的体育教学专业化。”
今年6月,田辉龙带着“体育欢乐梦”公益项目,独自一人来到广宁的乡村小学。他除了带来专业的体育教学模式外,还免费给乡村学生们提供运动服、运动鞋等运动装备。目前,他主要在广宁的石咀镇和木格镇的12所乡村小学进行支教。每天,都要在两三所乡村小学之间来回奔走,周末才回到广州忙自己的工作。
田辉龙告诉记者,在支教的过程中,他还结合广宁当地的传统体育项目,如木格镇的足球、石咀镇的篮球等,建议当地老师将其纳入到教学计划中进行普及,为国家体育事业培养好苗子。他希望通过培训,让乡村小学的老师也能给学生上专业的体育课。同时,他更希望经过3年的培育期,可以将这种培训模式复制到更多有需要的乡村学校。
广宁县木格镇九云小学老师蓝寿全告诉记者,自从田辉龙来到学校后,学生们上体育课的热情变得高涨,经过培训的老师上体育课也变得更专业,对山区体育教学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广宁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李卓文告诉记者,田辉龙一个人在各个乡村小学之间来回奔走,培训老师、组织比赛,这种公益支教精神十分难能可贵。同时,他的送教下乡做法值得推广,未来或将在其他乡村学校逐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