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粤西山区地区,大部分当地村民是以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收入,所以很多父母就留下孩子和老人外出,但是近几年随着外出务工带来的越来越多的新的信息回来,还有志愿者的不断来这里支教,这里的人们思想逐渐发生变化。但是因为交通等条件的限制,而学校的教学资源也比较欠缺,孩子的很多梦想需要更多人的支持才能完成。那么到底粤西那边的教育情况是怎样的呢?孩子们的梦想又是什么呢?
(点击视频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案例一:
今年7岁的陈汉聪,住在茂名市思贺镇田辽村,天快要黑了,他在拼尽全力往山上爬,脚下的路非常难走,汉聪几次差点跌倒,但是略微腼腆的他脸上常常挂满笑容。
很快,汉聪的家到了,他带我们参观了一圈,两间泥砖房搭起来的房子,经过今年强台风“山竹”的袭击,显然不能再住人,屋顶已经有几处长宽各约一米左右的漏洞,房间里更是杂乱不堪,到处都有被水泡过的痕迹,可以闻到阵阵发霉的味道。
这样简陋的条件,住着汉聪和外公陈二呀,汉聪是老人带大的,汉聪虽小,但是似乎什么都懂了,而眼看汉聪到了该上学的年纪,最近老人家也为了孩子上学的事而烦恼。
老人说,他一生并未结婚,汉聪和自己并无血缘关系,30岁左右捡来一女儿养在膝下,并未办理领养手续,养女16岁左右外出务工,没想到一年后就重新回到家里,居然是为了安胎,并顺利生下了汉聪,但是两个月之后,养女便离开村子,从此就和老人失去联系。
老人只能一人继续抚养汉聪,但是以前老人还可以做点事帮补家里,现在家里几乎没有其它经济收入,老人已经57岁,并没有继续抚养汉聪的能力。
但是,因为老人家无法证明自己与汉聪的关系,也就无法给汉聪入户,没有户口,汉聪无法入学,更别提领养的事,他多次找附近高田小学的校长,为了孩子,这也是他唯一能抓住的救命稻草。
汉聪的情况,让校长梁祖淼也觉得很为难,不过经过一番考虑,校长梁祖淼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让汉聪入学。
除此之外,校长还出手解决了汉聪的食宿问题。
学校承受着压力,汉聪终于可以读书了,但是汉聪的户口一日不解决,问题永远就不是得到真正解决,汉聪面临着没有学籍,以后也将无法办理身份证。校长说,如果孩子的母亲能回来,孩子面临的所有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可是,7年过去了,汉聪从来没有等到过自己的母亲归来。
案例二:
同汉聪的情况不同,上小学五年级的陈桦佳有自己的爷爷奶奶照顾,他的爷爷奶奶告诉记者,家里靠一亩水田维持生计,但是遇到强台风,今年便颗粒无收,陈桦佳的父母外出务工,一年才回来一次,他的爷爷奶奶最希望陈桦佳不要留在这个小山村里。
陈桦佳每日来到离家两公里的大䓣小学读书,但是他最爱的还是和同学们上体育课,做各种体育运动,他梦想当一位篮球运动员。
但是就在今年的9月中旬,学校里的体育教学器材基本全部被强台风带来的强降雨浸泡,损失极其严重,学校的乒乓球,毽球,呼啦圈等基本都无法使用。
也正因为这场台风,陈桦佳说他已经有将近一个月没有玩过篮球,而学校的体育老师都是兼职的。没有专业体育老师,体育器材又受到损害,想要成为篮球运动员的陈桦佳,梦想的实现似乎比较难比登天。
一边是粤西的灾情,而另一边有一批热心的志愿者记挂这他们。
(点击视频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在上个周三,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的志愿者万杰和梁栋彬带着15万元的体育捐赠物资从广州出发,直达粤西思贺镇,这是他们第三年来思贺。
体育捐赠物资在思贺镇中心学校集中,然后分发到下面的12所小学,就像陈桦佳所在的大䓣小学就分到1万多块钱的器材,不仅有他喜爱的篮球,还有毽子和呼啦圈,这些体育物资迅速给大䓣小学注入了活力。除了体育欢乐梦项目之外,恤孤助学慈善组织从2009年就开始深入思贺进行深度扶助,共分为助学,蜕变,艺术支教等项目,截至目前一共资助孤贫学生近200人。
而在今年年初,志愿者已经以思贺中心学校为试点,为学校培养专职体育老师,让孩子们的体育课更加系统化,而接下来,还将在全镇铺开。
而在上周的三天时间内,志愿者们还走访了思贺镇各大受灾的小学,在高田小学,他们也专门找到了汉聪,原来,在2017年,志愿者已经了解到汉聪的情况,而这次来,他们还为汉聪带来了好消息,梁栋彬和他的队友经过联系,已经找到了资助汉聪读书的热心人,每年将资助2000元,作为汉聪的食宿费用,但是户口问题还在寻求解决的办法。
体育、欢乐、恤孤、助学、梦想,从这几个词不难看出创始者的用意,说干就干,三年蜕变,希望乡村孩子接受正规的教育,获得更多快乐,实现自己的梦想。
(点击视频观看专家精彩点评)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KFi4Oyi42KpLjryKV89z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