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通讯员梁栋彬提供。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郭静 通讯员 梁栋彬 郭浠彤)
5月12日,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以下简称“恤孤助学会”)在广州举办成立十五周年感恩联谊会。15年,意味着什么?也许是一个人生命中最宝贵的一段时间,而对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简称“恤孤助学会”一个公益组织来说,15年结下的硕果,足以给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记者从会上获悉,15年来,恤孤助学会共资助30669名孤儿和贫困学生,累计募集善款1.65亿元。
用诚信赢得人心,向社会公布了四项公开承诺
如果问恤孤助学会创会人之一、老会长王颂汤,恤孤助学会发展壮大的秘密是什么,他的答案就两个字:诚信。在他看来,无私才能公开,公开树立诚信,诚信赢得信任,信任转化为支持,“民间慈善组织的发展依托于全社会,最重要的就是争取人心。为了赢得人心,就要有诚信,就要公开透明。”因此,这么多年来,恤孤助学会一直契而不舍地完善诚信建设,并加强公开透明工作机制的建设。
王颂汤仍记得,在当年恤孤助学会成立大会上,就向社会公布了四项公开承诺,开当时“风气之先”,这四项承诺包括:“1.所有捐款和物资全部用于符合本会章程、宗旨的慈善性公益事业;2.本会的财务收支完全公开,欢迎和接受捐赠人、社会各界人士、新闻媒体和政府主管部门查询、检查、监督;3.本会不从事任何营利性经营活动,确保所有捐款的安全;4.创会领导不领取工资、津贴等任何报酬。”
用行动履行承诺,15年资(救)助32829名贫童
一路走来,恤孤助学会不仅完全履行了承诺,甚至为捍卫作为慈善组织的绝对纯洁,还做了许多“有悖常理”的事。比如召开了70多次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等各种会议,从来没有用公款吃饭;每年近千名志愿者下乡访贫助学,单程车程就要5-7个小时,从来都是自带干粮,在长途车上用餐,一日三餐加住宿标准仅为130元……“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不谋私利的民间慈善组织,我们没有什么不能公开的。就是有这份担当和这份底气,才能赢得社会的信任和尊敬。”王颂汤说。
据统计,15年来,恤孤助学会组织了50多次“访贫助学行”活动,志愿者们走遍广东省36个县(市、区)的每条村落,资助了30669名孤儿和贫困学生,累计募集善款1.65亿元;同时救助了2160名重症贫童,发放救助款3174.09万元。志愿者队伍也不断壮大。截至去年底,该会注册志愿者已达3388名,2018年度共有3692人次的志愿者参加了各类活动,服务总时数43674人时。对于恤孤助学会的未来,王颂汤表示,过去的成绩,不能代表未来,所以,一切将从零开始,他们会继续努力,去探索中国民间慈善事业的前进道路。
据统计,15年来,恤孤助学会组织了50多次“访贫助学行”活动,志愿者们走遍广东省36个县(市、区)的每条村落,资助了30669名孤儿和贫困学生,累计募集善款1.65亿元;同时救助了2160名重症贫童,发放救助款3174.09万元。志愿者队伍也不断壮大。截至去年底,该会注册志愿者已达3388名,2018年度共有3692人次的志愿者参加了各类活动,服务总时数43674人时。对于恤孤助学会的未来,王颂汤表示,过去的成绩,不能代表未来,所以,一切将从零开始,他们会继续努力,去探索中国民间慈善事业的前进道路。
与湛江市开展“访贫助学行”活动,帮扶资金超4000万元
恤孤助学会“访贫助学行”活动与湛江市开展了长期合作。湛江市副市长崔青在致辞时指出,2010年至今,恤孤会开展“访贫助学湛江行”项目帮扶了遂溪、雷州、廉江、徐闻四个县(市)13930名孤贫学生,救助重症病童98名,帮扶资金累计4000多万元。
她举例说,“以廉江市为例,近400名孤贫学生考入大中专职学校,800多名孤贫儿童已经长大成人就业工作,还有1700多名中小学孤贫儿童在校学习接受教育,为湛江教育精准扶贫做出了突出贡献。雷州半岛的大地上有你们用脚步丈量的真情,用干粮谱写的奉献,用镜头记录的感动,一次次召开协调会、一次次家访核查、一次次真情关爱……不仅温暖了孤贫儿童的心灵,也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
恤孤助学会一直贯彻把“好事做好”的指导思想
广东省社会组织管理局副局长黎建波致辞时说,恤孤助学会是慈善行业的一面旗帜,十五年来,恤孤助学会一直贯彻把“好事做好”的指导思想,秉承着“依法、诚信、透明、节约办会”的原则,举办了访贫助学系列活动、“结善缘 救病童”义拍义卖慈善会、“千名孤贫儿童省会行”、“中秋思亲访贫童”系列活动、冬夏令营、“仲夏夜慈善音乐会”、平民化的“爱满罐”项目、“体育欢乐梦”、“音乐陪伴计划”等,凝聚了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累计捐款1.65亿元,成为现代慈善事业的探索者、践行者,并以其诚信廉洁、公开透明,赢得了公众的认可和尊敬。
值得一提的是,现场还有一群“80后”成为全场最耀眼的“明星”,他们是恤孤助学会的十三位创会者或他们的代表。从2004年正式成立,至今十五年,从无到有,不断壮大成为享誉社会的慈善机构,离不开这十三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高尚情操的创会人。也因为他们一颗朴素的爱心,播下了这颗追求公平正义梦想的种子,现在“恤孤助学”已发芽成长为一颗小树,为3万多名孤贫孩子送去希望。
新闻链接:粤科网
http://www.gdkjb.com/News_Detail.aspx?code=0102&id=7383&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