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登  录
新闻中心
【广州日报】她月薪3000,三年却捐助孤贫学生16609.75元
  • 广州日报1.17报导2019-01-181134

1月14日,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又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广州市海珠区环卫工人袁兰珠。这一次,她又拿着自己的5000元奖金,捐赠给孤贫学生。从2016年第一次带着捡拾垃圾变卖的465.81元走进恤孤助学会至今,她已7次走进这里,月薪仅3000多元的她共捐出了16609.75元。

再捐“广东关爱好人基金”

一个尚未开封的信封,上面贴着“广东关爱好人基金”,被袁兰珠紧紧攥在手里。她郑重地交给恤孤助学会项目合作部主任梁栋彬,梁栋彬却左右为难:袁兰珠也并不宽裕,他不忍收下这笔捐款。袁兰珠却再三坚持说:“我不需要这些钱,如果能够帮助到那些穷人家的孩子,就很好了。”无奈之下,梁栋彬只能接过……

信封里是袁兰珠的5000元奖金,这是袁兰珠第七次拿着善款走进恤孤助学会,而她与恤孤助学会的缘分要从2016年说起。

环卫工人献爱心,捡拾零钱捐助学

2016年1月25日,一名身穿工作服的环卫工,提着一个装满零钱的红色塑料袋走进了恤孤助学会办公室,这些零钱是她三年来清扫街道时捡拾所得。放下捐款后这名环卫工阿姨便匆忙离开,梁栋彬赶忙快步追上快要坐上公交的她,回来拍下了一张照片。

1月份的广州,正值寒冬,这张照片引发全城媒体寻找这位最美捐赠人,她的善心温暖了羊城。经多方寻找,“捐零钱环卫工”的身份终于浮出水面,原来是海珠区的环卫工人袁兰珠!原来,她在电视上看到恤孤助学会到湛江资助贫困儿童读书,同为湛江人的她,非常想要尽一份心力,于是便记下了电视上恤孤助学会的联系方式和地址,在下班后,把工作中捡拾到的零钱送来。她自己也不知道这些零钱总共有多少,就想着能为求学的贫童尽一份力就好。这些零钱中,1角的硬币和纸币最多,硬币有256枚,纸币有132张,合计465.81元。

2016年1月25日环卫工袁兰珠第一次到恤孤助学会捐款,引发全城寻人。

 

甘愿自力更生,捡拾零钱、卖废品所得、奖金全都捐献

2016年2月,袁兰珠捐零钱的故事经媒体报道后,入围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第129期正能量人物评选,经全国权威媒体代表评委投票后获奖金5000元。但她拿到奖金后,转头就捐赠到恤孤助学会的助学项目。

2017年8月15日,袁兰珠拎着一个纸盒和一个黑色塑料袋第三次来到恤孤助学会捐款。纸盒里是她清扫街道时捡拾到的零钱,黑色塑料袋里是她收集废品变卖的钱,她也不知道具体有多少钱。恤孤助学会工作人员清点发现,其中共有438张纸币、620枚硬币;最小的面额只有1分,最大的面额是两张50元;仅1角的硬币就多达560枚,1元的纸币就有上百张……恤孤助学会的两个工作人员整整清点了1个小时才数清楚:纸盒里的零钱有246.44元,黑色塑料袋里有1859元,总共2105.44元。

袁兰珠捐献的零钱,以五毛、一角居多

2017年12月5日,袁兰珠第四次捐献自己扫地所获零钱以及卖废品的收益,共615元。

2018年1月29日,她第五次来到恤孤助学会,又捐出了获得好人荣誉后的2000元奖金。

2018年6月4日,她第六次来到恤孤助学会,把自己捡拾到的零钱和卖废品所得共1423.5元悉数捐赠。

2019年1月14日,她一如既往拿着5000元的广东关爱好人基金,全数捐赠到恤孤助学会的助学项目。

从2016年至今,袁兰珠共捐给恤孤助学会16609.75元。

捐出劳动外所得,“这样我才觉得心里踏实”

5000块钱对于袁兰珠是什么概念?她一个月的收入3000多元。现年51岁的她,租住了一间单间,租金就要600多元,加上她要自己交全额社保和医保1200多元,仅剩下1000元左右供日常生活及相关开销。

袁兰珠却很知足,她觉得自己现在身体健康,能够自给自足,不需要别人的同情与帮助,对于这些带有“帮助性”的奖金,她都觉得受之有愧,认为这些钱应该给更需要帮助的人,所以每次拿到自己劳动所得以外的奖金,都想要捐出去,她说:“这样我才觉得心里踏实。”

而这一切的起源,不过是一个简单淳朴的心愿。“我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没有继续上学,希望这些钱能够帮到家境不好的孩子读书,这样就够了。”她说。


恤孤助学会老会长王颂汤与袁兰珠合影。

袁兰珠其人:只要还在干环卫工就会一直捐下去

袁兰珠出生于湛江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小学未毕业便开始打工补贴家用,10年前从家乡湛江来到广州,做过水泥工、钟点工、便利店店员、保姆。六年前到晓港公园开始做街道的环卫工人,一年前刚调到海珠区福仁社区负责部分街巷的清洁工作。除了奖金外,这些零零散散的钱,都是平时在路边捡拾的零钱,或者卖废品存下来的。

梁栋彬说,每次她都是匆忙放下零钱就走,关于自己捐款的次数和数目,她并不记得。自己到底捐了多少钱,她都是事后通过媒体报道后才知道的。

51岁的袁兰珠性格内向,多次谢绝记者采访,对于自己所做的善事,她从未放在心上,只说是一点小小的心意,无法跟别人的大额捐款相比。

生活节俭的她,已经多年未为自己添过一件新衣,一条平素甚少穿戴的丝巾,是10年前购买的。平常一个人吃饭就炒一个菜,晚上下班回去看看电视看看手机,10点钟就休息了,没有什么娱乐项目,也不喜欢逛街,生活过得很简单。

但袁阿姨依然笑口常开,不会对当前的生活不满,也不为以后的生活担忧。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走一步看一步,人生哪里顾得了那么长呢。”在言语之间,她还透露出想去签捐献器官协议的想法。

为何要每次都要亲自到恤孤助学会捐款呢?她告诉记者原因是她文化程度低。“我年纪大了,好多字也不会写了,更不会网上捐款,所以每次就准备一个小箱子,等里面的钱放满了就拿到恤孤助学会捐。以后只要我还在干环卫工,我也会一直捐下去。”她说。

据悉,恤孤助学会按袁阿姨的意愿,所捐款项将全部用于助学项目资助孤贫学生。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秦松 通讯员 沈霞妹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李琳

链接:http://www.gzcankao.com/news/detail?nid=348702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020-87777268
广州市环市东路404号之三2楼(201-204房)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2004-2023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
网站ICP备案:粤ICP备0918641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555号
网站设计:JZ·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