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登  录
新闻中心
【广州日报 广州参考】透明公开的公益组织才信得过!广益联募发布“阳光账单”
  • 广州日报 广州参考2018-09-071041

9月5日是我国第三个“中华慈善日”,广州启动了第二届广州慈善“公众开放日”活动,号召广州市创建“慈善之城”联盟成员通过公众开放日活动,向社会各界展示慈善成果。广州市民政局鼓励全市各级慈善组织主动向社会公众“晒账单”,重点公开年度工作报告和财务会计报告、募捐和慈善项目实施情况。

同时,“广益联募”慈善募捐信息发布平台将在9月份设置“阳光账单”专题活动区域,发动在平台上线的知名慈善项目发布项目进展、项目阶段性报告或结项报告等形式披露项目信息,与捐赠人形成良好互动,打造诚信慈善、阳光慈善。

 


 


市慈善会:广益联募发布公益项目“阳光账单”


上午10时许,广州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公益慈善组织负责人、媒体、市民代表共同走进“公众开放日”的第一站——广州市慈善会。

为持续打造公开透明、高效廉洁的慈善环境,在今年的“公众开放日”活动中,广州市慈善会继续在活动现场为大家展示了2017年年度工作报告、2017年公益捐赠明细,展示了慈善项目审批、资助个案审批样板,展示了募捐情况、专项基金运作流程,展示了广益慈善联募平台、广州市慈善会官网等“慈善+互联网”成果。

广州市慈善会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中,广州市慈善会将充分借助新媒体和移动互联网手段,主动为社会公众查阅捐赠、救助、财务等档案提供方便和支持。同时,慈善会将依托“广益联募”慈善募捐信息发布平台,设置了“阳光账单”专题活动区域,发动在平台上线的知名慈善项目发布项目进展、项目阶段性报告或结项报告等形式披露项目信息,倡导公众通过广益联募平台查询个人捐赠档案,跟踪了解善款使用去向,希望以此为契机,让公众走进慈善、了解慈善、参与慈善。



恤孤助学会:14年资助近3万名学生,欢迎随时上门审核账目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在开放日活动中进行了分享。据悉,恤孤助学会是2004年依法注册登记的社会团体,2017年被核准为慈善组织,并获得了公开募捐资格。

据该会负责人介绍,恤孤助学会成立14年来一直秉承“依法办会、诚信办会、透明办会、节约办会”的工作原则,践行“好事做好”的指导思想,开展了访贫助学、救助重症贫童、成长关怀、体育欢乐梦、艺术支教、仲夏夜慈善音乐会、结善缘救病童义拍义卖慈善会、爱满罐等各种类型的公益慈善活动,组建了3300多名的志愿者队伍,凝聚了社会的爱心,累计筹款1.5亿元,资助了广东省36个县(区、市)29997名孤贫学生每人3000元,救助了患白血病、地贫、先天性心脏病等病童2016名(次)2992.85万元。

该会每年组织500多人次志愿者从广州到省内多个县市开展访贫助学、跟踪关怀、节日慰问、支教、助教以及夏令营等活动,受惠学生逾1万人次,做到精准扶贫。近年来每年主流媒体报道近200篇,曾获中华慈善奖、南粤慈善奖、扶贫济困优秀团队等荣誉称号,老会长王颂汤还被评为广东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等多个荣誉称号。

在透明公益方面,该会坚持诚信、公开、透明、严谨、规范等原则,保证所有捐赠款100%用于资助孤贫学生,没有按法规计提管理费,管理费由理事专项捐赠。同时,该会制定资助工作15个步骤,严格按规定开展各项工作。该会每月在网站上公布财务报表、捐赠清单、资助款使用明细表和资助款汇付一览表,具体到每名捐赠人和受助人。“欢迎社会各界在不知会的情况下随时前往查询、审核、指正。”该负责人称。



乐助会:“3个100%”资助贫困学生上万人

广州市乐善助学促进会也在开放日活动中进行了分享。该会成立于2004年5月1日,是一个有公开募捐资格的专业助学非营利性慈善组织,是爱心人士自愿参加助学、奉献爱心、平等互助的平台。

据乐助会负责人介绍,目前该会注册会员已达1万多人,常年有300多志愿者活跃在助学一线,目前已在广东、江西、甘肃、湖南、广西、贵州等11省73县市开展精准助学公益活动及项目。

乐助会特色品牌项目包括:“助子圆梦”——捐助贫困高中生、大学生项目,项目累计资助贫困学生10314人;“一人一书桌”——捐赠书桌项目,目前已捐赠桌椅49452套;“书山加油站”——捐建图书室及图书角项目,目前已捐建196间,书籍478,761册;“睡梦工程”——捐赠学生床铺项目,目前已捐赠2883套、620块床板;乐助会也设有大学生培训、添置电脑室、改造教学楼、校厕、捐赠文体教学设备以及心理辅导等助学项目,截至2018年8月1日,捐赠金额44,983,192.29元。

多年来,乐助会以100%实地访查、100%专款专用、100%跟踪回访,四层监督、五项公示等助学特色模式,赢得了政府、企业、爱心人士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2014年被评为广州地区“最佳慈善机构”,获第四届广东志愿者服务集体金奖;2016年被评为最具影响力慈善组织。


人大代表:见证广州“慈善之城”氛围越来越浓郁

昨天的活动现场,荔湾区人大代表朱宜媛再次出现,这已经是她第二年走进广州慈善“公众开放日”。8年前,身为老师的她转型成为一名公益人,见证了广州“慈善之城”的氛围越来越浓郁。

“8年前,我带着学生们开展‘卖旗’活动,50多个学生在街头一天只募集到几百元善款,而且还是行走在人气最旺的上下九、陈家祠一带。平均下来,每个学生募集的善款仅有10元左右,有些孩子甚至没有募集到钱。许多人见到我们的第一反应是质疑,不断对我们的活动进行质询。”朱宜媛说,这件事让她印象十分深刻。

如今,经过多年的积淀,广州的慈善氛围正变得越来越浓厚。“比如最近开展的北京路公益慈善嘉年活动,我们只用在那里摆摊,就会有很多爱心人士知道消息后带着孩子一起来献爱心,让我们非常感动。”在朱宜媛看来,这正是广州创建“慈善之城”的一个缩影,全民公益的氛围正在形成。

对于透明公益,她也表示点赞。“其实很多市民都有一颗爱心,但很多人都对捐赠有顾虑,其中的问题就在于公益不够透明,自己捐的钱不知道用到哪里去了。这种慈善组织的公众开放日活动非常好,希望媒体能有更多宣传,让更多市民加入开放日的活动中。”朱宜媛建议,除了开放日活动外,民政部门和慈善组织还可以多开展一些走进社区的活动,宣扬透明的全民公益。

据悉,广州市民政局号召广州市创建“慈善之城”联盟成员通过公众开放日活动,向社会各界展示慈善成果,同时鼓励全市各级慈善组织主动向社会公众“晒账单”,重点公开年度工作报告和财务会计报告、募捐和慈善项目实施情况。


文、图:广州参考·广州日报记者 秦松 通讯员 廖培金

 广州参考·广州日报编辑 刘桐桐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020-87777268
广州市环市东路404号之三2楼(201-204房)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2004-2023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
网站ICP备案:粤ICP备0918641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555号
网站设计:JZ·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