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广州,始于越秀。越秀是千年广州古城的中心地带,自古以来人才辈出。在这里生活、探索、奋斗、创造的人们,书写着广州越秀这片土地的故事。
他们或在旧城根和老街巷中出生成长,或在传统艺术和工艺中传承坚守,或在创意园和科技园中探索创新,或在瞬息万变的商业世界中逐梦前行……在各行各业中引领开拓的人们,展现了越秀区在不同领域的发展历程和特色成就,他们的气质,正是这片土地可感的温度。
“壹号见·见人见智”, 广州越秀区政务微平台“广州越秀发布”携手《南方人物周刊》,一起寻访广州越秀的精彩人物故事,感受“領•秀”们独特的风采和温度。
本期人物
王颂汤(上图中),生于1938年,原广州远洋运输公司总经理、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会长,获国务院国家突出贡献专家证书,获评广东省劳动模范、“全国最美志愿者”、“中国好人”、“广东好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和广东省道德模范。
任永全(上图左),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广东省政协委员,现任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江频道副总监,广东主持界领军人物、南派首席脱口秀名嘴、著名公益社会活动家,获评“全国最美志愿者”。
徐暐杰(上图右),徐暐杰志愿服务工作室负责人。现任越秀好人志愿服务中心运营总监、广州市越秀区众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大粤志愿服务队总顾问、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医疗服务总队队长,获评“广东好人”、广州市道德模范。
80岁的王颂汤在2004年倡议成立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历任副会长兼秘书长、代会长,主持常务工作。他一直关注困难群众,为希望工程捐款,每年对口认捐一名农村孤儿,寒暑假去看望。作为志愿者,他不领取工资和任何报酬,还把退休金捐出来。平均每年志愿服务275天,每天8小时,被大家戏称为“三高”志愿者:高年龄、高职位、高服务时。
任永全1989年进入电视行业,是广东主持界的领军人物之一。他长期参与社会服务并组建明星义工队,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公益慈善队伍。2008年汶川大地震,他把一个月的《任讲唔嬲》节目变成“抗震救灾特别节目”,更放弃一个多月的休息时间东奔西走,组织赈灾募捐活动、登门拜访爱心企业家,为筹集善款和救援物资不遗余力。他投身电视事业的29年,也是热心公益、奉献社会的29年。
徐暐杰本是越秀区大东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美沙酮维持治疗的门诊医师,从2008年广州开始申办亚运会时,他培训了数万名合格的初级急救员,打造了一支半军事化、专业化、制服化的医疗志愿服务队伍,并带领这支医疗志愿者团队致力于在群众中推广救人自救急救技能,对青少年进行系统化的应急救护培训,为各种大型赛事提供医疗保障。
这三个人的人生本没有交集,但公益将他们联系在了一起,他们的公益故事,鼓励着更多的人投身公益,加入“越秀好人”的行列。
王颂汤 我的承诺都兑现了
◇◆◇
1995年,王颂汤发动广州远洋运输公司船员家庭大慰问活动,公司有16000多名员工,其中13000多名海员常年都在海上。他带队组织总部员工去慰问海员家属,用四年时间走了26个省份。“我那时候才发现,很多家庭连基本的生活温饱都不能满足。”活动结束后,他倡导成立了公司济困基金、困难职工子女助学基金,设立24小时热线求助电话,为海员及其家属提供帮助。
有一次,他作为广东省政协委员去少教所视察,问到现场的孩子出去之后打算做什么,大家沉默不语。这件事进一步坚定了他做公益的想法。“这些孩子大多来自贫苦家庭,如果他们能接受正常教育,能找到一份工作,就不会去偷去抢。贫穷是犯罪的土壤,失业是犯罪的后备军。”
2003年,临近退休的王颂汤联合12位当时已退休或仍在位的省厅级领导和社会名人共同发起成立了恤孤助学会。成立之初,恤孤助学会就以帮助孤贫儿童为己任。第一年一共筹款102.91万元,帮助了东源、龙川地区的56名孤儿,王颂汤说“全靠朋友捧场”。到第二年,靠“朋友圈”捧场做公益的方式行不通了,第一个季度过去了,募捐收入才十几万。王颂汤将恤孤助学会定位为“现代慈善事业的探索者”,他设计了“透明办会”:每月公布财务报表、捐赠清单、资助款项使用明细表和汇付一览表,具体到每名捐赠人和受助人,甚至主动申请审计并公布。恤孤助学会的办公室里,还开辟了一个单独的房间,专门用来存放每名受助人的档案,以备查阅之需。
依靠王颂汤的精心设计和团队的全力运作,恤孤助学会走到了今天。“我一直都对捐赠人说,你把钱捐给我们,我们唯一能给你回报的就是把钱用来帮助你想帮助的人。”因此,恤孤助学会没有“三公”开支和职务消费,资助性捐款全额用于资助,放弃按法规规定的从捐款中提留13%管理费,管理费另行筹集。王颂汤说,为了让捐款落到实处,精准确定资助对象,每次助学都会组织志愿者下乡进行点对点逐户家访,直观、真实地反映受助者的家庭情况。十四年来,他和志愿者吃自带干粮、住普通小旅馆,走进破旧的泥砖茅屋,看望穷苦家庭。
2012年起,救助病童成为恤孤助学会的第二大资助项目。而恤孤助学会之所以将大病救助纳入工作重点,源于2011年发生的几件事。
2011年,一位深圳打工的农民工带着孩子来广州求医,医院表示,可以治,但要先交七万元押金,完全治愈预计花费十几万元。父亲听后抱着儿子从医院七楼跳了下去,当场死亡,儿子重伤休克,抢救两周后也不幸去世。“不到彻底绝望,人不会走上这条路。如果他知道哪里可以求助,能帮孩子治病的话,他是不会跳下来的。他们付出了两条生命的代价来唤醒我们的良心,我们应该回应他们,不能再让这种事发生了。”王颂汤说。2012年,恤孤助学会进行了病童项目试点。那一年,救助病童数40名。
2012年,恤孤助学会投入105万,救助了40个小孩,人均救助金26250元;2018年已救助的病童470名,救助款626万元,人均只有13319元。“求助的需求已经远远超过了资助的资源。”对此,恤孤助学会确定了“急需、适度、及时、不介入医疗”的救助原则,给予每个个案3万元以内的救助。为了筹集更多资源,除了结善缘救病童义拍义卖慈善会等常规项目,还探索了一些新的救助方式,如与企业、媒体、医院合作,搭建更多的募捐平台。截至2018年,恤孤助学会累计救助重症贫童2160人(次),捐助3167.59万元。
恤孤助学会从最初的2名志愿者发展到现在的2000余名,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慈善的队伍。曾接受过帮助的学生们长大后,又重新投身到公益中。小谢是孤儿,曾因经济困难一心想在高中辍学去打工,在助学会的资助下,她最终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在深圳当老师。如今的她积极参加农民工支教和励志营,一心想着帮助更多的人。“爱是会开枝散叶的,众多捐赠者和志愿者的默默付出才有了今天。我们只有12名正式员工,每次活动都是在大家的支持下顺利完成的。”王颂汤说。
当年恤孤助学会成立大会上,王颂汤公开承诺:“所有捐款和物资全部用于符合本会章程、宗旨的慈善公益事业;财务收支完全公开,欢迎和接受捐赠人、社会各界人士、新闻媒体和政府主管部门查询、检查、监督;不从事任何营利性经营活动,确保所有捐款的安全;创会领导不领取工资、津贴等任何报酬。”时至今日,他依然能自豪地说:“这四个承诺我们都兑现了。”
任永全 要知道身处世界的价值
◇◆◇
21岁那年,任永全参加广东广播电视台(前身“广东电视台”)第一届主持人大赛,夺冠后入行。2003年,任永全自编、自导、自演了全省第一个“脱口秀”节目《任讲唔嬲》。节目针砭时弊又不失风趣幽默,收获了很多粉丝。随后,他推动团市委和原广东电视台联合举办《任讲唔嬲爱心广东行》活动,在全省数十个市县上演广东首部正能量脱口秀舞台剧,把欢笑带到千家万户。
同年,他还开设了从电视人角度颂扬人间真情爱心的个人专栏《任真自得》,开创了业界先河。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他把一个月的《任讲唔嬲》变成了《抗震救灾特别节目》,向社会发出团结一心救助灾民的呼唤;他挨家挨户请求慈善单位与个人向灾区捐出善款,配合广州市团委为灾区筹得了379万元善款和一大批物资。作为广州市杰出青年,任永全希望把更多的正能量传播出来。他勇担“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广州杰青梦想分享汇的主讲嘉宾,在中山大学等数十间高校进行“任永全‘任姓演讲’《梦想全说》巡回演讲”。用自己的经历心得、经验教训,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未来观。
工作不久,任永全就开始发挥自身的影响力,创造机会从事公益服务。每逢节假日他必定抽出时间到广州市老人院慰问长者,帮老人洗脚、洗衣服、擦床板,“小时候一直很疼爱我的外婆离世了,我还没能好好孝顺她,这让我很遗憾。我希望能多做一些事,帮助有需要的人,这也算是一种弥补。”任永全代言了“爱心待餐”公益项目,呼吁市民和商家加入爱心待餐行列,募集社会资金近50万元,动员超过50个社会服务机构和超过3000人次义工参与,为近5万人次提供待餐服务。
2016年,任永全组建广东首支明星义工队——任永全明星义工队。3月5日“学雷锋日”当天,黄俊英、何宝文、曹秀琴、卢海潮等近百名广东本土明星义工参与活动,为广州社区义工发展基金筹得善款近55万元。经过两年的发展,十几人的义工队已经扩充至200余人。
“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从宏观上搭建一个平台,让社工、义工、志愿者联动起来,共同帮助社会上有需要的人。”作为明星义工队队长,目前,任永全正在进一步完善明星义工队的管理,搭建明晰的义工队架构,充分发挥明星义工的专才,开展各类特色服务。
“我今年50岁了,五十而知天命。按照我的理解,‘知天命’不是一切听天由命,而是要知道自己身处这个世界的价值。”
徐暐杰 欢迎任何志愿者加入我们
◇◆◇
1999年,徐暐杰刚上大一,他曾是一名志愿者,定期探访一些孤寡老人,陪他们聊天,帮他们打扫卫生。毕业回广州后,他加入了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医疗服务总队,希望用学到的医学知识做更专业的公益服务。
2008年汶川地震,徐暐杰灾后第3天便赶赴灾区,是首批前往灾区的志愿者之一。他带领队伍奔波于十多个受灾严重的乡镇,紧急出诊300多次。他的队伍在31个医疗服务点,为5000余名灾区民众和解放军官兵进行医疗服务,捐助和派发各类药品、食品120多箱约500多件,团队向都江堰市人民医院捐赠价值20多万的急需药品。为将药品送到需要的灾民手中,队员们冒着余震、坍塌、感染的生命危险,多次步行十多公里山路,翻山越岭、穿越沼泽、步入死亡区,用冲锋舟、用肩扛、用接力传送等各种方式,跑遍了虹口、汶川、映秀、向鹅乡、都江堰等几乎所有的重灾区和危险区,救助了数以千计的灾民。
这支英雄的“志愿者铁军团队”得到了四川灾区人民的高度评价,并受到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家抗震救灾副总指挥李克强的亲自接见和慰问。
2008年下半年,徐暐杰正式成为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医疗服务总队长。在他的带领下,队伍由原来的数十人增至400余人。2013年下半年,徐暐杰成立了一个专门为社区老人服务的社工机构——众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2014年,越秀区成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志愿服务工作室——“徐暐杰志愿服务工作室”,现已扩展到七百余人,工作室的主要功能是搭建志愿服务交流平台,主要分为3支志愿服务队伍,每个队伍都有专门的服务对象,其中,以医疗护理队的专业性最强。而他正是这支队伍里的导师。
“我们的目标是培育出一支能够到救护车上参与抢救的志愿服务队伍。”对于队伍未来的发展,徐暐杰有着整套的计划。目前,志愿者定期培训心肺复苏、包扎、止血等急救项目,并向街坊传授家庭急救技能。“我相信专业社工与志愿者的结合,能把志愿服务做到更高的高度,我们也欢迎任何一个地区的志愿者加入我们。”
2017年,越秀好人志愿服务中心在越秀公园成立,由暐杰志愿服务工作中心负责日常事务,由徐暐杰担任运营总监。服务中心希望通过汇聚好人力量来带动形成更大的“好人圈”和“好人效应”,积少成多,汇聚力量。中心定期提供好人志愿服务、书画挥毫展示、街坊文明公开课、市民艺术公开课等公益服务;更通过“真人图书馆”的形式邀请各领域好人代表和市民分享公益实践经验,以善促善,传播公益能量。
王颂汤、任永全、徐暐杰都从事公益多年,但他们彼此并不熟识,采访当天,徐暐杰才第一次见到王颂汤。他们彼此钦佩并相互鼓励,在公益的道路上,没有一个人走得容易,他们却持续多年坚持行走,并将公益理念与实际行动带给千家万户。公益,是他们本不相关人生的同一归途。
近年来,在越秀这个文明城区,滋养出大批的善行人物,“与善同行”蔚然成风。以爱的名义退而不休“再就业”的王颂汤、倾情倾力把名人公益社会价值最大化的任永全、用专业知识服务超过数万名街坊市民的徐暐杰,他们只是文明璀璨之花绽放的三个闪光点,还有更多的文明新风尚代言人,他们用孝老爱亲的温暖之心、敬业奉献的爱岗之心、见义勇为的勇敢之心、助人为乐的善良之心,点亮文明越秀,让“与善同行”成为越秀一道最美的人文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